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浅述 李志光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志光
[导读] 摘要:园林建设使我国整体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黑龙江绿烨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8
        摘要:园林建设使我国整体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随着文明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风景园林相比于传统风景园林,造园向更广泛的领域发展。传统风景园林主要具有休憩和观赏的功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速的今天,风景园林更加注重自然生态系统和地域文化的融合。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以供参阅。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更加注重城市的服务功能,所以在进行城市建筑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风景园林绿化施工。通过打造园林绿化城市有效地解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与自然产生的矛盾,推动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风景园林绿化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施工技术同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手段,才能够保证风景园林绿化的实际效果。因此,为了提高风景园林绿化过程中植物的成活率,确保打造出更加优美的园林自然环境,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技术和养护手段,提高我国风景园林施工的实际效果,促进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1.1树穴开挖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使用较多的有树穴开挖技术,在施工技术中,树穴开挖技术直接影响整体质量,施工技术高,植物的成活率相对较高,不达标的施工技术,会严重影响后期植物的成活率,还会导致维修费用增多。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就要提高自身的技术要求,在树穴开挖前,先准确把握植物的生长规律,结合环境和气候等外界因素,衡量好一切相应的指标,为开挖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1.2移栽技术
        当前,移栽技术在提高植被的存活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移栽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全面的了解树种的生长特性与适宜的生长环境,并且采取有效的带土球包扎树根的方法,确保在移栽之后植被能够正常生长。对于包装结束需要移栽的植被,技术人员应在这个过程中加快树木根系的生长速度,提高植被的存活率与绿化率。移栽不同的树种类型时,应对当地区域物种种数所占全部物种种数的比例进行必要的控制。比如以某风景园林施工为例,图中相关技术人员在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生长习性的基础上,在移栽过程中对当地区域物种种数所占全部物种种数的比例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实现了该工程生态系统的平衡,提升了风景园林工程的服务功能。
        1.3合理使用基肥
        在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中,对基肥进行合理的使用至关重要。在植物的培育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基肥,能够大大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这样一来风景园林的整体施工就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根据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在施工技术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园林中各种不同植物遗留下来的、已经腐烂的树叶就可以作为基肥投入使用。这样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植物的养分供给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植物在养分充足的情况下,抵抗病虫害等外界干扰的能力也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虽然基肥有以上诸多好处,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让基肥的使用尽量做到科学合理,避免出现因单纯追求效果过量使用基肥,而烧坏了树木根部的情况。
        2风景园林养护措施
        2.1修剪和施肥
        在植被养护中,修剪和施肥很重要,为了实现科学养护,并体现出风景园林的美观效果,在养护过程中有效结合植物的美观效果,合理研究风景园林中种植方式,保证植物生长的顺利,以及整个风景园林建设的健康有序性。在植物修剪过程中,多注意园林中乔木以及灌木的生长特点,在合适的季节修剪,即2~3月,同时对植被施肥,观察环境气候,保证肥料的利用率。


        2.2水分养护
        园林施工中,在苗木植被定植后要对其浇定根水,在苗木的后期养护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以及苗木水分需求,及时对苗木浇水,保证苗木的水分。尤其在苗木萌发出新的枝叶,生长比较茂盛时,要保证苗木具有充足的水分,做到合理灌溉,严格按照苗木成长的需求按时、定量合理灌溉。同时,由于园林养护工作比较繁重,可以根据苗木栽植顺序,对苗木进行适时灌溉,如按照新栽植苗木、小苗木、灌木等顺序,对一些需水较急的苗木优先进行灌溉,之后再灌溉定植树木。此外,注意在夏季灌溉时要避开正午阳光直射,最好选在9:00~10:00和16:00左右进行灌溉。
        2.3补植改植、防虫害的养护工作
        养护人员种植植物时,实际上不能将每株植物都种活,因此养护人员要定期观察各类植物,将死苗清理出去,确保剩下的植物处于正常存活状态,方可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老化的植物和无法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的植物应将其更改种植位置。为了避免植物遭受病虫害,养护人员应时刻做好防范工作,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增强各类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为了改善绿化植物遭受病虫害的现象,养护人员可以使用物理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方法,其中生物防治方法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相对环保的方法。
        2.4排水工作
        如果土壤内存在大量的积水,很容易导致植物无法生长,甚至淹死。由于植物的种类、生长情况、年数以及环境的不同,使得不同的植物对大量积水的抵抗性不尽相同。一般风景园林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排水方法有:(1)地表径流,地表的角度一般在0.2~0.4%,而且去除坑洼的地方和死角。(2)开挖明渠排水,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暴雨之后的紧急排水。(3)开挖暗渠排水,一般将风景园林的地下排水设施和当地的市政排水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排水方法施工成本较为昂贵。维持土壤水分充足是植物生长的首要因素,除了在栽植过程中灌溉足够的水之外,还需要根据季节和温度的变化,及时的对植物进行灌溉,特别是生长迅速的春季和夏季。对于常绿植物的灌溉,除了高温季节定期对树根灌溉,也需要在傍晚时分对树枝树叶进行洒水。低洼的地方由于排水不便,很容易积水,所以要及时挖明渠或者暗渠进行排水。那些面积较大且要求较高的公园和广场,可以在绿化带安装自动喷洒设备,定期进行喷洒。
        2.5施工与养护有效结合
        想让风景园林得到最佳的发展和保护,园林的施工与养护工作就必须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转机构,这对风景园林工作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果单纯是园林施工的工作做的比较出色,而后续的养护工作没有跟上,园林也会逐渐破败。但如果园林施工质量差而养护工作突出,也无法大幅度提升园林质量。园林要想实现更好地发展,施工工作与养护工作必须有效结合起来,并实现相互配合。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风景园林的各项工作才能够实现一个质的飞越,才能够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美好,人们才能获得一个更加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使施工与养护的工作得到有效统一,在施工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当前的施工,会对以后的养护工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困难。有些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得十分到位的工作,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就可以对该方面多加关注,使风景园林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施工技术必须和养护工作实现完美的统一与融合,只有做到这一点风景园林的环境才会更加美好,在此基础上,生态环境才能够得到改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施工技术不同,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最终效果也会不同,为了保证工程的整体效果,就要多分析植被的栽培技术,选择较为适合有效的施工方式,制定相关的养护措施,促进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国龙.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浅述[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8)
        [2]关士新.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9(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