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市政道路路基边坡设计与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18期   作者: 熊中原
[导读] 由于山区复杂的地形地势条件,导致山区市政道路建设存在非常多交通安全问题。
                 
         熊中原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430014


         摘要:由于山区复杂的地形地势条件,导致山区市政道路建设存在非常多交通安全问题。通过对山区市政道路的主要交通特征以及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山区市政道路交通安全具体的保障措施,例如强化人性化的山区市政道路设计理念,应用安全行车保障设施的新理念,改善车辆行驶性能,加强交通管制等,全面提高山区市政道路交通的质量避免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关键词:山区市政道路;路基边坡设计;排水处理
引言
         在我国山区,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导致与外界沟通和联系的效果不理想,为了确保当地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加强山区市政道路的建设,但是随着山区市政道路的不断发展,各种交通事故也越来越频繁。一方面是山区市政道路分布范围广泛,施工技术等级比较低。另一方面,路侧环境非常复杂,经过山岭的路段比较多,配套设施不健全,这些因素都导致山区市政道路建设效率不高。
1路基边坡设计
         在施工准备开展时,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方案、施工目标进行勘察,同时要保证对施工区域内部的地质条件、交通管线进行全方位调查,熟悉建设项目,确保施工材料、施工人员落实到位,保证按时施工。如果实际填方的区域并没有处在水平层面,而是具有一定的斜段,此时施工人员则需要将该斜面完全挖开,将其改造成台阶状。再对于其中的坑洞进行填埋和压实。如果地面情况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地势问题,往往需要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处理,以此确保整个工程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对于路基辅料的控制能够直接影响山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与水平,在材料选择时必须选择质量较高、性能良好的砂类土或者强膨胀土。易溶盐含量超标的土壤,不能够作为地基填土材料。为了确保材料的性能,在上料的过程中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上料进行合理控制,确保每一层的厚度都控制在30cm左右。只有加强对路基辅料的施工管理,确保整个山区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为后期的压实工作打下施工基础。
         在首层填料卸载完毕后,应该及时通过推土机对填方摊铺,而且还应该对填料进行反复碾压,确保初步压实,为后期的整平处理提供支持。在初步整平之后应该进行精细整平,保证整个过程形成路拱,为正常排水提供支持。公路截面高坡度部分的初始构造设计方案是与1至3层(15至20m)高挡土墙连接的15m高挡土墙,坡度比为1 : 0.5、1 : 0.75和1 : 1.2.2。现场设计探讨后,为了减少高倾斜挡土墙的多种困难和挡土墙砂浆及残骸施工量,用轻型喷射混凝土防护装置替换了挡土墙顶部以上的挡土墙。根据上述修改设计,开挖了截断道路的高地面路段。

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充分研究了岩体风化与构造面的耦合特性,发现岩体具有强烈的破裂和风化作用,构造面产生楔形坍落度。挖掘后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应适当修改岩质边坡的设计参数。同时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考虑到高坡度、仓促的施工期、施工难度等,拉杆锚定档案法适合支撑斜坡底部,可以代替原先设计的地面挡土墙,但对于高度高达60m的斜坡。为了加固必须降低斜坡速度,使用预应力锚索。施工困难,坡度减慢时,坡度高度超过100m,土石的压制明显增加,坡度保护区域也明显增加。预应力锚索支护方案,锚索工作量大,但便于施工。将减速的倾斜部分与锚索和锚杆支护相结合的计划基本上是通过锚、保工作侧加固,而不是提高倾斜高度,确保坡度保持原来设计的挡土墙和坡度比例。对于坡度大、高度没有增加的区间、坡度减慢、锚缆和螺栓支撑结合,综合比较后,方案最经济、最容易实施。因此,采用了将减速坡的一部分与锚索和锚杆支护相结合的方案。设计方案上,中上部开挖基本到位,中边坡支护还在施工中。几场雨,导致十字路口约30m的岩石碎裂,挡土墙挖掘现场又发生了一次墙体塌陷的事故。从暴露的岩石表面可以看出,锚固节点发育良好,对中心锚索布置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整,具体设计规定了基于岩体破碎化和风化程度的地面挡土墙的开挖和支护方法以及墙体尺寸的特征范围。在部分斜坡上扩大锚索,在部分路段上增加墙面,规定槽开挖宽度小于6m,在其他路段上在墙背面添加锚杆,在钢轨道上添加临时支撑,规定开挖槽的宽度在3m以下。在工程完成之前,按照设计进行,没有发生新的坡度变形。
2路基排水处理
         道路排水包括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所述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为:基层、防水层、透水层,所述防水层上方设有路面排水沟槽。所述路边排水部包括设置于道路两侧与所述路面排水部相邻的透水路沿石,以及所述透水路沿石下方的路边排水沟槽。所述透水路沿石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强化层,所述透水表层中含有透水材料,所述透水强化层与所述透水表层内表面相邻接。所述透水强化层内具有空腔。大量积水很容易对路基造成严重损害,为此在路基施工时一定要做好排水处理,通过设置盲沟及时从路基内部引出地下水,减少雨水对路基的破坏,也能够为正常的排水提供保障。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应该设置含水层为砂层,隔水层为泥岩。而原路基挡墙处应该设置两条盲沟。对路基压实度进行测量时,一定要确保路基质量符合要求,通常来说施工单位测试路基的压实度应该采用核子密度仪和灌砂法两种方式进行测量。首先,施工人员应该对涂料指标的密度,含水量进行检测,如果没有达标则必须及时洒水,如果超标则应该进行翻松晾晒,确保路基压实度符合要求,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在山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时,施工人员要严格对路基沉降进行监测,通过设立监测点、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进行观察,如果发生监测点距离变化的情况,则证明路基不稳定,为此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路基沉降的稳定性。
结语
         在现阶段,山区市政道路交通建设必须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确保交通安全的整体效果。提高山区市政道路的交通安全,必须要积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边坡和排水设计,确保山区交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改善山区交通环境,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发顺,许诚,马国亮.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设计[J].交通世界,2019(30):54-55.
[2]蔺港.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设计分析[J].交通世界,2019(22):66-67.
[3]李启祥.山区道路路基设计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58.
[4]陈创福.路基高边坡的防护设计要点浅谈[J].四川水泥,2018(1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