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宜昌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变电运维室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变电运维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是保障供电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石,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变电运维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促进变电运维工作更好地开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变电运维;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前言:
变电运维工作是否正常开展,直接关系着整个供电系统的供电质量,对于供电企业、用电用户的利益都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的电网运维过程中,影响安全和质量的风险因素较多,运维人员需要对其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问题加以识别,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将隐患消灭于萌芽,保证设备、电网、人身安全,保障用户和电网企业的利益。
1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隐患
1.1自然因素而导致的运维风险
自然因素(大雨、大风、暴雪、高温等)为不可抗力,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电力设备,特别是处于室外的变电设备,极易受到突发灾害的影响,而产生设备、电网风险,甚至是连锁事故。例如在雷雨天气中,常会出现设备接地问题,因接地不可靠而遭受雷击;在冬季因气温骤降,产生密封问题,而导致漏气渗油;在夏季气温较高,充油导线出现松懈状态,而造成油面较高;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湿度过大,可能导致高压设备绝缘水平下降。
1.2因变压器而导致的异常状况
变压器操作是变电运维中常见的操作,主要包括:变压器的调压、正反充电、输送带负荷以及切除空载运行等。变压器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变压器运行超过其自身能承载的负荷数,一般因为运维人员在进行空载变压器切换时,没能准确地对电压值进行估量,而产生电压过剩的现象,导致变压器绝缘体损害而造成风险。
2)变压器操作易存在空载电压不稳的状况,若操作人员不加以处理,输出电压将出现问题,对变压器的绝缘造成损害,导致油内放电绝缘损坏,产生安全隐患。
1.3母线倒闸而导致的运维风险
倒闸操作是将电气设备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不按规定执行,抑或操作票填写不当,将产生误操作,造成损坏设备、停电等风险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母线操作属于复杂性较高的操作,主要风险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不明操作原理直接带负荷拉刀闸事故;
2)对保护装置切换混乱而引起的人为误动事故;
3)没有严格按倒闸要求步骤进行操作;
3)对电感与电容原理漠视,造成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与断路器断口电容间形成串联谐振。
1.4直流回路操作不而导致的运维风险
直流回路操作在变电运维工作中较为复杂、难度系数大,操作人员若不熟悉基本原理或没按规程操作,极易造成安全风险,甚至造成变电站停运、电网瘫痪等安全事故,主要风险有以下两点。
1)操作人员没有按照直流回路的操作流程、没能对风险因素进行准确识别,致使设备故障、站点停运、导致电网不稳定的风险。
2)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对不当操作进行处理而导致更大风险的出现,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电网大面积受损和瘫痪。
2变电运维风险应对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变电运维工作体系
变电运维涉及到多个专业,专业性强、工作任务重。为保障运维工作安全、高效、稳定开展,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变电运维工作体系。通过制订运维流程图,制订合理的运维目标、运维方案,积极的评价体系,对技术、业务、工作、安全等内容进行全面覆盖,为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同时,还用制定积极有效的奖励与考核制度,将运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其能自觉地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及安全规定,从根本上行保障变电运维工作的有序开展。
2.2提高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
变电运维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应加强对运维人员素质培养。
将安全生产摆在首位。结合具体案例,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生产防范处理能力、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换。
以实用性、针对性为出发点,定期及不定期开展培训及技能考核,使运维人员熟练地掌握“日常的倒闸”、“变压器绝缘漆的检修”、“带电监测”等基本技能,从而实现其业务素养的不断提升。
有效开展运检交叉培训,打破专业壁垒,提升运维一体化专业技能,提高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3加强变电运维工作的管理
应通过加强运维工作的管理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将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为正常的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规范运维工作全过程管理,从设备的入网验收、倒闸操作、日常巡视维护等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管理,做到设备验收全、巡视效率高、设备缺陷少,实现变电运维工作制度化、过程化、系统化管理。
严格履行各类作业卡、指导书、工作票、操作票的审批手续,确保运维工作中票、卡正确规范。严格按各类作业卡、指导书、操作票顺序进行,加强执行过程监督,严禁不按流程顺序作业。
2.4将新技术融入变电运维
利用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对变电运维工作提供帮助与支撑。随着电子信息、电气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动态采样分析、红外热像仪、机器人巡视等技术已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够全天候、实时地进行非接触式的探寻、诊断和消缺工作,不仅保障了设备、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还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风险和工作强度,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五防”也历经变化,已经由机械锁、电磁锁、程序锁、微机防误锁,发展到测控防误装置,大大降低了运维人员误操作的发生概率。
2.5加强日常巡视及隐患处理
设备巡视是变电运维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变电运维工区应加强巡视工作的管理。特别是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重要节假日期间,应对照巡视卡,对设备和辅助设备逐一检查到位,重点检查电缆沟、竖井的排水情况,设备防潮、防凝露情况,设备箱体、端子箱体封堵情况及充油、充气设备的油位及压力。可根据实际需求加强对智能电站的巡视和维护力度,提升缺陷及隐患的发现率和消除的及时率。下图为隐患处理流程图。
.png)
图1 安全隐患处理流程
结束语:
随着公司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变电运维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与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的危险因素。电力系统各级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视,通过制定科学的管理和运维制度、落实风险的防范措施、提升人员技能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和稽查、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手段,来促进变电运维工作更好地开展,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执中,蔡得志.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4):212-213.
[2]杨文.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0,27(03):95-96.
[3]叶晨.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23):15-16.
[4]陈艳蕊.有效防范变电运维安全风险的措施[J].电子测试,2016(05):12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