分析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点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18期   作者:赵辉
[导读] 建筑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赵辉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 天津  300203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关系到诸多行业的发展。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建筑工程既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行业和市场环境的冲击。特别是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由传统的高速度发展阶段步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加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建筑行业当中,极大地增加了行业之间的竞争,因此,在建筑项目中,必须对其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最大限度上降低施工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推进行业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与规范化。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重点及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包含的内容较多,对人员、设备和机械材料的需求量巨大,施工过程复杂,属于资金需求量较大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和成本的限制。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控制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控制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根据工程进度制订资金成本计划,在过程中实行动态偏差控制,保障建筑工程造价不突破投资概算、工程建设合同等相关约定,在此基础上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资金的利用效果。
         1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经常会有边施工边进行设计图纸的情形,导致后期工程设计方案频繁变更,这种工作模式虽然能够在前期节约施工的时间,但是却不利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会使得整个工程施工出现停顿,增加了窝工窝料的可能性,带来了很多造价控制的不确定性;同时在造价控制上也提升了难度,使得工程实际建设费用充满较多的不确定性,甚至会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难以发挥其实际的工作能力。为了解决设计图纸频繁变更的问题,在施工作业前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设计方案图纸都必须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而制定,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图施工,不能对图纸进行随意的修改,减少对施工过程中的干扰。
         第二,相关的人才资源比较匮乏。从目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人才储备上来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人才比较多,但是能够通晓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管理人才则比较少,难以适应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人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以及项目的设计计涉及的控制手段还比较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只重视对工程量的把控,还没有涉及到对工程合同造价的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的范围还比较小。中小建筑企业不重视人才的培养,造成企业发展人才储备不足,使内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无法快速得到提升,队伍锻炼难出效果。
         2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重点及措施
         2.1决策阶段
         在建筑工程造价中,需要在决策阶段造价中重视造价管理,因为这与其他阶段的造价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决策阶段,对造价管理进行动态控制,可以要求相关的工程人员对项目建筑的情况及造价管理履行动态管理的模式,也可以依靠专家参与到项目建设之中,提升其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了解不同项目中动态管理因素对工程决策造价带来的影响内容,这样才能对不同建筑项目的因素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从而制定相关的造价管理方案,强化造价管理与项目建筑间相互衔接的关系,使建筑工程在决策阶段,依靠动态管控的方式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对于建筑工程决策阶段中出现的问题,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依靠动态控制的方式对问题进行优化,彰显决策阶段造价动态控制现实的作用,严防在建筑管理决策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恶化。


         2.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和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合理规划设计图纸内容,可降低日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造价波动问题,使各环节工程造价均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避免超支现象的产生。设计单位及人员要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加强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可行性,以达到经济指标,做到效益最大化。首先,选择专业较强的设计单位参与到图纸规划设计中来,结合项目建设要求及现场情况,开展图纸设计及方案编制工作,改进建筑结构的合理性、施工技术选用的科学性。其次,落实限额设计。设计人员需结合项目投资目标对各环节资金成本进行规划和控制,并利用多方案对比的方式,选出最为合适的方案应用到工程项目建设中,在改进建设质量的同时,降低支出损耗。在限额设计中,材料成本支出所占比例较大,设计人员应与工程造价人员展开及时沟通,对材料市场变动情况实行分析和预测,确定材料价格及波动范围,做到成本控制。同时还应将工程造价与设计费用经济性挂钩,达到以最少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目标。最后,应用BIM技术,利用三维建模对工程项目形态予以模拟,提高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减少变更、返工问题带来的资金消耗。
         2.3招标发包阶段
         首先,注重预算编制的清晰性、合理性。预算编制务必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规划内容实施处理,并结合市场调研数据及现有的价格清单确定最终价格。在预算编制完成后,项目负责人要按照整个工程建设要求,对各项预算指标实行核对,确定工程标底,促进招标工作的开展。其次,合同规划。合同规划要做好细节处理,按照总包、分包、甲供、独立承包、分段工作等环节进行规划设计,保证合同内容的全面性,发挥其管理效果。最后,结合合同内容编写招标文件,通过公开竞标或指定竞标的方式,开展招标工作。对各单位提交的竞标文件实行严格审核,通过与标底价格的对比分析,选出最终中标企业。
         2.4施工阶段
         相关企业必须在这一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管控。具体来说,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要正确处理工程质量、进度与造价之间的关系,必须在合同约定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造价;②有效控制施工中的工程变更与现场经济签证,在施工中,如非必要,不能进行工程的变更,如果必须变更,必须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及合同约定的程序尽快落实;③材料费用在工程施工中一般占据工程造价的60%~70%之间,因此,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还必须掌握并控制建筑材料的费用;④造价工程师加强施工现场签证工作。现场施工必须在工程师签字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当工序完成后也必须由工程师签字才能确认,以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和工程款的拨放,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⑤每月都要对工程进度款台账进行审核,只有通过审核,才可以进行工程款的拨付;⑥还要科学制定资金的使用计划,以保障工程建设拥有足够的资金,不会因为资金供给不及时或资金链断裂影响工程的施工,并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2.5竣工验收阶段
         工程竣工验收是实现成本控制的最重要阶段,建设工程完工后,应该核实合同约定单价、内部图纸、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等,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等项目详细信息和其他资源,确保项目成本的准确性。此外,成本管理人员必须处理图纸或技术变更的量化,并对整个项目进行跟踪,做好动态控制,规避项目投资风险。
         结语
         通过对工作造价进行全过程管理,能够有效弥补分散管理的不足,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出现三超现象,能够为建筑产业的升级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承运,肖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20(8):214-215.
         [2]张春梅.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2):87-89.
         [3]齐亚军.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