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沙徳平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沙徳平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桩基础技术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在建筑施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中央歌剧院  北京  100020
        摘要: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桩基础技术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在建筑施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合理运用桩基础技术可有效节省建筑工程成本支出,同时,桩基础技术使用灵活性比较高,被广泛应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探讨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基本保障,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力手段。因此,人们要充分掌握这项重要的技术,了解其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得这一技术能够更加顺利和高效的实施。在施工前期阶段,就要做好相关的勘察等准备期间的工作,同时制定完善性的施工方案,并依据实际性的桩基位置与放线的定位等内容来实施合理化的安排,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发生沉陷及坍塌等状况的概率,从而将施工质量整体性提升。
        1桩基主要施工技术分类
        1.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概述
        由高频振动、锤击以及静压等技术把预制桩植入桩位当中的技术被称为预制桩技术。在粘土层等地质条件下,施工作业中大都采用静力压桩设备进行静力压桩。静力压桩是通过增加设备重量对预制桩产生力的作用,将其压到土地之中,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机器的噪音和轰鸣声,相对较为安静所以称为静力压桩技术。在施工前,应首先要合理规划桩机的行进路线和成桩顺序,避免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压桩不入的情况;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时刻控制预制桩沉桩的速度和垂直度的误差,要严格对预制桩的沉桩过程进行监督,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2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概述
        灌注桩施工技术是整个桩基施工过程的重难点,他要求很高的技术理论水平和现场管理经验,施工人员首先要根据施工图纸正确放样出桩位,并依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地质情况选择成孔机械和设备。目前主要的施工成孔方法有旋挖、钻孔、冲击成孔、沉管成孔等几种方法;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时复核桩位,防止在成孔过程中,由于提钻碰撞等因素引起桩位偏位,可以采用在孔或护筒周围安放四根定位钢筋,每次下钻时都要进行复核;要依据地勘报告、设计图纸和钻取的岩芯等综合判断终孔深度,终孔后要进行清孔,安放钢筋笼后要进行二次清孔,并测量沉渣厚度,确保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并及时报验和浇筑混凝土。如果施工出现了塌孔、缩孔、垂直度偏差等问题,要及时停止作业并采取补救措施,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确保灌注桩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2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
        第一,在施工开展前期,必须做好充足准备,要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勘察,主要有水文环境、周边生态环境以及地质条件等。由于建筑项目的施工现场地质环境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条件的分析工作,并按照施工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往年天气状况来对后期的天气展开预测。而且技术人员还要对施工场地的地下水位分布状况进行明确了解,这对于建设过程中地下敷设管线电缆是极为有利的参考前提,所以说要确保施工现场环境方面的勘察。做好全面的勘察后方能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从而也能对施工所用材料和设施有清晰了解和准备,保障施工顺利,也能相应减少施工变更状况的发生。第二,要完善施工方案。在一个建设项目中,施工方案的确定是施工的基础保障,通常在完成勘察工作后,相关的技术人员就要与设计人员展开交流和合作,在双方的沟通下完成施工方案的规划工作。在此可利用前期勘察所得的数据信息等作为方案的参考和基础条件。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因情况不同而导致所需要的设计也不同,因此工程的负责人就要对规划设计提出明确性的要求,按照工程情况来制定出完善的设计方案。

而设计人员则要将桩基础周边环境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确保不会对设计方案的制定造成影响,而且在制定施工规划设计中,还要保障好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具体应急措施。第三,在政工施工前,要对施工所用的相关材料和设备设施等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分配。首先在选材方面必须在与标准参考相符,避免后续施工不良问题发生。在运用桩基础施工前期,技术人员还要将放线定位的相关工作做好,要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同时还要对即将投入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做好检查工作。在放线定位开展前,先要确定每一个水准点,保证放线定位工作质量,从而保证整体性的工程建设质量。而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所采用的桩基础施工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要针对项目实际情况来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确保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而且做好清洁整理工作也能更好的将桩基础施工这项工艺技术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3桩基础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3.1现场勘查工作
        在桩基工程施工开展前,技术人员要运用仪器设备勘察施工现场,勘察报告中要涉及到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周边环境情况等重要信息,同时,要将勘察测绘得到的数据整理归类并作出合理分析,为桩基础施工提供可靠数据。
        3.2桩位测定及混凝土制备工作
        施工单位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现场定位复测后方可使用。混凝土配制对桩基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调整混凝土构件的配比。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混凝土配制成本,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但在实践中,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一些施工企业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增加硅灰的比例,以加长混凝土凝结时间,但同时也会出现混凝土结构收缩的问题,如果凝结后硅灰掺入过多,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因此,应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
        3.3桩基施工中的防水工作
        挖孔桩在灌注前应将孔内的水排干,泵送潜水泵应设置逆流阀,以保证泵送时泵管内的残余水不再流入桩孔。为减少地下水的积聚,任何挖孔桩在封底时应同时将邻近孔内的水抽走,以减少邻近孔内的水对工作孔的影响。如果有大量地下水,且挖孔桩较深,当泵刚扬起底部溢流接近或超过20cm的情况下,若采用上述方法封底,会使混凝土的含水量过大。应清理完孔底的炉渣后,待水位继续上升到孔内溢流基本静止时,利用导管伸入孔底,将大于设计强度等级的水下混凝土送入导管,当混凝土量超过底部接缝挡土墙30cm时,应缓慢拆除导管,受水压影响,封底混凝土基本密实,待混凝土终凝后泵送。由于封底混凝土已超过底部接缝挡土墙,不存在地下水涌出现象,剩余水应在排水后进行处理。清除表面混凝土的松散部分(此部分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将流进水中)并将其运至孔外,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3.4桩基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
        桩基施工完成后,必须对灌注桩的混凝土试块予以评定,确定桩身混凝土的质量合格与否,同时也要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及其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确保灌注桩成桩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施工非常重要,为了切实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施工单位要重视桩基础技术的选择,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前的地质勘察、机械配置等准备工作,在施工中注意关键点的控制,做好质量评定资料制作和收集完整,保证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兰.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7(12):146.
        [2]熊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6,35(27):126-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