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510630
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绿化中,风景园林工程属于重要的绿化工程部分。风景园林能否创造良好的城市绿化效益,根本上取决于园林施工质量以及园林养护管理。因此,园林施工部门必须认识到施工管理与景观养护的必要性,结合风景园林的施工特征来实施适配的园林绿化养护,充分体现园林养护管理运用于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实践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技术应用
风景园林的绿化施工旨在营造园林绿化生态,运用风景园林绿化措施来改造局部小环境,增强环境美观度及其他功能价值。在此过程中,园林绿化的具体施工部门必须注重对景观苗木的全面养护,通过实施特定、专业的养护措施来确保风景园林的良好氛围,保持造景植被的健康生长。因此可见,对于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全面强化工程养护管理具有明显必要性。
一、风景园林绿化施工的技术要点
(一)风景园林工程的前期施工准备
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绿化实施效果决定于园林植被的科学分布与搭配,因此作为园林施工部门务必做到全面重视栽种园林植被的环节与过程[1]。具体对于植被栽种的园林绿化施工环节来讲,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做好园林植被栽种的前期准备环节,其中涉及植物材料选择以及施工人员分配。
具体对于绿化植被的品种在进行科学选择时,应当结合风景园林所在区域的基本土壤特征以及整体气候环境,进而给出科学的植被品种选择与搭配方式。例如对于夏季雨水较少并且较为干旱的园林景观地区在进行植被选择时,最好选择根系比较粗壮的园林植被品种,避免由于植被根系较浅而导致植株枯萎的后果。作为风景园林工程的具体施工负责人员来讲,工程施工人员之间应当展开紧密的协作,合理分配风景园林的施工人员职责,确保达到风景园林施工的良好质量标准[2]。
(二)园林植被的种植施工
园林施工人员对于园林植被在进行种植操作之前,首先必须全面检测土壤理化指标,分析养分特征,然后才能结合绿化植被特性进行优化选择。优先选取当地植被品种进行造景,以确保后期管养成活。对于乔灌木、地被、花卉在进行种植处理时,首先需要判断园林施工区域的整体土壤环境是否适合对应品种植被生长,充分保证栽种后的植被能顺利成活。此外,园林施工人员对于园林软景绿化植被种植与硬景施工的交叉工序也要进行科学安排,优化分配栽种各类园林绿化植被的时间段,确保最大化的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效益。
.png)
图为风景园林的绿化植被景观
二、对于风景园林全面实施养护管理的要点
作为城市地区的重要绿化景观类型而言,城市风景园林具有美化城市环境与净化城市生态的价值,因此体现了建造风景园林的必要性。然而在目前看来,某些城市地区虽然实施了风景园林的城市绿化工程,但却没有充分注重风景园林中的景观日常养护,那么将会造成风景园林植被产生枯萎的后果,不利于风景园林的良好生态氛围保持。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对于风景园林的绿化景观应当注重如下的园林养护管理要点:
(一)防治园林绿化植被的病虫害
园林绿化植被在感染植物虫害或者植物病害的情形下,园林植被将会大范围枯萎,进而造成绿化植被出现死亡的不良后果,影响到园林绿化效益。因此,园林施工部门务必做到严格杜绝园林病虫害,运用及早防治的措施来全面控制园林病虫害,增强防控园林病害与虫害的实施力度[3]。对于植被品种必须经过严格的前期检疫验收处理,才能栽种于风景园林中。相关负责人员对于园林病虫害必须能够及早进行发现,以防园林树种感染病虫害而造成较大规模植被死亡损失,影响景观效果。
在目前的现状下,防治园林病虫害主要涉及化学手段与生物手段的两种重要防控技术措施。园林植物若感染了程度较明显的病虫害,
必须依靠化学药剂来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控处理。但是相比而言,对于植被虫害现象如果选择生物防控的手段,则不会破坏整体的园林绿化生态,充分体现了生物防控手段的良好利用效果。在间隔一定的时间段后,相关负责人员对于植物根部以及植物其他部位有必要实施全面的检查,判断园林植被是否已经存在感染病虫害的潜在风险。
(二)定期灌溉园林植被
园林绿化植被的良好生长状态必须依靠定期实施园林绿化灌溉作为保障,否则将会造成绿化植被的枯萎,不利于维持风景园林的良好生态效益。具体在实施定期灌溉园林绿化植被的环节中,园林施工负责人员必须认识到适当灌溉园林植被的重要意义,结合园林当地气候来灵活掌握植被灌溉的频率,保证风景园林植被都能获得充足的植物根部灌溉水分。
在目前的风景园林施工实践中,施工技术人员对于灌溉园林植被主要可以选择滴灌植被或者喷灌植被的做法。具体对于园林绿化草坪以及其他低矮的园林植被在进行灌溉时,主要应当选择滴灌的技术手段;而对于高大的园林绿化树种如果要做到全面灌溉,那么应当优先选择喷灌的做法。并且,相关负责人员必须严格保证植被灌溉频率的合理性,杜绝由于过度灌溉园林植被而造成不良的植物灌溉后果。例如在雨季到来的情况下,对于园林植物应当适度降低灌溉养护的频率,以防产生过度灌溉园林绿化植物的后果。
(三)科学运用植被施肥技术手段
对于园林植被实施科学施肥处理的前提在于确定园林土壤的基本特征,并且结合园林土壤的各种营养成分特征来选择园林树种的肥料,进而实现最佳的植被施肥处理效果。例如对于基肥在进行合理施肥的过程中,至少应当保证两年左右的植物施肥养护实施频率,避免绿化植物缺乏基肥而造成植物的不良生长状态。为了达到科学施肥的效果,那么相关负责人员必须结合园林绿化树种之间的差异性,进而给出相应的植被施肥调整方案。
由此可见,园林景观的日常养护包含很多的植被景观养护实施要点。作为负责园林景观日常养护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到充分重视园林景观养护,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分配园林植被的水肥比例,保证园林绿化植被能够发挥良好的生态净化效果。在信息科技手段的辅助下,现阶段的园林绿化景观养护将会达到更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四)扦插分株修补更新的手段
园林植物因气象因素如暴雨、大风等不可抗力,人群、宠物活动踩踏及养护管理措施不合理等导致苗木退化、枯死产生黄土裸露的情况,在日常景观维护过程时有发生。此时针对地被、花卉、草皮类中下层景观植被,结合其可自繁特性,宜就地取材,通过其他植被密植区域,开展苗木分株、取草茎来育苗或直接对露土区域补植、扦插,修补更新后强化水肥等养护即可恢复原有景观。植被的扦插分株修补更新的手段,可平衡日常管养期的工程成本投入及二次施工作业的影响。
下表为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养护实施要点:
表1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实施要点
.png)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风景园林的城市绿化工程不能缺少园林管理与园林养护措施,相关部门对于风景园林通过实施日常管理与养护,能够保证园林植被景观以及园林其他景观的良好状况,避免由于园林绿化养护的缺失而造成风景园林的整体生态效益受到削弱。具体在园林养护管理的实施环节中,相关负责部门需要结合风景园林的景观特征来实施园林施工养护,完善现有的园林施工养护运行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志飞,张仲秋.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261+273.
[2]冯娅.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9(01):197-198.
[3]王彦川.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8(05):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