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群的安全监督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区树利
[导读] 摘要:超高层建筑群的施工全过程具有涉及面广的特征,整个施工工程十分复杂,并且极具技术性。
        中山市古镇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超高层建筑群的施工全过程具有涉及面广的特征,整个施工工程十分复杂,并且极具技术性。笔者将以工作实践作为基础,探讨超高层建筑群的安全监督管理,最终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群;安全监督管理;研究;
        引言
        在对超高层建筑群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并具备预见性的管理能力。由于超高层建筑群的施工全过程所涉及面较广,工程量巨大,因此,需要综合各项施工交叉作业之间的关系,有预见性地针对突发的施工安全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制定符合工程实际的施工应急方案,当施工过程中一旦面临安全问题的威胁,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问题,从而降低施工问题对整个工程进度和安全管理的影响程度。为能够更好地诠释出笔者对提升超高层建筑群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观点,文章将引入笔者监督的利和灯博中心-幸福华庭-商业中心超高层建筑群工程作为案例,对超高层建筑群的工程安全监督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
        一、工程案例概述
        该工程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同兴路,利和灯博中心-幸福华庭-商业中心综合体建筑群占地面积为166558.4㎡,建筑面积达1449932.57㎡,合共23幢,高305m(工程建成效果如图1所见)。场地内主要分三个地块组成,南侧部分为灯博中心,建筑面积664286.9㎡,共3幢,高13层,设1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为5.2m~5.5m;北侧东部为幸福华庭商住小区,建筑面积510091㎡,共17幢,高45层,设2层地下室,基坑挖深为8.7m~9.5m;北侧西部为商业中心,建筑面积275554.67㎡,共3幢,高60层305m,设2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为10.35m,坑中坑开挖深度为13.20m。该工程的建设周期历经几个年头,体量巨大,整个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大量人力物力,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因此,从管理的角度上,该工程的安全监督面临着较高的难度。
       
        图1:利和灯博中心-幸福华庭-商业中心超高层建筑群效果图
        二、施工阶段的综合管理
        1、深基坑方面:该基坑为中山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基坑,建筑面积总达到166558.4㎡,地质条件(淤泥)和周边环境(临近轻轨站、高压线、重要主干道、建筑群)复杂,施工难度大。提前介入,联合工程各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对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反压区坑中坑开挖及支护施工问题,合理采取内撑与外卸相结合的支护措施,分层组织坑内结构施工逐层回填的施工方法。在开挖的过程中,密切留意基坑情况和第三方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基坑存在变形和沉降,提前预判存在扩大趋势并超出预警值;参与专家讨论,提出原因分析和整改意见,共同商定整改方案。
        2、机械设备方面:整个工程涉及塔吊22台(包含1台内爬塔吊、4台超高塔吊、1台斜臂塔吊)、人货梯15台及爬架1个。由于机械设备众多,要求施工单位合理规划安装位置,制定使用和防碰撞方案,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安全员,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落实“一机一档”和维保制度。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内爬塔吊的提升和拆卸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严格落实人员到位、交底和各项安全措施,以确保安全。
        3、混凝土方面:在灯博中心的中庭高72.8米及46.4米,跨度最大达20米屋面板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12个中庭天面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梁),采用高空大跨度型钢支撑模架施工;幸福华庭解决了7栋超高层转换层为144KN/M线载、单梁重量将近100吨下支撑体系问题;商业中心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搭设跨度和集中线荷载都超规模的模板支撑较多,均为超高、大跨度,大荷载,施工难度大,经专家论证后严格按方案施工,保证了施工安全及进度。
        三、总结经验
        经历利和灯博中心-幸福华庭-商业中心综合体建筑群的监督管理后,感觉超高层建筑群工程,结构复杂,体量庞大,安全管理必须要抓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落实危险源管理
        1)机械设备
        (1)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甚至专家论证,有无基础设计、隐蔽验收及砼强度报告,群塔同时使用时方案中有否制定防止塔机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
        (2)安装单位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及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起重信号工、起重司机、司索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3)检测报告是否真实、有效,使用单位有无组织验收;
        (4)按照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和使用登记,并置于设备显著位置;
        (5)使用单位有无按规定建立完整的“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
        (6)监理单位对安装过程是否进行了旁站并记录;
        (7)对安装、拆除人员和司机、指挥等人员有无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8)有无制定安拆和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消防安全
        (1)制定施工消防安全方案,规划布局好现场总平面,各类物品及建筑材料按规定位置和要求堆放;
        (2)对临时用房和有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防火等级规定;
        (3)制定相应的用火审批手续和管理制度;
        (4)设置足够有效的消防设施,并进行消防应急演练。
        3)临边洞口防护
        (1)制定施工临边洞口的防护安全方案;
        (2)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外框柱周边、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梁上工作人员行走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双道安全钢丝绳;
        (3)超高层楼梯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
        (4)施工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
        (5)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防护拦杆,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
        (6)防护栏杆具体做法及技术参数,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4)交叉作业
        (1)施工过程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以上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2)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3)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构件;(4)处于起重机臂杆回转范围之内的通道,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廊。
        2、掌握安全监督要点
        1、对监理单位的监督要点
        (1)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2、对总包单位的监督要点
        (1)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要求总包单位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采取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公示在安全教育宣传栏中等多种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
        (2)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要求总包单位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特别是脚手架、各类支撑、钢平台、起重机械等。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3)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同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应加强巡查,随时了解施工过程,检查施工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去执行,检查安全制度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设备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根据工程进展,分阶段对重点部位举行特别专题安全会议及安全教育,将安全防范和安全措施安排在施工之前,及时提醒。现场进行日常检查时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指正,限期整改并当场剖析原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超高层建筑群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求各参建单位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综合考虑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监管机制,以安全生产第一为原则,对各个施工项目进行统筹规划,确保每一项施工组织项目的完善性与有效性,从而确保施工安全与进度。
        参考文献:
        [1]杜平.BIM+智慧工地技术在南通市中央创新区医学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9,(32).31-32.
        [2]朱词恩,王晓俊,夏仲勋.大体量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工程管理技术[J].门窗,2014(10):72-74.
        [3]高凤龙.复杂结构大体量地下室施工组织与管理[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314-00315.
        [4]杨涛,邹少祥.超长超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管理与控制技术[J].门窗,2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