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探讨 杨晓丽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杨晓丽
[导读] 摘要:出于节约市政工程开发成本,避免建设活动对于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在进行市政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尝试对既有的市政管线进行迁改处理,以满足市政道路施工与经济生产生活的多重需求。
        身份证号码:51302119860422XXXX
        摘要:出于节约市政工程开发成本,避免建设活动对于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在进行市政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尝试对既有的市政管线进行迁改处理,以满足市政道路施工与经济生产生活的多重需求。文章通过系统化分析,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管线迁改原则、迁改准备以及技术方案进行全方位探讨,总结迁改经验,逐步形成完善的迁改技术方案,满足现阶段市政道路施工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市政道路;管线迁改;工作原则;技术方案
        1市政道路管线迁改原则
        市政道路管线迁改难度较高,涉及对象较为多样,为降低既有管线迁改的难度,缩短迁改施工周期,管控成本投入,施工企业在组织人员进行迁改工作之前,需要结合实际,对市政道路管线迁改的原则进行梳理,旨在形成可操作性、实用性的操作框架,便于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市政道路管线进行迁改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市政道路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结合现有管线分布情况,初步制定迁改方案。要求在市政道路管线迁改前,同时考虑到施工周期、迁改难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科学性、安全性原则的引导下,认真做好市政道路路基施工,通过路基建设,划定市政道路管线迁改的基本范畴,明确迁改施工环境以及相关要求,以此为契机,施工人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对市政道路管线迁改方案进行二次优化,规避迁改的风险点,确保迁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市政道路管线迁改的过程,为避免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妨碍,施工人员在进行迁改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在实用性的原则指导下,制定临时性迁改方案,对管线进行临时性处理,在其他相关市政道路建筑结构施工完成之后,组织人员,做好管线的正式迁改,从过往经验来看,借助于临时性迁改方案,整个市政道路管线施工效率提高14%左右,同时管线所辐射的用户,其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也没有受到较大的干扰。因此在市政道路管线迁改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的引导下,制定迁改方案,做好相关施工准备工作,优化迁改技术方案,保证既有管线的顺利迁移与改道,为市政道路施工活动的进行营造出外部环境。
        2市政道路管线迁改的施工准备
        施工企业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进行施工流程的梳理,构建管线迁改整体方案,确保各项迁改工作落实到位。具体来看,施工企业可以配合建设单位,按照前期工作计划→立项→选址→环评→用地预审→工可→方案→规划用地→红线→初步设计→联审联评→概算送审与批复→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预算送审与批复→建设规划→质量监督报备与施工许可证办理→渣土证办理→开工报审。通过上述流程,使得市政道路建设与管线迁改工作得以充分衔接起来,实现施工活动的有效联动,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管线迁改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依据相关流程,做好整体性的施工准备活动之外,施工企业还需要认真做好市政道路的规划建设工作。
        市政道路建设作为管线迁改的基础与前提,是保证迁改工能否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整个市政道路管线路基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分析市政道路路基设计方案,并采取实地勘察的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结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市政道路路基的设计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使其兼顾市政道路运行以及管线迁改的相关要求。在路基建设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区域勘察过程中,需要认真记录管线的走向情况,并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质特点,做好路基施工水准点以及控制桩的定位工作。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方案进行再次优化,对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使得道路工程施工更加符合实际使用需求,确保道路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

路基施工活动基本完成后,施工人员对路基的坡顶、坡底以及边沟进行恢复,并在恢复过程中,标注好涵洞的位置,并将相关情况形成档案及时留存。考虑到施工区域的地质环境,为避免地基施工环节出现渗水的情况,施工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对边沟以及横沟进行开挖处理,保证地基施工区域出现的水体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排出,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市政道路管线迁改施工技术
        3.1市政道路管线迁改临时性施工技术
        在对市政道路管线近些临时性迁改的过程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在科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前期施工准备的具体情况,明确临时性迁改的施工要求,制定完备的迁改施工方案,确保市政道路管线迁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以某市政道路施工项目为例,为保证管线迁改活动的高质量完成,施工企业安排人员,采取实地勘察与档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域内施工管线类型以及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并将相关信息以示意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施工人员更加直观地掌握管线分布情况,为迁改方案的制定以及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从最终结果来看,由于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充分,该施工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管线的迁改以及道路施工项目。在进行管线直埋式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外部施工活动,对于既有管线的侵扰,减少管线损伤事件的发生。考虑到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因此在临时迁改过程中,需要对开挖区域做好回填处理,对管线进行临时性保护。针对于部分电线或者通信电缆,在市政道路管线迁改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升高处理方案,通过对原有杆路的及时更换,不断提升电线或者电缆的高度,以免线路高度过低,影响施工机械设备正常的施工。通过升高处理,能够在短时间提升相关线缆的高度,在保证用户使用的同时,保证了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通过上述几种临时性迁改的方式方式,能够在不影响现有市政管线正常运行的情况,为道路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市政道路管线迁改正式性施工技术
        考虑到实际的使用需求,在正式迁改环节,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管线的保护工作,结合前期施工准备工作获取的市政管线分布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迁改方案。同时做好管线迁改后的排查工作,为减少安全隐患,在正式迁改工作完成之后,施工企业有必要安排工作人员,对市政道路施工涉及到的迁改线路进行检查,在检查环节,需要着重做好既有管线上游井以及端口阀门井的检测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应用的处理与应对工作,保障整个市政管线迁改工作的成效。除了采取上述施工方式之外,对于参与到市政管线迁改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培训,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来处理、应对市政管线迁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做好考核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等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起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工作表现。
        4结语
        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对原有管线的迁改,不仅能够压缩市政工程的建设成本,还能够满足正常生活需求。基于这种认知,文章在分析市政道路迁改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某施工案例,对市政道路管线迁改施工准备以及技术应用等相关活动进行深入探讨,依托现有的施工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完成临时性迁改以及正式性迁改等工作,不断总结技术经验,为后续相关迁改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健.某市政道路通信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8(3):96-97.
        [2]周驰皓.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工程中管线迁改工作[J].建材与装饰,2018(7):85-86.
        [3]郑皓.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9,38(33):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