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寰兴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海南三亚 572000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强度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混凝土是建筑的主体结构,只有保障了混凝土的强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而钻芯法与回弹法是混凝土强度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检测方式,有效实现了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准确判定,但是,为保障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必须遵守相应的检测规范与要求。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检测;钻芯法;回弹法
1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概述
近年来,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多。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在建筑工程结构中的应用较为普遍。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受温度、材料与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的混凝土结构与工程质量标准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保证工程结构的可靠性。
(1)在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检测上,回弹法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式,其检测需借助回弹仪来完成。通过回弹仪,能充分获得混凝土表面的硬度指标,根据其硬度分析,来判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否达到工程的质量标准。混凝土结构检测方面,应用回弹法检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检测设备的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具有便捷性。(2)检测过程中,能实现灵活布置,可检测的范围与区域都相对较大。(3)属于无损检测,基本不会对混凝土的结构产生任何破坏[1]。因此,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上,回弹法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检测。但是,回弹法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检测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检测过程中是对混凝土结构的间接检测,检测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在对检测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将回弹法作为主要的检测技术。
(2)钻芯法也是混凝土结构检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检测过程中,专业检测人员需对混凝土实施钻芯取样,随后根据试样强度的检测来判定混凝土的总体强度。与回弹法相比,钻芯法属于直接的强度检测方式,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相应的评估与换算等,所获得的检测结果精度相对较高。但是,钻芯法检测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钻芯取样会对原有的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损坏,因此在取样过程中,即使相关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取样开孔控制,同样也难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此外,钻芯法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包含了钻孔等环节,使得钻芯法检测的耗时长、成本较高。
2回弹法与钻芯法应用的影响因素
2.1回弹法检测下的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当设计强度相对较低的混凝土结构或者混凝土构件处于干燥迎风状态下时,极易出现严重的碳化情况;反之,其碳化速率相对较慢。如果是干燥气候,混凝土的碳化速度相对较快,而湿润气候条件下的碳化较慢;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与非工业区混凝土的碳化速度相比,前者的速度远远高于后者,而碳化深度将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强度的检测。在回弹法的应用中,相关检测人员必须重视碳化深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2钻芯法检测下的影响因素
(1)设备。在钻取混凝土芯样的过程中,需对钻头尺寸、钻芯取样直径尺寸等加以科学设定。通常情况下,芯样直径需为粗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为保障钻芯法检测的顺利进行,需借助专业的检测设备来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钻芯机的选择上,最好选用操作便捷、质量轻、与混凝土面保持垂直的设备。
(2)芯样加工。钻芯法检测结果同样会受到芯样加工的影响,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需将加工芯样的高度控制在直径的0.95~2倍,最好选用1倍的高度;当芯样两端锯平以后,需保障端面的平整性,将平整度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芯样中不得存在裂缝等质量缺陷,所选用的芯样试件中最好不含有钢筋。
(3)钻芯部位。在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中,钻芯法一般在局部破损检测中的应用较多,因此为保障钻芯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钻芯位置处不得存在主筋、钢筋等。
在实际的钻芯位置确定时,相关人员需结合整个混凝土结构图、钢筋位置测定仪等来明确掌握主体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具体分布位置,进而选择最佳的钻芯位置。
(4)钻芯数量。如果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芯样数量过多,可能会对整个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钻芯的数量需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尽量避免钻芯对整个结构强度的影响。
3回弹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1)在正式的回弹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对回弹仪器检查是否有检定合格证,以保证符合检测的标准。此外,还需对回弹仪器进行率定检测,采用同样检定合格后的钢砧进行率定检测,保证率定值在78~82,保证回弹值的准确性,如不合格则不允许使用此回弹仪进行检测。
(2)回弹仪器是回弹法检测的核心仪器,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对温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回弹仪器的使用温度在5~35℃才能维持其最佳的使用状态[2]。因此,混凝土结构检测中,同样需要为回弹仪器的使用创造良好的温度条件。
(3)回弹仪器的检测过程中,需始终保持回弹仪轴线与混凝土构件表面的垂直性,才能保障回弹法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回弹法的应用中,检测人员需做好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策略。
4钻芯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时,钻芯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检测技术。与回弹法相比,钻芯法的检测结果更为可靠。虽然钻芯法检测的优势明显,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定的检测劣势,有关人员需加强对钻芯法检测要点的把控,以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钻芯法的应用中,需掌握以下要点:
(1)检测人员要实施非破坏性的混凝土强度检测,进而根据此检测结果来确定最佳的钻芯位置,这种非破坏性检测方式有效降低了后期钻芯法应用中的操作难度与工作量,保障了钻芯法的有效应用。
(2)在钻芯法的应用过程中,为切实保障混凝土样本强度与非破损区域混凝土强度的一致性,需设计与之对应的修正系数,最好将钻芯位置选在混凝土结构的非破损区域内。
(3)对钻头尺寸加以科学设计与确定。通常情况下,钻芯所取得的混凝土芯样直径需是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如果在钻芯法的应用过程中,受到条件等的束缚,需至少保障芯样直径是最大骨料的2倍以上,保障检测的精度[3]。
(4)严格根据混凝土构件的结构特征,选择最佳的钻芯部位。一般情况下,为避免钻芯对混凝土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钻芯部位的选择需避开管线、主筋、预埋件等,尽量在混凝土结构受力相对较小的区域内进行取样。
(5)在钻芯法的应用过程中,专业检测人员需结合检测的实际要求,对钻芯数量等加以严格控制,根据建筑主体混凝土结构的体积大小、尺寸大小等来加以灵活控制,保持至少3个的钻芯数量。如果混凝土构件的体积与尺寸相对较小,将钻芯数量控制在2个左右即可。在钻芯位置的选择上,需使得各个钻芯位置呈现相对分散的分布状态,避免钻芯的过度集中对混凝土构件产生严重破坏,保障钻芯取样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保障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5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中,主体结构检测主要是为了对工程主体结构加以质量评估。而回弹法与钻芯法作为结构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方式,在检测过程中需结合检测的精度要求,选择最佳的检测技术,必要情况下可以将这两种检测方式加以结合,遵守检测的规范性要求,提高检测的精度。
参考文献:
[1]刘燚.用钻芯法修正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问题探讨[J].安徽建筑,2014,21(4):223-224.
[2]余凌平.回弹法和钻芯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7(4):38-40.
[3]王笑天.回弹法和钻芯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9,45(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