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江东城市设施管养有限公司 杭州市 310000
摘要:如今,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程度显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城市范围内的绿化覆盖率,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来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而想要充分发挥这一举措的作用和功能,需要针对植物配置形成正确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市绿化;植物配置
1园林绿化中的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做好园林绿化工作对于提高城市整体形象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开展园林绿化工作志在必行,对植物栽植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可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虽然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城市建设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植物配置不合理带来园林绿化景观的不协调,从而导致园林绿化功能得不到有效表达的矛盾凸显。做好植物的配置工作,将城市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能够强化城市的综合面貌,起到城市的美化作用。而且,通过园林绿化能够提高土地的使用率,节约土地资源,还原生态。通过科学性的植物配置,不仅能为人民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帮助人们缓解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2园林绿化中的园林植物配置准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对于城市而言,园林建设可以直接将城市重要特性进行展示,所以对城市园林进行合理配置有着重要意义。在城市园林配置过程中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在开始阶段进行城市绿化时,第一个目的是提升城市美感和整体观感,之后还可以通过城市绿化的方式对城市空气进行净化。通过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还能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绿化的魅力。在进行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重视城市之间的差异,根据地区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使用的方案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根据季节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植物配置,例如根据文化设计植物类型、根据季节特点布置植物。在具体配置方面来讲,进行过程中涉及学科和技术类型较多,所以需要在宏观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样才能保障配置工作具有实际性和协调性,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将美化城市的价值发挥出来。
2.2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
城市园林配置需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和基础,并且还要对配置工作和方案进行逐渐完善,找出和需求最为符合的观点。在当今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被重视的情况下,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多方面的污染问题。若相对这种情况进行合理解决,那么就要做好园林绿化配置工作,并且从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将园林绿化配置的效果发挥出来。园林配置和生态建设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所以在准备阶段就对整体效益和重要因素进行考虑,从而为社会发展创造最佳环境。根据实际需求对景观实施有效的设置,使用的园林植物需要和环境特点相符合,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提升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适应性。
2.3将以人为本观念进行落实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配置工作时,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基础,对于植物配置方案进行优化,重视植物的自然习性,根据绿地目标对植物种类进行挑选,从而让绿地和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的融洽性。另外,还需要对植物的经济性和效益性进行考虑,重视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支持,在进行绿化配置工作时还需要节约用水,根据地区特点选用耐寒、耐旱、耐热植物。
2.4始终坚持自身原则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在城市和地区发展过程中经济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地区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同地区的城市魅力、特点以及文化都存在很大差异。要想确保园林设置的效果和质量,那么就要在园林植物配置初始阶段对自身特点和地方差异进行考虑,这样才能确保实际绿化配置具有合理性和完善性,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对地区特有的气质进行展示。
3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配置框架思路构建
3.1适地适树
(1)优先考虑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是指在城市与其周围长时间生存的植物类型,这些植物通过不断的生长进化对城市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已经很强,可作为园林植物直接来源。虽然外来植物能丰富城市植物景观,但引种要遵循气候相似性这一基本原则,同时只有小面积引种取得成功才能在较大的范围进行栽种。
(2)选择具有较强耐贫瘠和耐干旱能力的植物。城市中的很多土壤都已经板结,十分贫瘠,同时由于铺装率很高,使大部分雨水通过下水道被排走,使城市范围内的土壤条件越来越差。对具有较强耐贫瘠和耐干旱能力的植物而言,其根系往往比较发达,器官结构也能适应干旱的条件。在城市绿化中选择这种植物能有效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
(3)在不同的地段,需要对植物选择进行区别对待。即使在同一座城市,不同地段也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对此,在植物选择与配置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实现对环境的有效改善。在大片绿地当中,由于土壤比较肥沃,所以可结合景观设计选择肥土植物,适当引种外来的植物,以此起到丰富景观的作用。对于商业区绿化带,考虑到其主要作用为降低噪声与灰尘,所以在植物配置中应优先考虑叶面比较粗糙和枝叶繁茂的类型。另外,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工矿区域,植物配置目的为防治大气污染,对此,应选择净化空气能力较强的植物。
3.2群落多样性
(1)配置乔木、灌木和草相结合的群落。由于乔木、灌木和草的季相有所不同,所以可通过相互结合来达到丰富群落景观的目的。此外,也可通过对下层草本植物的更换在不同季节创造不同景观,但要注意这些植物应满足色彩丰富和易于更换的要求。在这一复合结构当中,应合理搭配落叶种与常绿种,使绿带始终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2)充分利用城市内各地段的不同自然条件配置特色鲜明的群落。对于小型水体,可采用水生植物进行群落配置;对于大型水体,应将植物配置的重点放在岸边,比如在岸边种植大片的草坪,采用天然岸线的方案;对于住宅小区,其植物配置应做到简洁明快,如在块状草坪基础上搭配观叶灌木丛。为不影响采光,不应配置成行或者是成片的乔木,但仍可以配置几颗常绿乔木;对于城市中的自然山坡,特别是处在学校或单位中的坡地,应采用草甸景观的植物配置形式;对于城市中的公园和植物园,根据具体的要求将其划分成多个群落区域;对于城市园林中的花坛和花圃,主要采用引种花卉,位于城市街头的花坛,采用栽植草本花卉即可,并可适当配置小型灌木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性;对于城市建筑的垂直绿化与屋顶花园,也是一种重要的群落类型,而且垂直绿化还是现阶段园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除了能增加城市中的绿色面积,还能在高温的夏季发挥出降温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3.3群落稳定性
(1)稳定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在植物群落当中尽量多的进行配置能起到提高植物对城市环境空间实际利用程度的作用,并能增强植物群落抵抗外界因素干扰的能力,使其保持稳定。因此,上述思想二是和这条思想密切相关的。
(2)尽可能防止植物群落中产生激烈竞争。在环境日趋恶劣的城市当中,因生存空间与营养元素都越来越缺乏,使的植物之间的竞争无法避免,而且还会更加严重,激烈竞争的后果就是导致部分个体生长大幅衰退,久而久之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群落的稳定性,使原有景观被严重破坏。对此,减少和避免竞争是使群落保持稳定的根本所在。首先,把习性有所不同的植物类型组合到一起,比如阴、阳性植物的适当组合能避免由于光照不足而产生的竞争;深、浅根植物的适当组合能避免由于地下空间不足营养吸收不足而产生的竞争;落叶和常绿植物的适当组合、高大和低矮植物的适当组合均可有效避免竞争。其次,对城市环境条件进行改善也能起到避免植物竞争的作用,这是因为空间与营养都比较充足时,不同植物之间几乎不会产生竞争。对此,可采取施肥与松土等措施对土壤条件进行改良,保证养分的供应,同时适当稀植,避免植物互相抢夺空间与一样,最终保证群落稳定性。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园林植物配置需遵循科学化及合理化原则。当前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加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研究,提升绿色植物覆盖率,更好地提升园林工程整体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楼开达.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科技, 2019(05):57-58.
[2]杜艳珊,田留东,魏亚丽.浅析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配置[J].现代园艺,2011(18):54-55.
[3]张永.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及配置原则[J].绿色科技,2011 (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