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冰华
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湖北省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有利很大进展,电力装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分析了专业群建设的背景和基础,通过专业群建设,以期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有效提升专业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集成化能力培养,形成教育与社会集成发展战略的核心优势,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专业群;产教融合;产业链;集成发展;教学改革
引言
电力与电力装备制造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柱产业。电气化程度的普及与提高是体现国家整体和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电力装备制造业肩负着为电能的生产、传输、变换、分配、使用等多个环节与多个领域提供各种装备的重任,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获取清洁能源的重要保障手段。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振兴,对生存环境的改善,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1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一是认识不足。部分企业对于管理体系的认知仅限于取证,通常是因为招标方的硬性要求而不得不构建管理体系。对管理体系的直观印象也局限在体系文件层面,缺乏自发的要求,从而导致企业距离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二是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水、火、气、核、风”五大发电设备制造共同发展, 主机、辅机、输变电设备同步跨越。近年来,在电力需求的强力拉动下,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入了超高速增长期,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技术上都有了显著提高,整个行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相对于国际优势企业而言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总体来说集中度还很低。如图一。三是重DC,轻PA。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注重PDCA循环的实施和检查环节,在策划和改进环节能力相对较弱。生产是制造型企业的核心环节,实施和检查是必要手段,和生产紧密相关。但是对于策划和改进措施的制定通常需要更高层级的管理者来统筹规划,因而存在脱节现象,阻碍了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持续改进过程。
.png)
图一
2电力装备与制造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思路
2.1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建设内容涉及特色专业培育和建设、现有专业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有专业升级改造、通过新专业建设,拓宽专业面向等。就电力装备与制造专业群建设来讲,一是做强做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核心专业,发挥核心专业的牵引作用,实现核心专业在特色人才培养上的优势,逐步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支撑学科建设和硕士点培育。二是要以核心专业为带动,加强群内各专业建设,形成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物联网工程、产品设计等专业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实现机电融合、信息与网络互通、设计与制造对接,实现群内资源优化配置。三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新兴产业发展,充分考虑行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建智能电网信息工程(080602T)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080604T)两个特设专业,拓宽专业群建设面,实现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挥集群优势。
2.2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电力装备提出了新要求
电力工业对电力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电力成套设备技术经济、产品结构、环保等方面指标均有较大的提高。高效、高参数、低煤耗、低排放(污染)发电设备需求增加很快。到2010年,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水、核、气和清洁煤发电等清洁电能比重将达到40%,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所占比重达到70%以上,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到355克,新建煤电烟尘排放降到每立方米50毫克,SO2降到每立方米200毫克,NOX降到每立方米200毫克,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在煤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15%。电网将主要建设500KV交直流系统、750KV交流系统。高可靠、节能的配用电设备需求量巨大。2020年,全国煤电比重从2000年71%下降到64.4%,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到330克,烟尘、SO2、NOX的平均排放率相当于发达国家2000年的水平,洁净煤发电得到普遍应用,新能源发电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兆瓦级并网型风力发电、光伏太阳能发电等设备需求增加。
2.3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资金投向
电力装备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为实现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重要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为此,必须拓宽投融资渠道,如扩大国内银行贷款、利用国外资金、优惠的国际贷款、在资金市场直接融资等。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还需正确引导资金投向,强调投资的经济效益。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准资金投向,集中力量保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引导各级财政对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增加资本金的注入;引导外资投向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上。还要引导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将自有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加快结构调整,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运作的方式。
2.4制定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政策、法律法规
我国在进入市场经济初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招投标不规范,行业垄断,地方性保护及超范围压价的恶性市场竞争,使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一些企业已处于亏损境地,这对企业极其不利。企业没有了利润,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没利润就没有激励机制;没利润就没有技术上的投入;没利润就谈不上产品开发;没利润就没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没利润也就没有了市场。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建立起防范行业内恶性低价竞争的法规,保证企业应有的利润所得。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发展,职工才能增加收入,我国的电力装备制造业才能得到发展。建立规范招投标法的实施程序,要破除行业的垄断行为和地方保护,破除招标中的随意性,应当建立招投标的监理机制,监督招投标法公开、公平、公正的执行,使国内电力设备市场成为有序竞争的大市场。
2.5国家应制定电力装备发展与技术发展的有关政策
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占主导地位,就要有计划按步骤、步调一致的搞好科研开发工作,充分发挥有限的资金和人才的最大作用。国家要对国有企业的重大产品的专项技术改造给予政策扶持。专项技术改造是指研究重大产品所必需的,但设备利用率往往偏低,如大型转轮毛坯专用的热处理炉、大型毛坯铸造用地坑等的技术改造,国家对这一部分的技术改造投资应考虑采用注入资本金或专项资助的政策扶持,以减轻企业所面临的成本高,利润低的压力。国家应对大型企业的科技攻关等费用要给予支持。国家发改委对高新技术的自制创新与产业化项目所需国拨资金要给予大力支持,并把资金投放到以设备的制造为主的渠道上来。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装备与制造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以电力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为背景,是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驱力、学校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电力装备与制造产教融合专业群能够结合周边地区的产业布局、特色产业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着眼于区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能够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关丽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
[2]姜志军,李睿思.论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群建设现状[J].继续教育研究,2015,(2).
[3]董淑华.与企业价值链协同的专业群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