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 蔡春会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蔡春会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从而有效的推动了城市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在这种形势下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天房绿茵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312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从而有效的推动了城市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在这种形势下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国内出现了大量地区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并且使得园林绿化项目逐渐的转变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内容。结合当下实际发展情况来说,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作整体水平并没有达到完善的状态,其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以解决,鉴于此,这篇文章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以及养护工作为核心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良好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园林园艺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绿化工程中,应当要提高园林园艺建设的整体质量,充分发挥园林园艺的价值,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而要想保证园林园艺建设的整体质量,需要提升园林园艺施工及养护技术水平,从而有效发挥园林园艺的价值作用,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
        1园林绿化工程的特征
        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不仅能美化市容,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要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运行效率,必须要正确认识园林绿化工程的特征。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施工是前期工作,养护管理是后续维护,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合理运用养护技术来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园林绿化包含诸多的植被、花卉等,施工阶段需结合不同的绿植种类做好土壤营养成分、水分、蓬松度调整,以及制造相应的造型支撑等,而养护是一项持久性工作,不仅要做好灌溉、施肥、防病虫害等基本养护工作,还要定期进行除草、修剪等。目前而言,很多园林绿化工程都是建筑配套的附属性工程,常会依据建筑工程的规模、风格进行设计、施工与养护,具有很强的附属属性。此外,园林绿化具有综合性特征,需要紧密联系地形、园林广场等,并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实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工作。
        2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
        2.1场地平整
        在场地平整中要做好以下工作:及时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杂物;人工修正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边坡,使其符合施工作业要求;土方开挖时要进行周边建筑物、临近道路的沉降监测、移位观测,以免出现下沉、变形,影响到后期施工;若发现文物、古墓则应妥善保护,并及时上报相关管理部门;若发现永久性标桩、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也要加以保护。另外,在场地平整中还应依据施工图进行场地细整。例如,可根据放样标高,边造型边压实,保证堆筑地形质量;人工进行覆盖面层施工,并清理干净杂物;对场地与四周道路、广场的衔接处进行处理,确保绿地排水通畅;依据技术规范严控种植不同植被的土层厚度。
        2.2浇水
        由于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需求,应结合植物的基本情况,在不同的季节做好合理的规划,满足植物阶段性的实际需要。在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应积极关注植物的耐涝性和耐旱性,逐步优化防旱、防涝措施。针对植物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浇水,保证植物生长中所需的水分充足。
        2.3病虫害防治
        针对园林绿化工程来说,病虫害是影响植物正常生产的关键,不仅会导致植物生病,出现树叶枯黄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植物死亡,特别是大规模的病虫害,更容易加快植物的死亡。因此,针对病虫害防治,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提高重视,调查研究园林绿化工程中那些区域容易发生病虫害,了解病虫害的产生规律,并结合病虫害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同时,还需要适当增加植物种类,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园林中植物种类少,出现大规模的病虫害情况。另外,针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存在的病虫害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要开展精细化的管理,认真对待园林中的每一种植物,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并治理。
        2.4综合养护技术
        绿化工程园林园艺养护管理是一项长期性且连续性的工作,因此在园林园艺的养护管理中,要时刻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做好修剪与除草、灌溉与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同时,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要不断提升综合养护水平,将养护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园林工程中,以此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和健康生长。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养护技术水平,保证园林养护技术标准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从而有效提高园林园艺的艺术观赏价值。
        2.5排水技术
        土壤中的水分如果过多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引起植物的死亡,由于种类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树木的防涝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养护人员需要根据树木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合理的排涝方法。明沟排水、暗沟排水和地表径流是经常采用的排涝方法。水对植物的生长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如果土壤中的水分处于饱和状态,那么过多的水就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这便需要做排水工作。地势低洼的地方容易形成积水,因此要着重加强对这些区域的排水处理。
        2.6修剪整形
        乔木类的主要修剪内容是内膛枝、徒长枝、病虫枝、下垂枝,若是道路两旁的乔木则要依据实际进行修剪。如遇架空线路的乔木,可按照杯形进行修剪。灌木类的主要修剪原则是先内后外,去老、弱、病留新、强枝。绿篱类的修剪要依据其自身生长情况,若是特殊造型绿篱,要逐步修剪成形。对于地被、攀援类的植物要做到清除枯枝、病枝、老枝。另外,在修剪时要注意切口要平整,要合理控制修剪程度,确保不会拉伤枝条;生长期要及时进行拨芽、去蘖、疏枝。
        2.7土壤养护
        土壤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生长质量。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要对工程建设区域土壤情况进行调查,在有必要的情况,需要到相关资质单位进行土质成分化验和分析,进而结合结果对土壤进行适当营养补充,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提升植物的生长速度以及成活概率。同时,施工单位要结合植物需求,对其进行施肥,保证植物生长影响,避免由于土壤养分过少,导致植物生存受到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土壤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要注意施肥量,避免施肥过分导致植物营养过剩死亡,而且还能减少经济成本的投入。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和养护技术探究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做好植物病虫害防治、修剪、施肥、整形、浇水等一系列的工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为尝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保证城市稳健发展的同时,还能实现园林绿化管理养护,采取科学的方式,在最大范围内发挥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目前在进行园林施工管控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安全、进度、质量等一系列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管控,才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任安静.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39(24):149-150.
        [2]董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09):187-188.
        [3]高海英.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J].北京农业,2014(36):68.
        [4]陈洁.园林施工管理及绿化养护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4):66-67.
        [5]余昌盛.浅议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J].江西建材,2017(09):225+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