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2900619960414XXXX
摘要:我国交通工程建设数量伴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转而成为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道路桥梁隧道是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较常见的一种建设项目,在安全稳定性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延缓了施工进展,甚至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从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难点和技术性措施展开分析,以作借鉴。
关键词: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建设;施工技术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推进,人生的生产、生活状态表现出较明显的进步,交通线上通行的车辆数量不断增多,客观上增大了道路桥梁的质量要求。现阶段,我国采用的各项施工技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直接影响到了路面出现断裂、沉降等问题的发生几率,使用寿命大大受限。所以,更加关注施工技术的优化与改进,是适应现实需求的重要工作。
1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难点
1.1铺装层较易脱落
铺装层施工,是道路桥梁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工期较短,但是技术性要求较高,施工人员要尽可能地防止铺装层脱落问题的出现。铺装层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期使用过程中的顺利性与可靠性。但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都会首先从美观性方面展开工作,将质量优劣问题放在次要位置,导致铺装层过度装饰、重量明显增大,而相应的质量强度却不能相适应,增大了铺装层脱落问题的出现几率。
1.2钢筋锈蚀严重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将钢筋锈蚀问题忽视,后期的保养、护理工作也不能做到位,直接暴露的施工方式更易造成钢筋的锈蚀,工程质量明显下降。一些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了防范钢筋锈蚀的重要性,实行了一些防锈蚀保护措施,但是运输过程中的碰撞性损坏也会增大锈蚀的可能性,常常成为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1.3安全意识较弱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施工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任用一批综合素质较差的劳动力,建设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安全施工意识较为淡薄,成为施工过程中许多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1.4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属于工程建设中的必要材料。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能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稳定性,大大限制了后期的使用质量。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不规范的施工操作;二是不能准确把握工程强度。即施工建设措施的不到位,常采用混凝土直接曝晒的施工方式;施工人员配置混凝土时,具体的配料操作不符合规范化标准;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技术操作不规范、施用力度不准确;后期的混凝土保养、护理工作不到位等等。
2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1避免铺装层脱落
铺装层脱落问题的有效防范,需要从简化设计、提升施工材料质量着手进行完善。铺装层脱落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在过度装饰、设计强度差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必须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首先考虑工程质量,以此为前提,提升装饰的合理性,尽量防止过度装饰。铺装层设计中适量标准、工程强度之间的匹配度要增强科学性,保障施工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防水性,将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强度不足、雨水冲刷、铺装层脱落等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能考虑在内。
2.2管控钢筋锈蚀可能性
施工前的图层处理,是降低钢筋锈蚀可能性的重要措施。为了提升钢筋使用质量,相应的保护措施必须覆盖施工应用钢筋的全过程,即钢筋的运输、存储、使用、保养等一整套工作。具体来说,钢筋的运输过程需要紧密捆绑和固定,适当的利用垫层来防止碰撞损坏‘钢筋存储之前,必须首先完成涂层处理,远离水汽,并覆盖一层防水布作为保护;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钢筋的锈蚀程度,确保其符合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裸露在外的钢筋要在后期保养、护理中加强处理措施,以及时覆盖防水层的方式,尽量减少雨水冲刷的消极影响。
2.3加强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要针对劳动人员技术能力、综合素质较差的问题,进行强化。采用施工前进行专业技能、安全知识培训的方式,在施工人员中普遍建立较强安全的安全意识,使其逐渐掌握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各类技术工艺。同时,完善施工建设期间的各类管理制度,实现施工操作的规范化,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而保障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具体来说,自然养护,就是浇水、喷淋洒水、带膜包裹等保湿措施,提升模板接缝处的湿润度。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的24-48h后,,对模板逐渐放松;拆模之前要进行持续性的浇水养护;模板拆除直到规定龄期,要注意保湿。蒸汽养护,就是要在5℃的环境条件下,灌注施工完成4-6h、混凝土处于终凝状态时,注重升温工作,将其提升到10℃以内。而且,混凝土内部温度必须控制在60℃以内。恒温养护的具体时间要以脱模强度、混凝土配合比例、环境条件为具体进行确定;具体的降温措施,要以10℃/h作为具体的降温速度。模筑法的施工流程图,如图1。
.png)
2.4控制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的配制要依照原材料的科学配比来完成。施工强度要以具体的位置结构而不同,混凝土结构强度也会随之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混凝土的配制与使用过程,要尽量杜绝曝晒,丧失原有的功能性。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周边温度的温差大小要加强控制,防止出现膨胀、引发裂缝;提升振捣过程的均匀度,以合理的遮阳、补水措施,提升施工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可以结合自然、蒸汽两种方式。
2.5控制路面渗水问题
排水管道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排水能力,施工人员需要不断提升管道施工质量,利用质监部门的检验管理职能进行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对接口的施工,需要首先完成对接口之处的清理工作,再依照科学比例完成填料配置,完成排水管道安装。同时,施工人员此时必须立即以水泥原浆涂刷管道,增强排水管的密实性。
3结束语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性,相应的增大了施工难度和危险性。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这一客观现实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针对工程建设的施工难点,实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性措施,从而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新.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对策[J].四川建材,2020, 46(7):147-149.
[2]王程新,张帅印,刘祥羽.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难点与技术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6):2263.
[3]宁永旭,吴峰.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难点与处置技术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10):125,129.
[4]李峰.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与安全管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5):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