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
身份证号码:33070219931109****
摘要:结合实践来看,在公路桥梁的建设的过程中,桩是桥梁的关键所在,桩基质量的好坏有时甚至会决定桥梁承载能力的大小和安全与否。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桩基质量问题,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补救,据调查显示,在大部分基础的设计方案中,设计者也会优先选用就地灌注混凝土桩技术。与常见的桩基础不同的是,灌注桩的成桩过程是在桩位处的地面下或者水下形成的,并且其施工工序更多,对于质量控制的难度也相对较大。为此,下文首先对桥梁施工中的桩基加固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提升桥梁施工桩基加固质量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施工;桩基加固;技术;
1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地区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加强,尤其是公路的建设。公路桥梁桩基的建造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公路上行人的安全,所以当前社会各界对公路桥梁桩基的建设十分重视。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从实际案例出发,阐述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其次,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给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一些意见和建议,从而减少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高公路的安全性,促进各地区交通的发展。
一、桥梁施工中的桩基加固技术分析
(一)微型桩加固技术
微型桩加固技术是当前我国桥梁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桩基加工工序,其具有良好加固效果、承载力小、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以及施工简便等优势,所以在桥梁施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原理在于在进行桩基加固环节,钻出一个较小直径的灌注桩孔。结合具体桥梁施工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成孔方式。因为微型桩无需占用过多面积,因此能够有效提高其成孔的密集程度。当前,我国的微型桩加固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熟,并且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地质环境。在整体微型桩体系当中,能够将各个桩基的侧摩擦力与承载能力提高,从而切实保障桥梁工程施工的整体荷载能力与性能。
在实施微型桩基施工技术过程中,第一,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对桥梁工程环境,如地质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环境等内容进行全方位调查与分析。第二,应当要能够结合调查所得数据来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编制,通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后方可实施作业。第三,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能够结合具体地址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成孔方式。通常成孔方式主要有循环泥浆护壁成孔法与干成孔法两种类型。其中在实施循环泥浆护壁成孔法时,当其到达特定深度时,提前钻头进行清洗便可;在实施干成孔法时,在实际钻孔时要求做到反复提钻清洗。如若孔径较大,可将钢筋笼植入其中,如若孔径较小则可将钢筋植入其中。第四,运用导管往空如灌入钢筋土,让其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五,实施压浆作业。一般来说,当钻孔灌注桩成型14d左右,混凝土强度约80%的情况下能够采取超声波来实施检测,开展柱底压浆作业。第六,完成上述工序后,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压力表的制作,详细记录与统计桥梁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与效果。
(二)其他加固技术
在开展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不但会应用到微型桩加固技术,而且部分时候还会运用到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插钢管以及放线等加固技术。
例如,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主要是在原来桥梁工程的结构上,对桥梁结构的参数进行控制从而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运用该项加固技术能够实现整体桥梁工程稳定性能的提高,并且能够对桥梁工程情况起到检测的作用,为后续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方便。不过值得一提时,在应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过程中,务必要设置放送装置,避免锚具失锚的问题出现。而且应当要在放松套与轴距夹片间装置弹簧垫圈,已达到减振的目的。
二、提升桥梁施工桩基加固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对施工持力层进行优化
因为在进行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会受到现场土质缓解国内的影响。如若在实施桩基础施工时,现场施工环境土质较为松散,那么能干有利于桩基加固工作的进行。所以作业人员应当要可以结合工程特征来有效优化土质。在实施钻孔灌注桩作业环节,其加固质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了桩底负荷情况、土层移动均和性等。所以,在实际施工时为了可以将立桩负载能力提高,在实际注浆过程中务必要确保其输送压能差良好,从而防止在对浆料进行正道过程中有裂缝的情况出来。不仅如此还能够将周边比较松散的砾石形成一个强度较高的泥土,实现整体桩基周边持力层性能的提高,有效确保桩基的坚固程度以及施工质量。
(二)提升桩基侧面的摩擦力
在实施桥梁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在钻孔灌注桩和灌注桩底部存在一定距离,而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桩侧模的阻力大小不一。所以装置完挡泥桩后期稳固性较好,作业人员务必要将桩身和周边的泥土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能够将桩身和周边泥土的摩擦系数减少,而且还能够将侧面的摩擦阻力降低。在高压注浆桩底过程中,通常都会将浆液注入桩体与桩土。在下流过程中浆液会出现扩散,进而达到填料的目的,确保二者的粘合性良好,从而提高桩侧摩擦力,有利于桩基稳固性能的提高。不仅如此,在进行桩基加固过程中,作业人员还需要高度重视桥梁自身质量,充分考虑桥梁的整体质量及其承载能力。而且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重复多次审核,增进技术人员间的交流与讨论,保证施工图纸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三)科学确定压浆参数
压浆参数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桥梁桩基施工质量。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能够正确选择压浆参数。通常情况下,灌浆参数主要包括了水灰比、注浆压力与注浆压力的终止等内容。例如,在加固桩基时,作业人员能够运用其施工经验来对桥梁工程的每项参数进行科学设置。当完成预测后则可对压浆参数进行科学设置。实际确定下来的参数不可将其直接应用到作业当中,还要求实施桩测试,获得与设计要求相符的前提下方可开展静载试验。需要注意是,在测试参数过程中务必要切实按照相应要求来完成,必然将可能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一般来说,需要控制其泌水率在3%以内,对泥浆进行充分拌和3h后,确保其泌水率约2%,而且保证在24h内,泥浆可以对水分进行充分吸收。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桩基加固技术是桥梁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其关系到了整体桥梁的稳固性与安全性,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要能够正确掌握其常用的桩基加固技术,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高其桩基加固质量,确保桥梁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王伟.浅析混凝土桥梁加固处理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04:129-131.
[2]吴坚,赵艳.桥梁混凝土裂缝的成因、预防及处理方法[J].水电站设计,2011,04:37-39.
[3]翟小红桥梁施工中的桩基加固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0:66.
[4] 李南柳. 桥梁桩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 四川水泥, 2018(2):20-20.
[5] 丛伟. 公路桥梁桩基工程溶洞处理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2):127-129.
[6] 高杨. 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对策[J]. 江西建材, 2017(4):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