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3122319890608XXXX 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0
摘要:园林植物的数量和面积在现代风景园林建设元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研究也受到了相关业界的重视。阐述了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与策略,旨在为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1、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方向
园林植物色彩与搭配与景观设计优化,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局部地区的环境和视野。在我们的城市当中楼房是越盖越高,很多人都会感觉城市中的视野范围内都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给人一种“压抑”的心情,但在生活中增添点绿色则会调节人们的心情和神经。园林植物色彩与搭配与景观设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绿化,能够增加绿化面积,提升审美效果,在消除噪音方面也要优于传统绿化形式,还能有效改善内部的空气质量。通过优化园林植物色彩与搭配与景观设计,给人以一种舒适美观的感受,间接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
2、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园林绿化的建设地点大多属于人工环境,所以很多绿化植物在选择上要考虑植物的生命力,否则在噪音大、或者根系较浅的地方植物很难存活。这样的状况也就造成了当前绿化物质的可选择样式不多。另外绿化的植物在照顾和维护上要考虑到经济问题,很多植物都鲜有人去照顾,所以需要绿化植物能适应干旱、贫瘠的土地,自身还要有适应本地光照,兼具抗虫害等能力。介于这些实际情况,绿化的植物种植就较为单一,很多都是选择低矮的灌木或者生命顽强的草本植物。绿化是依靠建筑物的外侧和顶部生长,虽然可种植的地方很多,但是人们还是会选择一些种植和维护成本较低的植物,这样的情况导致绿化技术简单,很多绿化园林都还在起步阶段,还没有更多的创造性和突破性,也导致了绿化形式。
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3.1自然原则
在规划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注意不能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减少人工改造,突出自然植物景观的美观性,充分体现出植物景观的自然性和生命力,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自然原则,保障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实用性,避免工程设计污染了当地的环境,紧密结合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保障城市风景园林极具当地的特色。
3.2协调性原则
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植物景观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观察研究整个风景园林的风格和特色,保护原有风景园林的和谐性,同时需要融入植物景观的风格,建立城市独特的风景线。设计人员需要遵守协调性原则,一方面需要协调自身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协调周围环境,长期性的保存植物景观设计。
3.3经济性原则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能过于重视园林景观的美观性,还需要控制园林建设成本,始终控制设计成本,使其符合成本预算目标。设计人员需要尽量选择本土植物,保障植物景观的经济性。此外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的视觉享受,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充分发挥出风景园林的效能,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
4.1做好环境勘察
设计人员需要积极收集相关资料,调查该城市的植被分布情况,并且结合城市特点合理筹划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确定当地的土壤水分和植物历史等,保障植物种植的针对性。同时需要调查园林现场,调研现存的植物资源,在植物景观规划过程中,发挥植物的作用,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植物资源,控制植物的高度和种类等,同时需要评估植物的寿命和生长情况,科学评估植物是否会出现病虫害,落实植物养护工作,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设计人员需要全面分析植物和建筑物的关系,避免道路和周围建筑物影响到植物生长,维护植物生长的健康性。设计人员需要调研园林地形,详细分析园林的坡向和坡度等情况,合理规划植物的分布情况。调查土壤类型,确定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测定土壤的pH值,科学制定植物种植计划。调研当地水文情况,全面调研园林的水源流向和面积以及位置等条件,同时还要掌握当地的洪水水文和循环周期等条件,保障植物种植种类的科学性。
4.2景观植物的选择
在进行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面临的环节即为植物的科学选择。植物选择是植物景观设计与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在该环节对植物的选择不符合合理性要求,就会为施工过程和后期园林植物景观维护带来较大的难题。笔者认为,在进行植物选择时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需要进行优先考虑。其一,应当结合当地本身的生态环境进行植物选择。每一种植物都有其自身适合的生长环境,如果在不适宜的生长环境下种植了植物,后期会带来较大的维护成本支出,种植的植物很难长期存在。其二,在各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在植物选择的过程中加大乡土植物的引入。乡土植物在进行植物景观的建设活动中有诸多优势。例如,乡土植物在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而言,乡土植物在当地气温、湿度的适应情况较好。乡土植物在绿化施工完成以后,成活率较高,符合植物景观建设经济性原则的要求。其三,在植物选择过程中还要重视植物造型的考量。植物景观建设的作用之一即为美化城市环境,如果植物不能够满足美观要求,那么城市园林绿地的景观效果就无法呈现。
4.3植物景观的空间分配
植物景观的空间分配情况直接影响到植物景观建设完成后的成活率以及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活动和审美需求。笔者认为,在进行植物景观空间分配的设计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垂直空间配置。垂直空间配置是植物景观设计中的重点之一,避免植物布置的单调影响园林的美观性。常用的垂直配置方式为四层结构。第一层为乔木,乔木的布置主要作用为保障园林的私密性和提供阴凉处用以休憩,同时保障园林的整体美感,乔木要求多为枝干笔直,树冠茂盛;第二层为灌木或低矮的乔木,是园林美观的主要保障,选择时以观赏性为主,保证植物易于修剪,同时要与乔木形成鲜明对比,避免造成视觉单调;第三层采用低矮灌木或者花卉,主要作用为点缀园林,增强园林的设计感与细节处理,第三层植株的选择与布置要与园林整体风格匹配,整体以绿色、自然为基调,所以选择低矮灌木作为第三层植物,同时通过高度与种植密度与低矮乔木层形成对比,突显园林的整体感与层次感;第四层为植物配置的基础层,多用草填充,增加园林的层次感与观赏性。(2)水平空间配置。植物的水平空间配置要与园林的空间划分、作用划分、设计风格等相结合,对园林整体设计理念起补充作用。同时植物的配置过程中要注意植物体态、冠盖、颜色及生活习性的搭配,保证植物景观的欣赏价值与生态价值。例如,依据园林隐蔽性要求合理布置高大乔木,在隐蔽性要求较高的区域,可以采用乔木与灌木搭配种值的方式,达到良好的视线遮挡效果;在游玩、休憩区域要合理布置高大植物,保证园林各时间段内都有阴凉区域与光线充足区域,满足人们生活的不同需求,此外该区域灌木多采取列植并进行合理修剪,点缀以形状独特植物的孤植,满足人们休憩时的观赏需求;花卉与灌木的选择要与周边环境和整体风格协调,在以精致为主的园林中种植牡丹会降低园林的协调度与设计感,严重影响园林的观赏价值。
结语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对于突出重点、增强观赏性与使用性有促进作用,做好全局掌控、明确植物景观的设计重点,合理选择植物类型、优化植物配置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风景园林的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促进我国园林建造行业快速发展、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雪峰.试论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现代园艺,2019(22):85-86.
[2]彭烁,高子惠.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设计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