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导向的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余斌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空间概念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区域文化意识的兴起,传统建筑与景观建筑之间的对立关系被打破,集成了建筑与景观向新的趋势——建筑与风景园林行业拓展。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随着现代空间概念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区域文化意识的兴起,传统建筑与景观建筑之间的对立关系被打破,集成了建筑与景观向新的趋势——建筑与风景园林行业拓展。越来越多的实际项目要求设计师超越职业障碍。让这二者协同合作。
        关键词:过程导向式教学;景观园林设计;课程探索;研究分析;
        前言
        景观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建筑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和职业方向上与景观专业的学生完全不同。因此,在内容和教学目标方面,该课程比景观建筑专业的学生更具特色。在景观建筑师这一职业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的设计质量培训,确保景观与园林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在这些研究中,可以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一、什么是以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
        1.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内涵
        (1)教学设计概念
        这个概念是由美国教育研究人员M. Gagne提出的。在1965年出版的关于学习和教学条件的书中,他说:“教学就是加强教师根据学生的适当反应所建立的激励环境。”我国学者认为:设计优化教育教学理论,以理论教学和通讯技术(ict),利用联合系统分析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制定一项战略,以解决问题、教育方案的试行,测试结果和评估的过程。
        (2)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的内涵
        面向过程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它不仅关注你教什么和你怎么教,还关注你学什么和你怎么学。关键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通过教师提供的合理有效的学习资源实现自我发展。从园林设计教学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几点:确定教学目标;发展和改善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资源;使用教学评估来促进过程的监控。
        2.过程导向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他们复习、巩固知识。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和产生知识的原因,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内容和识字程度,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必要的“弯路”。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问题为导向,在理解的过程中形成知识,进而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照搬美术专业教学标准
        设计表现技巧的教学来自美术或艺术设计,大多数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都是艺术毕业生。教师严格践行教育中“美”的主要任务,离不开数据和生硬背景教学,忽视建筑和景观设计的各类细节规范。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之间对园林建筑设计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误解。一些学生因为不能画出符合美术观点的所谓“美丽的图画”而感到尴尬,而另一些学生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地寻找构图的意义和绘画的视觉影响。这些错误的学习方法错误地将原本包含各种信息的执行“绘画”简化为艺术或视觉“绘画”。严格的技术数据、规划和设计信息已经被美丽表面的线条、线条和颜色所取代。
        2.以应付考试为导向
        大多数毕业生参加建筑设计和景观专业笔试,至少历时4小时的快速画图,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测试考生能力迅速手工画画和设计。此外,在申请某些设计单元时,良好的手工演示也被认为是面试中的一个额外分数。因此,一些大学在夸大手工绘画的重要性和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专业的景观相关教学,导致学生最后毕业不适应公司要求,更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大多数学生进入了以考试为导向的新教育阶段。出现了大量手绘教程类。大量的考试书籍随处可见,手绘辅导课程也应有尽有。学生们进行讨论,讨论如何记住常规手工绘画的某些著名风格、设计图纸,想着高评级模型和如何执行这些绘画的最高评级,从而导致了现实的设计完全捆绑,以建筑要求和性能技术为基础,只当做课程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求职的跳板。
        3.主观脱离客观,设计背离施工
        所有的表达方式都存在于设计工作中,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脱离施工要求。大量出自学生之手风景和设计图纸,乍一看似乎和谐流畅实际比例严重的不平衡。比如说设计一个花园小路都是8米宽。

网络结构分散,草图布局不合理,景观建筑定位不当,园林植物定位不准确。设计的科学严谨性已经被寻找美丽的设计所取代,这些建筑设计大多都经不起景观质量和时间的考验。
        三、过程导向的景观建筑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进程
        1.设计任务
        大多数景观管理实践项目的特点是地形变化,如山丘、山脉、河岸等。场地条件变化很大,地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因素。因此,行动往往以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地形变化为基础。学生被要求以一种综合的方式考虑空间组织和体量组成的关系。建筑形式,以倾斜的屋顶为主要形式,使建筑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并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与景观世界联系起来。另一个主题是“倾斜建筑”,它被认为定义和产生外部环境。应充分考虑工地上现有的道路、植被、建筑物、构筑物和景观设施。学生在指定的地块上选择自己的建筑场地,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和记录场地的现状,并结合心理行为研究和用户群体需求,以最低的成本进行景观设计和场地设计。网站的架构和设计要求有适当的响应关系,特别注意考虑到空间的质量,健全组织流线,用以指导不同人群的活动,并考虑到垂直方向的地貌、水文和植被等。
        2.教案主题
        (1)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自然的理解和改造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源于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深刻理解。这种对山和水的深刻认识,在中国园林建筑的古典艺术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它也应该是中国文化背景下景观的核心。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从传统中汲取灵感,将当代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以创新的方式再现传统景观文化的内涵和人类精神的创造。
        (2)地域特征
        区域特征的创造和发展与当地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从而促进了当地技术的成熟和区域建筑和景观文化的多样性。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下,突出人文和自然区域在中国当代建筑和景观建设中的内涵尤为重要。所以这些课程要求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利用现代技术、方法和材料来表达的属地网站、架构建设当地的传统和当代及当地创建氛围给人归属感。
        (3)以“环境+人”为本
        近年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成为普遍共识。设计应注重环境的适当发展,注重人类干预与自然环境本身发展之间的平衡,提高环境的长期效益。在小规模上,它还涉及环境和人的方面的结合,强调人的参与。这些课程不是简单地设计空间形式,而是提高人们对“设计与环境的整合”的认识,并认识到人类在现场的主导地位。
        3.教学进程中的关键环节
        (1)调研分析
        设计的开始。学生们首先检查场地,并解释场地的设计条件。实地观察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实地、日照、通风和公共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交通、建材等植物和横向关系,以及观察光线和阴影、气味、声音等等。调查还应考虑到该地点的文化环境。
        (2)逻辑生成
        在掌握景观规划的基本方法和规律的基础上,具体项目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最适合时间和地点的设计类型应该由学生自己探索。场地的多样性要求良好的设计依赖于对场地特征的创新解释和展示。
        4结束语
        以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景观设计是一个从场地到建筑,从整体到部分深化的过程,伴随着部分到整体的动态反馈。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需要耐心给学生讲述园林建筑设计的点点方面,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学的对。
        参考文献:
        [1]加涅,皮连生,王映学.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邱冰,张帆有效、清晰地传递信息——园林表现技法的教学思考[J].中国园林,2012(1):69.
        [3]朱育帆.关于手绘专业表现[J].风景园林,2007(2):120—123.
        [4]陈彬.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学报,2018(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