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张权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权
[导读] 摘要:在城市园林构建中,绿化植物是比较重要的基本要素,只有绿化植物能够得到有效配置,进而才能够促使城市园林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价值。
        湖南乾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200
        摘要:在城市园林构建中,绿化植物是比较重要的基本要素,只有绿化植物能够得到有效配置,进而才能够促使城市园林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价值。为了切实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工作,往往首先需要明确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的要求下,借助于恰当的绿化植物配置方法,最终优化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效益。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着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工作,首先明确了绿化植物配置原则,然后又从植物选择和配置手段入手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方法
        1、优化完善城市内园林植物配置的意义
        1.1、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有效避免资源过度浪费
        现如今,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而城区内居民对周围生活环境的绿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一个城市有限的绿化土地利用空间内,应科学合理地对城市绿化进行资源分配与规划设计,将城市土地最大化地利用。因此,优化植物配置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压力,增加人均公共绿地使用面积,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城市土地建设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城市土地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人们生活的使用需求。
        1.2、调节城市生态小气候作为恢复城市生态平衡力量
        目前,在一些城市绿地中不乏出现植物配置过于单一的情况,通过改进植物配置可以使植物群落结构更复杂,从而能更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化土壤质地与肥力,使得水土保持效果更稳定。发达的地下根系系统,会提高地表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能力,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保护和修复。另外,城市水体与周边城市植物群落相配合还可以进一步有效地调节区域局部小气候,打造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
        2、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是园林绿化建设的根本性原则。园林绿化单位在选择绿化植物时,应优先考虑本土植物。本土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环境与自然环境,提高绿化植物成活率,使绿化植物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进而压缩植物配置成本,降低植物修整难度,保证生态效益最大化。
        2.2、整体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往往还需要充分关注整体性原则,城市园林规划人员需要立足于整个城市园林项目进行全面分析,把握好城市园林的整体呈现效果,进而才能够为绿化植物的配置指明方向,避免植物配置和整个城市园林项目出现矛盾。这种整体性原则的遵循也就需要在绿化植物配置中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栽培区域,结合城市园林不同空间划分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保障绿化植物能够在相应区域内发挥出较强作用价值。此外,整体性原则还需要重点关注于绿化植物之间的协调性,避免因为不同类型的绿化植物存在严重矛盾,致使后续长期运营中出现严重问题。
        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3.1、植物层次搭配
        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因此,重点丰富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多层次的植物配置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修复,减少城市土地资源浪费,保护生物多样性。其次,通过乔木、灌木、地被的多层次搭配可以多重利用光资源。例如:可以在高大乔木下选择种植玉簪类耐阴性强的花灌木,尽可能地避免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另外,植物群落错落有致的形态变化可以增添视觉效果,结合场地内的光照变化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进而增添场地的艺术美感。
        3.2、植物颜色搭配
        植物配置的重点在于生长形态的搭配与色彩的搭配,如槟榔树冠大,叶片肥厚,但集中在植株上部,下部显得光秃,因此可以在其下部配置枝叶茂密的树种。在群植的树木群中,色彩是极其重要的视觉体验点,配置五彩缤纷的灌木,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需求。

另外,根据工程内的地形地貌配置植物,可以使树木配置在视觉感官上更加错落有致,增强景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植物多样化的生长形态和色彩与园林小品和建筑景观协调搭配,极大地提升了整体景观的美感。
        3.3、植物季节性搭配
        3.3.1、春季园林植物配置及应用
        春季气温明显回升,也是万物复苏的时期,大多数绿色植物开始发芽、开花。因此,春季园林直观设计应以绿化植物的花期为基本原则进行搭配,从而有效提升城市园林的观赏性。总体上,春季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宜采用分层配置的方法。结合绿化植物的开花规律,以绿化植物的开花变化特征出发分层配置,能够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多样性,同时通过不同花期植物的搭配使用,能够延长园林植物的相对开花时期,如桃树、月季、玫瑰花等搭配。(2)加强不同绿化植物外在形状的搭配使用,如植物的叶、颜色等,通过分层配置能够增强园林的观赏性。(3)采用混合配置方法。对于花期不同、颜色差异较为明显的植物,宜采用混合配置方法,在增强园林观赏性的同时使得园林艳丽多彩。
        3.3.2、夏季园林植物配置及应用
        夏季气温明显升高,一般为高温炎热气候,降水量也明显减少,导致城市高温预警天气较多,增加了城市园林绿化的难度。因此,在夏季园林植物配搭中必须结合当地区域的气候环境,选择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植物,宜选择乡土植物。如我国北方地区,在夏季时一般为少雨干旱季节,此时多以杨柳种植为主,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弱柳扶风”美感,而且为城市居民小憩提供了场所,同时杨柳具有细长的枝条,多呈低垂状态,杨柳叶呈披针形的“柳眉状”,能够有效抵抗风沙,对降低城市空气中的尘埃有明显作用;此外,杨柳在不同的季节颜色差异也较大,对城市园林景观中的颜色变化渲染较为有利。再如,我国北方园林景观中引入的银杏树,不仅具有高大、优美的树形,而且在夏季具有绿意盎然的树叶,为游客乘凉休憩提供了最佳场所,同时银杏树叶夏秋两季颜色变化明显,从翠绿色至金黄色,对提升城市园林景观视觉效应的作用极为明显。
        3.3.3、秋季园林植物配置及应用
        秋季是炎热气候和寒冷气候的交界时期,气候变化差异较大,一般将初秋时期划分至夏季时期,将晚秋时期划分至冬季,因此,秋季园林景观塑造极为困难。一般来说,秋季是万物凋零的开始,也是秋风扫落叶的时期,尤其是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绿化植物一般会变黄至落叶,宜选择生命力强的植物或者乡土植物。植物颜色的变化规律,对提升城市园林观赏性意义重大,如银杏树的配置。银杏树一般具有高大的树形和茂密的树叶,从夏季的绿意盎然到秋季的金黄世界,能够有效增强园林的视觉冲击。再如,枫树使人不由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这是由于枫叶色泽绚烂,叶形别致优美,在秋季变成火红色,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也显著增加了城市园林的观赏性。
        3.3.4、冬季园林植物配置及应用
        虽然冬季南北方的气温均较低,但北方与南方的气温差异极为明显,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一般以风雪交加天气为主,园林绿化配置难度较大。因此,冬季园林植物配置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合理布设,必须充分考虑植物的抗冻性能和耐寒性,宜选择红端木、接骨木等植物。此外,在冬季宜选择松柏,虽然在绿色美化方面无法达到春夏两季的绚丽景色,但能让游客体会“岁寒知松柏”的风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在当前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需要遵循因地制宜、整体性和美观性原则,重点做好绿化植物选择工作,保障绿化植物具备更强生长能力,进而运用孤植、丛植以及群植等不同手法,确保绿化植物能够在配置后发挥出应有作用价值,符合城市园林构建要求。
        参考文献
        [1]白莹莹.探讨城市园林绿化存在问题和措施及绿化植物的配置原则[J].北京农业,2014(12):80.
        [2]李丽.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意义及原则[J].现代农业科技, 2013(13):210.
        [3]王启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植物配置原则[J].科技与企业,2013(06): 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