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 朔州036000)
摘要:伴随互联网的飞快发展,群众对生活服务的要求也有了提升。自动化工艺是配网体系中运用较早技术之一,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劳动力的投入。自动化的运用,将使得群众能够享受更好的服务,并使用户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配网体系现阶段已变成群众生活中关键的保证,对于配网运行可靠性的提升具有极为关键的影响。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管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用
引言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人们的正常用电,能够为社会的生活与工作提供稳定的能源,电力系统作为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保障其正常运行,就需要加强电力系统的建设,通过不断的研究建设来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当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不是简单的维护维修,而是当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后,还能够稳定的运行,为电力抢修挣得时间。随着技术的升级,电气自动化技术出现在电力系统建设单位的视野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电气先进技术,在电力建设中拥有出色的表现,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帮助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保障。供电单位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越条件,进行深入创新,不断优化自身的供电系统,强化技术人员的日常训练,不断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1电力自动化工艺概述
电力体系实施电力输送与供应,依照功能性的不一样,能够把电力体系划分成变电站、供电电源、配电线路以及目标输送机构这四个部分。配电线路为实施电能传输载体,其目标输送机构是各种类用电单位统称。而电力体系自动化工艺是对于电力配送的全过程实施进自动化把控,涵盖了电能的产生进程、调度进程以及配送进程等多方面。不过在现实操作进程当中,自动化控制工艺仅可以对一些简易用电工作进行控制,对复杂度比较高配电进程不能做到有效把控,但是随着智能科技飞快发展,使得这个状况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技术工作人员能够借用自动化技术对复杂的配电进程实施科学的运算,从而使得配网体系运行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得到提升。
2?增强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现如今,与发达国家的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相比,我国的较为滞后。因为我国电力公司不具备市场化,电力建设发展不具备优质的竞争机制,以致我国电力建设资金在分配方面出现不均衡现象。同时又因为资金不充分,导致设备技术比较滞后;供电、配电技能偏低,人民用电量的需求较大;电力供应质量要求及供电安全性要求逐渐被提升。所以,非常有必要增强建设和应用配电网络自动化系统。因为该系统能对用电故障进行迅速消除;对停电故障的概率进行有效降低;提升供电质量,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性;降低停电次数,减少停电时间,充分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对运营成本能有效减少,提升劳动生产率及服务水平;促使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得以实现,进一步改革电力市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加严格要求了配电网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十分有利于电力市场的发展。
3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体系的运用意义
配电网运行管理领域当中电力自动化的运用已是极其普遍的,其不但使得群众生活条件与质量得到提升,而且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1方便对配电网运行状况进行了解
配电网运行管理当中运用着电力自动化工艺,最直接影响是及时凭借该系统对于配电网运行状况进行了解与掌握。
在确保配电网体系能够正常运行进程时,对于各个位置的隐患以及问题等方面及时报警,在缩短维保工作人员寻找故障时消耗时间,对故障的查找提供一定便利,使得维保工作人员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维修时间得到有效缩短,配电网非正常的运营情况减少,进而经济损失下降。
3.2能够控制目标的运行状况
目前各行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发展,电力系统也不例外,当前的电力系统因为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智能化也成为其发展方向,而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的途径即可采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以后,能够改善电力系统的结构情况,将复杂的电力系统信息化,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进行系统的管理,降低人力管理的复杂性,将复杂的电力系统简单化、信息化,管理过程能够更方便。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能够监管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在发现系统问题后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被工作人员发现,对电力系统进行及时的处理,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工作效3.3使得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配电网运行管理当中,电力自动化体系经过自动监测的运行制度使得配电网运行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得到加强,而且还使得系统内部人员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确保配电网的效能,使企业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对于电力自动化体系的运用使得之前陈旧复杂的工作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借用新型的监控工艺可以使得自动处理问题的目标得到实现,把各种问题消除于萌芽之中,使得劳动力资源需要减少,人力资源的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压缩,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4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准则剖析
4.1?安全性的应用准则
社会在发展,电力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人们对电力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凡事都有利弊,电虽然能帮助人们,但也能危害人们,所以要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遏制电力将会给人们造成的危害。自动控制系统须具备保护电路的功能。对用电高峰不断电进行保障,对电力质量进行保障,以便提升用户效益;为确保用电设备安全,人员安全,保证在危险时立即断电。对于特殊的用户,即断电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会带来十分严峻社会治安问题的用户,应为其提供双电源装置,如果其中一个电源出现故障,则自动化设备会立刻断开与之并接的另一个电源。
4.2优化设计方案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主要依靠的便是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为了达到并超越西方自动化技术的水准,需要一方面借鉴西方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根据我国自身的电力系统发展状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从每个设计的细项或小环节进行优化,进而使设计方案的整体得到大的优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自动化设备的设计进行优化,需要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在立足于本国的设计基础之上向西方的发达国家借鉴设计经验、设计理念等,从而丰富自身的设计,促使自身的设计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结束语
总的来说,伴随经济水平逐渐上升,群众对于生活生产便捷度方面有着更高要求。特别电力系统目前已变成群众生活生产当中极为关键的能源,进过把智能技术运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中,对于电力的输送能力以及稳定性的提升都具有极为关键的现实影响。
参考文献
[1]郭健羽,李欢.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4):162.
[2]张星.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3):135-136.
[3]卢锦棠.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与10kV配电网运行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0):122-123.
[4]郝杰.解析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J].电力设备管理,2019(09):22-23.
[5]李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J].科技视界,2018(36):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