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迪锋
身份证号码:450881198401272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领域发展都非常迅猛,而各行业的运转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应用,所以说电力系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我国有很多职业技术人员都对电力系统进行了仔细地研究,这无疑会极大地改善自动化控制技术,从而完善目前的电力系统,但如今仍然还有很多安全问题制约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的现存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问题
引言
随着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的工程结构中,促使我国电力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上,使电力工程质量的得到重要保证,所以,进一步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水平,可以更好的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益,满足社会各界对电量的需求。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概述
将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有效整合,创设一个能够自动运作的系统结构,进而形成自动化电力系统。具体而言,自动化电力系统运作流程是,首先,在特定范围内的中心区域安装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便是电力系统运行核心。然后,由中心网络向四周覆盖延伸。此外,在变电站等场所还可以设置远程监控、信息服务的平台,从而构建一个全面且立体的网络结构,提高数据信息传输速度。最后,还可以应用核心网络系统调控整理情况,记录电力系统使用期间的所有安全信息数据,形成完整报表,为日后完善与改进提供参考。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现存安全问题探究
2.1管理上的问题
电网结构非常大,牵连的部门也比较多。每个施工环节的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的,为了确保施工过程可以环环相扣,将安全管理作为首要任务,完善规章制度,监管制度严格把控,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过于混乱的场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施工原则,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现场管理、设备质量管理以及安全评估工作,建立相关的改善制度,全面分析安全问题并做好严格把控。目前,电力工作内容更加细化,对施工管理的不合理以及责任划分不清晰,责任任务分配不明确,如果在施工中出现问题,容易造成出现大家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2.2自动化技术的水平低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发展对我国的很多企业都有很大帮助,帮助电力企业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是偏低,很多设计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有的企业电力超负荷运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还有一些地区的电网,因为经济不发达等原因,导致电网的水平十分落后,这些因素导致了电能的输送总会出现问题,目前我国的电网正处在发展阶段,应该对自动化技术不断进行革新和完善,研究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与缺陷,只有对各项技术不断革新,电力系统才会避免更多的风险,使它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2.3电力设计不合理
尽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晋升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科技技术领域的脚步却一直处于底层,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的电力网络行业所需进步的空间仍然很大。尽管,相关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展了研究,但对于该领域的发展也依旧处于稚嫩的阶段。这就提示了我们一些问题,建国初期尽管我们在尽力使电力覆盖更广泛,但由于前期只注重领域的扩大,却忽略了搭建过程中的结构问题和设计性问题,例如,电线电缆衔接处的安排,设备之间的空缺等等,都是阻碍我国在该领域继续发展的问题。不仅造成了材质的浪费和人力的浪费,也促成了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需要一一进行排查。
因此,在想更高更好更深度发展的目标前提下,需要对现场进行勘测,制定适宜的设计方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可实行性。
3提升安全系数,实行合理措施
3.1要健全合理的安全制度
电力企业需要合理地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实际责任制度,将自动化技术更为安全地应用于电力行业、电力系统之中。电力企业可以提出明确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更好地完善安全系数,降低风险。实际作业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可控问题,如果有了制度规范,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措施,从根本上去约束人们的行为,合理地抑制影响系统运行问题的发生,抑制影响企业发展问题的出现,才能充分发挥自动化设备的各种性能。规范作为一种行为约束,可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增加管理的安全系数。一旦出现问题,寻找责任人,也能够更快地去解决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提高安全管理的规范性能够确保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运用的合理正常的运行。
3.2加大技术投入力度
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和作用,通过各项技术措施实现区域划分,明确管理侧重,尤其在应用服务等方面,必须要给予多层保护促使。比如将安全区Ⅰ、Ⅱ连接至网络,作为电力调度数据网,该网络可采取实时与非实时VPB方式隔离,之后在安全Ⅲ、Ⅳ区可利用生产和信息VPN隔离。另外,安全区Ⅰ、Ⅱ数据网络环境中还可以对Web服务进行划分,虽然分层管理方式会增加系统复杂性,但能够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提供一个多层防护,实现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各类攻击的有效抵御。
3.3合理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方案
鉴于我国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经验有限,因此,相关人员在设计基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方案时,应当全面把握环境、设备等因素,加强其设计合理性,从而在根源上保障电力系统高效安全运行。具体而言,在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分布式结构设计法,应用管线将单元处理层内包含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在内的多种信号传输到电力系统的控制区间内。此种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各个单元,使其相互独立,从而达到防止单元之间相互作用而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发生的目标。此外,设计人员为了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也可以将系统结构简化。例如,可以将二次接线进行简化,或者用多功能高品质继电器替换传统继电器,还可以简化开关柜内的接线,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同时,也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电力系统兼容性。
3.4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人员展开安全教育
电力系统飞速提升条件下,相应的对安全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需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而基于电力企业角度来说,为保证自身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其应做好规划安排工作,针对自动化技术人员展开专业培训教育,使其安全管理能力大幅度增强,能够有效处理电力系统运行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大大降低安全隐患出现几率,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环境保障。
结束语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自动化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缺乏管理,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特别是在目前电力供应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从根本上确保电网安全非常重要。在这方面,相关的人员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对不同原因引起的问题进行改进,力争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问题和隐患,针对性的采用预防措施,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万延.论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7,(21):116-117.
[2]王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7,(13):202-203.
[3]闫卫国,蒋菱,徐青山.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及技术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