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筑机电工程技术 王永利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王永利
[导读] 摘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机电安装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智能建筑机电安装时,一定要注意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人员的实际施工技术水平,如果施工技术人员没有掌握用电设备的施工技巧和方法,就会导致整个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安徽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能机电安装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智能建筑机电安装时,一定要注意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人员的实际施工技术水平,如果施工技术人员没有掌握用电设备的施工技巧和方法,就会导致整个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所以,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机电设备安装的整体性能和质量,需要进行施工技术的更新和升级,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智慧城市; 建筑机电; 施工
        1 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概念的兴起,有效的推动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由于建筑机电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信息技术融入的建筑机电工程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因为,智能化机电工程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建筑用电的安全。
        2  智慧城市建筑机电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
        智能建筑机电施工技术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故障,排除故障。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也变得日益复杂起来,复杂的建筑结构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导致建筑出现安全隐患。而机电色板的自动化应用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减轻整个建筑楼层的管理负担。首先,机电设备能够及时快速的对楼层的系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并将监控的信息及时反馈到监控中心。其次,机电设备能够对监控的信息内容进行判断,通过自我调节功能启动应急预案机制系统,极大的提高了智能建筑的安全可靠性,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智能建筑机电施工技术要点
        3.1 预埋工作
        预埋管道施工阶段是整个机电安装施工环节中的重要环节,预埋管道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日后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的质量。所以,在智能化建筑施工前,需要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经验,尽量多做几个预埋管道和预留孔洞,以便后期增加线缆使用。预埋管道和预留孔洞在施工之前,只需要花费少量的资金就能够完成,能够节约将来扩容线缆时因考虑不足而带来高昂的费用,比如进户线管,因扩展需要,设计单位就没有做好充分的考虑,导致电源线管出现遗漏。因此,在预留管道时,可以扩大管道的等级,多预留一些孔洞,有利于后期的顺利施工。
        其次,做好与土建施工单位的配合。机电安装施工单位应该结合智能化建筑施工系统设计要求,在不影响土建结构的情况下尽量避开结构的薄弱处,比如一些穿过主梁的管道,这些管道对结构应力的影响较大。所以,机电安装施工单位可以适当的考虑使用转接箱或者地面线槽等方式来处理结构薄弱问题。尤其是卫生间、厨房等结构的放水处理,预埋管道时,一定要尽量避开这些部位。如果施工图纸设计标注需要从这些部分结构穿过,那么机电安装施工单位可以绕道来预埋管道,多穿一些线缆,能够节约后期的安装步骤。管道在穿越地下室时,应该要穿过止水层,在混凝土浇捣前就对管道进行预埋处理,避免破坏土建做的止水层。然后,做好与其他专业单位的配合施工,比如排水、暖通、电气等管道的交叉施工或者平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互屏蔽,避免管道出现防水、防潮等问题。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管道在预埋过程中,一定要与其它管道保持一定的间距,尽量预埋在其它管道的上方位置,且预埋管道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0.15cm。
        最后,施工单位还应该注意预埋管道完成后。对管道口进行封堵,做好弯曲管道处的敷设处理,对于超出规范要求的,可以按照经验来预计将来拉线的长度,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弯曲半径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不得小于6d~10d。另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施工图纸中隐蔽工程的管道预埋标记,尤其是设计变更或者竣工维护等问题。如果施工单位找不到预埋管道,就需要重新凿开混凝土去埋设管道,这种做法就会非常耗时耗力。
        3.2 线槽安装
        智能建筑中的线槽安装,基本上都是敷设弱电线缆。安装期间,一定要做好电气、给排水、暖气等管道线槽的间距,通常情况下,不得小于30cm。

因此,线槽的交叉敷设应该安装在上方位置,与梁底或者其它障碍物间距不得小于5cm,垂直偏差不得大于0.3cm,水平偏差不得大于0.2cm,安装固定间距不得大于1m。在穿越墙体时或者楼板时,一定要做好防火措施。
        3.3 线缆敷设
        智能化系统的线缆敷设时,应该注意线缆的型号、规格,布线是否处于自然平直的状态。尤其是下面三点:(1)线缆中间是不能有接头,如果单根线缆的长度过长,可以使用中间加装转接配件来分离。(2)线缆敷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线缆两端的标签编号是否明显、清晰,施工人员一定要边施工边记录,并及时与施工图纸进行对比,不能将全部线缆敷设完成后再做标签,那样非常容易造成线缆混淆。不利于后期的维护。(3)线缆终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设计与规范要求以及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做好充足的预留,如果线缆较短,那么需要抽出整根线缆,重新进行敷设。注意智能建筑中的线缆敷设要求的弯曲半径与一般建筑敷设半径不同,比如非屏蔽4对对绞线大于等于4d、主干电缆不小于10d,光缆应超过15d。
        3.4 设备安装
        智能机电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厂家、型号、设备规格等参数是否符合安装标准。安装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三点:(1)由于智能建筑中的子系统非常多,因此,在安装各个系统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的说明书,充分了解机电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与安装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安装,比如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2)机电设备在安装时,一定要保证安装的位置与设计标高完全符合,垂直差不得大于0.3cm,水平差不得大于0.2cm。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做好设备表面的各种保护,不得破坏零件,保证零部件的标志完整、清晰。同时,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接地的工作,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保证各类线缆的插接件安装准确无误。
        比如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安装配电箱问题。检查部门在进行配电箱检查时,一定要对智能机电安装箱的质量进行检查,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检验,确保安装工作中的相关技术能够符合要求。2)管路一级管内配线的铺设问题。智能建筑机电安装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安装工作,结合设计图纸做好管线的铺设和管路的铺设,才能够确保智能建筑机电安装的稳定性。
        3.5 系统调试
        为了保证新安装的智能机电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在正式投入前,还需要做好系统的相关调试工作。在正式调试前,调试人员需要仔细阅读系统安装说明书、查看施工布线图,了解各个系统设备的性能指标,对于相关设备的调试数值做到心中有数,一定要保证各个系统模式均达到控制功能要求。才能够进行调试工作。因为调试的质量和调试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着管线敷设的质量和设备安装质量。所以,一定要做到对各个子系统的预埋管线和安装设备的了解,保证各个系统的设备规格、型号、数量与设计一致,才能够保证各个子系统的设备在调试过程中,达到调试标准。另外。调试设备前,还需要确定线路和各个子系统工程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才能够进行整个系统的模拟联动调试。在这项调试工作结束前,不能打开所有的联动控制电源,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导致联动设备出现损坏。所以,模拟前,一定要保证所有联动设备均无问题,才能够通过控制中心对各个子系统的设备进行联动调试。
        参考文献
        [1] 杜希杰, 王沛珂. 浅析建筑机电工程技术的控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8):349.
        [2] 祝勇. 关于建筑机电工程技术控制初探[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4):369.
        [3] 王锐波. 建筑机电工程技术控制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 No.500(15):203.
        [4] 任海良. 大数据背景中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的思考[J]. 数字化用户, 2018, 24(038):138.
        [5] 劳旭昌. 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模式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16):1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