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署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城市的发展与建筑业的发展关系密切,且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建筑可使用面积逐渐缩小。基于此,当前的建筑形式主要以高层建筑为主,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且在绿色建筑理念下,可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但是在进行超高层建筑施工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资源和能源浪费问题。因而,本文在分析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活动时,以绿色建筑要求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绿色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现存问题和加强管理成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管理策略
建筑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绿色建筑阶段,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较多的绿色施工技术,其专业性较强,且需要较高的综合管理能力。尤其对于绿色超高层建筑而言,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加强绿色施工管理,需要做好对当前管理过程中现存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加强实践,并不断总结新的绿色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方案,真正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促使绿色超高层建筑综合效益得以持续发挥。
1 绿色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现存问题
在现阶段的绿色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不强,导致施工现场环境较为混乱,且不能够严格按照绿色施工要求开展施工。其二是常见材料、能源等浪费问题。对建筑材料和能源能缺乏有效管理,同时存在施工不当现象,从而导致出现严重的资源、能源浪费问题。其三,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绿色施工技术细节的管理,且对各项绿色施工管理缺乏针对性,包括节能、节水、节材等,同时对太阳能技术、节能门窗技术等缺乏科学管理,从而会导致工程效益与绿色建筑施工要求相差甚远。
2 提高绿色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成效的具体策略
2.1 优化设计细节
深圳市龙岗创投大厦位于龙岗区龙城工业园区东侧,为现代化甲级超高层总部研发用房。建筑总面积和高度分别为127262.43m2、191.15m,有44层超高层研发楼。建筑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等级和耐火等级均为一级,屋面和地下室防水均为一级。建筑立面严格按照节能设计要求,整体新颖,建筑风格协调一致。
本工程人员在设计时,主要对立面进行了专项节能设计。本工程立面整体较为简洁,采用的为标准化的单元幕墙,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组合变异,材质深浅和铝板宽度变化有序,呈现出的立面语言较为独特。同时,依据幕墙深度对立面本身的遮阳系统进行了科学设计,达到了立体节能的效果。在具体设计时,根据不同的立面,进行了针对性的节能设计:
考虑到采光需求,应扩大南北立面玻璃比例,使用的幕墙体系为单元。在南北立面和东西立面将中空LOW-E玻璃设置在窗洞部分,并在外窗3mm厚铝板处喷涂氟碳,在部分区域,以设备和功能要求为基准,采用了百叶或打孔铝板进行遮阳。
针对裙房部门立面,采用的幕墙体系为框架式,在4、5层研发配套用房L型体量部分使用的玻璃为中空LOW-E超白玻璃。在进行立面设计时,从优化开窗和立面效果的角度,设计人员抽掉了二三层大平台半室外空间立面部分玻璃,兼具了遮阳和美观效果。
2.2 应用太阳能一体化技术
太阳能一体化应用技术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在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注重将太阳能一体化设备与屋面架构、外墙、阳台等充分结合在一起,确保建筑为整体有机建筑体。在对绿色超高层建筑应用太阳能技术时,主要包括太阳能建筑光热一体化和太阳能建筑光电一体化两个方向。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太阳能可有效转化为热能,超高层建筑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可以直接进行供暖,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下图1展示的为太阳能一体化技术应用实际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进行加压利用,此时,超高层建筑的空气流通效果将得到显著改善。在应用太阳能与建筑光电一体化技术时,则要明确其原理,即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可以为夜间照明提供电能。在布设这一系统时,要使用较多的光电池组件,并对多个单晶硅进行串联,以确保应用效果显著。
.png)
图1 太阳能一体化技术图例
2.3 加强节地与室外环境管理
针对当前绿色超高层建筑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室外环境较差这一显著问题,管理人员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加强管理。龙岗创投大厦管理人员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强化了对场地的管理,避免场地建设破坏自然水系、湿地和农田等。并加强对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的管理,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在管理时,尤其关注噪声污染控制。本工程的噪声污染主要为道路噪声。施工管理人员联合工程项目负责人在大楼周边进行了复层绿化设计,以减缓噪声,经测定,临道路侧建筑立面最大噪声为白天63dB,夜晚53dB,和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要求相符。具体见下图1。
.png)
表1 场地环境噪声标准测值
本工程项目人员还进行了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处理,在不同的庭院中,设置不同的绿化景观。以4F庭院为例,在庭院中种植了竹子和肾蕨,以优化办公环境。在5F庭院中种植了竹子和其他的草本植物,采取了绿化围合形式,营造出的庭院空间整体较为氛围较为温馨轻松。在进行屋顶和垂直绿化时,选择的植物一般为本土植物,易于维护,成活率高,且能够保障较好的绿化效果。
2.4 强化节能管理措施
在进行节能管理时,管理人员主要对围护结构进行了管理。本工程施工人员在进行节能施工时,严格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进行了暖通系统和围护结构等的科学设计。在进行空调暖通系统设计时,以国家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第5.4.5、5.4.8及5.4.9条规定进行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的控制,同时按照第5.4.3条规定控制锅炉热效率。同时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对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进行严格控制。此外,管理人员还对各部分能耗,主要包括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系统等进行了独立分项计量。而在进行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时,对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占外窗面积的比例进行了把控,即使其小于30%,并采用节能门窗材料,在建筑幕墙可开启部分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最后,控制好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使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规定的4级要求。
2.5 加强节水管理
本工程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较为完善,给水泵房、给水设备房、内设水箱、给水加压泵设置完备,将给水系统各层支管的水压严格控制在小于0.20Mpa的范围内,并设置支管减压阀。生活污水和废水排放为合流形式,并在超高层建筑内卫生间做到污、废水共用立管,并设有专门的通气立管。工程设置专门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在塔楼部位设置重力排水系统,科学设置雨水井,与市政雨水管道相连接。雨水回收系统设置在负一层,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洒水和景观补水等。此外,施工管理人员还加强了对管网漏水的管理,生活给水、排水等管网材质确保过关。在选择建筑内的卫生器具时,则严格选用节水器具,提高节能效益。
3 结语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面貌也日新月异,而在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绿色建筑、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业的主流形态。人们对建筑业的期待开始朝着人性化、节能化方向转变,由此,在进行超高层建筑施工时,必须时刻牢记绿色建筑施工要求,从节能、节才、节水等方面出发,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对绿色超高层建筑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白煜.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21):183+186.
[2]沈念俊,许露,石团团.绿色建筑实践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J].安徽建筑,2020,27(07):133-134.
[3]梁旭登.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陶瓷,2020(07):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