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铜矿开采中探采结合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月18期   作者:李伍
[导读] 我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
        
         李伍
         云锡老厂分公司,云南个旧 661000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传统的开采技术和开采方式已经落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机械技术相结合,一些更安全开采效率更高的新型开采技术应运而生。铜矿的开采和黄金与铝土矿的开采方式类似,想要提高铜矿的开采质量和开采效率,可以采用现在实践效果比较好的探采结合技术。本文详细分析探采结合技术在铜矿开采中不同情况下的实际应用情况,给矿业开采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铜矿开采;探采结合技术;运用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铜作为重要的金属资源,在社会生活领域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铜金属的数量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在铜矿的开采过程中,想要提高铜矿的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就必需采用新型的采矿技术,通过应用探采结合技术有效提高铜矿的开采效率和质量。分析铜矿开采过程中的探采结合技术在开采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可以促进我国矿产事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开采的发展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
         1 分析探采结合技术
         探采结合技术是指在铜矿的开采挖掘过程中,借助采掘工程开展勘探工作,使得探矿工作和采矿工作产生相互结合的一种新型采矿技术。为了保证勘探的质量效益,需要合理安排和规划探矿工作和挖掘工作,最好是将勘探工作和开采工作同时进行。由于探采结合技术的优势比较明显,减少了矿山的掘进量,降低了采掘比,提高了矿山的开采速度,缩短了勘探和掘进周期,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铜矿的开采成本,提升铜矿勘探资料质量,从而给铜矿地质勘探及开采综合管理提供便利,因此在铜矿的开采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除此之外,矿山使用探采结合技术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矿山的开采部门需要和矿山地质部门紧密配合,在探采施工中做到统一管理,从而确保探矿与采矿有条不紊同时开展。
         2探采结合在不同类型矿藏下的应用
         根据采矿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可以划分不同的作业类型,一般主要根据矿山地理环境分为: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两种作业类型下的探采结合技术也存在着差异,首先露天采矿下的探采结合技术,在矿体边界及矿体夹石的分布查明上需要利用堑沟和剥离来实现。利用平盘上部及侧部进行编录勘探信息,通过对矿体的圈定取样、地质构造界限、矿石类型、矿石品级以及夹石的分布范围,对露天矿进行炮孔取样和化验,考虑矿体圈定的地质复杂性,从而根据岩泥及岩粉的颜色变化情况来提高精准度。其次采用探采结合技术的地下采矿,需要配合山脉内的脉络进行穿脉和运输,采矿技术人员必需依据勘探得到的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进行开采方案的设计,矿藏的探采结合部位需要开采部门和勘探部门交流沟通后共同决定,涉及需边采边勘的,由地质技术人员从旁补充。
         3 探采结合技术在铜矿开采中的应用
         3.1确定矿床地质特征及开采情况
         在铜矿矿床开采前为了避免由于对于矿体的不了解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先对铜矿的地质构造进行实地勘探,详细记录铜矿的地质地貌,同时还需要查询矿床遭受过得地壳或者岩浆活动的历史资料,得到详细的矿区结构构造图和矿脉的主体范围,再依据露矿体及隐伏矿体,确定铜矿的矿体大小、形状以及总体走向。除此之外记录矿体的厚度和变化系数,明确铜矿的品味变化系数,查看铜矿的矿床位置深度再决定是需要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和铜矿的规模大小和产出等信息来确定矿山的开采方案。
         3.2把握铜矿探采结合技术的应用要点
         (1)只有勘探清楚相连区域的矿床以及周边的岩石情况,才能确定是采用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然后再结合探采技术提高开采效率。根据矿区矿床的分布情况,选择符合铜矿矿区特点的勘探网度大小。在选定勘探区间的大小时需要考虑到矿床的地质表现和探采结合的生产方案以及探采施工的地质情况。

只有综合统筹了以上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分析,再结合铜矿矿体的形状产出,才能因地制宜的总结探采结合工程实施的技术要点,通过参考分析相似矿区的探采案例,最终选择最合适的勘探网度。
         (2)使用探采结合技术开采的矿产,在开采时需要确定好开拓方式,选择科学性强、成熟度高、匹配度高的开拓方式。由于我国铜矿开采区域的地质情况不稳定导致经常有复杂的情况出现,因此在选择开拓方式上都是选择以平硐开拓、竖井开拓或两者联合开拓为主,再根据铜矿矿床的长度以及中部的高度进行选择,如果矿床的上中下三段的间距过长,就采用设置斜井的方式对其加以连通。为了确保采掘过程的科学合理,提高铜矿的开采利用率,就需要在采掘网度和勘探网度的设计上预留足够的铜矿回采需求空间。为了获得更加详实的地质情况资料,就需要在使用矿体控制方法时,使用联络巷道法及切割巷道法圈定矿体边界,为后期的采矿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只有合理使用矿体的控制方法,才能有效降低铜矿开采损失率及贫化率。除此之外铜矿中段部分开拓工程的设计规划是开拓设计的关键一环,在探明铜矿资源的分布情况之后,才能开展开拓工程的布设工作,多听取地质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一剑,做好挖掘工作前期的勘探工作。为了保证铜矿工程勘探网度要求和打通采矿作业的运输通道,在进行中段开拓设计时需要关注穿脉巷道的间距大小,必要时应采取辅助穿脉。
         (3)开采准备阶段的施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开采分项工程,矿区的地质构造情况决定了铜矿开采阶段的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全面法和浅孔留矿法,采用采准巷道探明铜矿矿藏,根据采准耙道或堑沟巷道走向追踪矿体,避免铜矿矿体的漏采,在矿体内部广泛布设耙道或者堑沟,用来揭露矿体底板的围岩。除此之外,回采厚度比较大的矿体是,需要将施工漏斗设置于集矿耙道或堑沟巷道的两侧部位,对矿体底板进行揭露后沿着矿体走向施工拉底巷道。但是由于矿体形态的复杂性,导致无法确保钻探工程得到有效精准控制,因此需要采用坑探工作布置的方式,将探矿平巷布置在矿体底部,从而在完成矿体走向控制后,将探矿平巷变成堑沟巷道或者采准耙道。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铜矿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铜矿在长时间的开采过后,其开采效率越来越低,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探采结合技术应运而生。经过实践可以证明探采结合技术能够大幅提高铜矿开采效率和质量,降低开采损失率。除此之外探采结合技术不仅能够提高采矿的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对各种资源的使用。只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因地制宜,选择相对应的技术将勘探工作和开采工作相互结合,全面深入分析矿体从而不断提高探采精度,带动整个铜矿开采作业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诚.研究铜矿开采中探采结合技术的运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18):72,74.
         [2]谢正兴.铜矿开采中探采结合技术的运用与实践[J].商情,2019,(3):213. DOI:10.3969/j.issn.1673-4041.2019.03.176.
         [3]曹大斌,刘延辉,刘斌, 等.中深孔采矿技术在铜矿开采中的运用浅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8,(5):49,51. DOI:10.3969/j.issn.1672-1667.2018.05.028.
         [4]束勇.关于安庆铜矿生产勘探的若干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8):176-177. DOI:10.3969/j.issn.1673-1069.2016.28.105.
         [5]蓝福顺.矿山电力拖动领域中变频调速技术的节能应用探析[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7,(12):272. DOI:10.3969/j.issn.1003-6989.2017.12.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