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结构转,工业建筑改造兴起,青年公寓需求增加。笔者试图将二者结合,工业建筑改造为青年公寓来回应社会问题。从工业建筑与青年公寓的尺度转换入手,探寻工业建筑改造为青年公寓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工业建筑;青年公寓;尺度转换;改造设计方法
1 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开始涌入城市谋求发展机会,由于大多青年群体的经济能力无法承受居高不下的房价,青年群体租赁市场蓬勃发展,青年公寓应运而生。此外,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旧时代的工业建筑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继续使用,使得城市中大量的工业建筑被废弃闲置。据此可知,前者带来了青年公寓的需求与建设,后者导致了废弃工业建筑的拆除。二者大拆大建的形式都消耗着大量的社会资源,那么是否可以将二者结合转化,将工业建筑改造为青年公寓继续使用?其中改造方法又是如何?
2 工业建筑与青年公寓尺度
工业建筑改造为青年公寓要求主要在于合理的功能空间置换,实现其功能置换又体现在两方面,包括工业建筑的机器大尺度空间到青年公寓人居小尺度空间的尺度转换以及各功能的合理安排,即流线类型。首要研究工业建筑与青年公寓的基本尺度。
(1)工业建筑尺度
工业建筑可以看成由其结构单元体重复排列形成,根据排列方式不同分为水平排列的单层工业建筑、垂直叠加的多层工业建筑以及特殊构筑物。前二者区别在于是否出现垂直方向的叠加,特殊构筑物空间形态特异以及其构造特殊,以筒仓为例,单个筒仓内部结构垂直叠加,有仓上部分、筒仓部分及仓下支承部分;而筒仓亦会成片出现,此时又可以看成是筒仓单元的水平排列形成。根据《建筑设计资料集》,单层工业建筑柱距模数为6m;跨度≤18m时模数为3m,跨度>18m时模数为6m;层高上,柱高≤7.2m时模数为0.3m,柱高>7.2m时模数为0.6m。其面宽多在12-160m间,进深为6-120m,高度为3.9-40m。同理,多层工业建筑柱距模数为6m;跨度≤12m时模数为1.5m,跨度>12m时模数为3m;层高上,当柱高≤4.8m时模数为0.3m,当柱高>4.8m时模数为0.6m。其面宽多在25.2-160m间,进深为12-36m,高度为8.4-30m。特殊构筑物以圆形筒仓为例,其直径≤12m模数为2m,直径>12m时模数为3m,当其直径超过18m时,筒仓多独立布置。直径常用范围为8-15m,多小于40m;高度常用范围为20-30m,多小于60m。
(2)青年公寓尺度
.png)
青年公寓由多个居住单元构成(非独栋住宅),介于青年住宅与青年宿舍之间(采光与尺度要求较为宽松,多有独立厨卫),运营商大多通过出租的方式提供给青年个人或青年夫妻使用(1居室),户型一般较小,平面布局紧凑。空间类型包括居住单元体空间、公共活动空间以及交通空间。居住单元体部分多为1居室,厨房要求较低,可为开放式,需要有适合青年群体的个性化空间,例如工作学习空间和娱乐空间。多有如图3种布局方式。面宽最小为第一种方式,为2.6m,其进深也相对最大。第三种进深最小,为6.3m左右,相对而言面宽最大。第二种排布最为紧凑,面积最小,在23平米左右。除水平尺度外,还有垂直尺度。由于青年公寓并无具体规范,其高度以人活动的最小高度出发。包括普通平层模式,净高2.6m;loft模式夹层仅能躺和坐的就寝空间,净高3.6m;loft模式夹层能供人活动,净高4.3m;净高5.4m时已经可以出现平层模式的垂直叠加情况。活动空间多为小型设施类,青年群体的活动空间,可通过居住单元体水平排列或垂直叠加形成。交通空间按规范最小宽度为1.5m,高度为建筑高度。亦可通过居住单元体垂直叠加形成。
3 工业建筑改造为青年公寓尺度转换
空间尺度包括水平尺度与垂直尺度,2种尺度构成了空间容积。工业建筑改造为青年公寓的尺度转换通过容积分配的方式实现,即将原工业建筑的容积分配给青年公寓的不同功能空间。又由于青年公寓大多为居住单元体有序排列形成,交通空间以及活动空间亦可以通过居住单元体尺度转换形成,因此其容积分配主要通过居住单元体填充的模式,以此为基础将部分居住单元体削减叠加形成交通、活动空间。
.png)
.png)
.png)
.png)
图1 容积分配模式
单层工业建筑与多层工业建筑容积分配模式相同,区别在于实现填充的手法即结构改造的不同。其容积分配模式的不同主要由进深尺度和高度不同所带来的。以单层工业建筑为例。将单层工业建筑设为M,Mx、My、Mz分别为面宽进深和高度。将居住单元体设为Q,同理Qx、Qy、Qz分别为面宽进深和高度。当Qz≤Mz<2Qz时,工业建筑垂直方向填充1个居住单元体,无需转换垂直交通空间。此情况下,Qy≤My≤2Qy时,进深方向填充1-2个居住单元体尺度,可从室外直接进入,无需转换水平交通空间。My≥3Qy时,此时除直接沿墙面填充的单元体外,其余单元体无法直接与外界接触,除交通问题外,出现采光问题。因此,此时需将部分单元体转换为中庭空间,既满足采光又营造出交通交流空间。当Mz≥2Qz时,其垂直尺度可填充超过2个居住单元体,因此需要转换垂直与水平交通空间。当Qy≤My<2Qy时,进深方向填充1个单元体尺度,此时为外走廊模式;当2Qy≤My<3Qy时,进深方向填充2个单元体尺度,此时为内走廊模式;My≥3Qy时,此时为置入中庭模式。当进深方向需填充超过5个居住单元体时,需置入多个中庭采光(图1)。
.png)
.png)
.png)
.png)
.png)
.png)
图2 容积分配模式
特殊构筑物以圆形筒仓为例。单个填充和多个填充时容积分配模式不同。单个填充时分为原容积向内填充与增加容积沿筒壁向外填充。由于筒仓高度多较高,垂直尺度上多可以填充多个居住。因此筒仓容积分配时,必定需要垂直交通空间。将筒仓设为V,单个筒仓时Vx、Vy都为其直径d,周长为c,Vz为其高度。Qy≤d<2Qy时,Qx≤c<2Qx,直径与周长上填充一个单元体尺度,建筑水平尺度容纳一个居住单元体,此时容积分配模式为居住单元体完全填充的情况下,置入部分垂直交通空间。c≥2Qx,2Qy≤d<3Qy时,直径填充2个单元体尺度,周长填充多个单元体制度,即填充一圈单元体时,需置入走廊空间。c≥2Qx,d≥3Qy时,即水平尺度填充超过2圈时,需置入采光中庭空间。又由于筒仓尺度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填充2圈的同时满足采光,因此多填充一圈区域为中庭空间。向外填充为在筒仓外部填充1-2圈,原筒仓作为采光交通空间。多个填充时,单排时按照单个填充时分别填充。多排时,将筒仓内部空间打通,筒壁作为维护架构,圆形部分作为阳台空间,余下规则空间按照单层多层工业建筑转换为青年公寓的填充模式进行分配(图2)。
4 结语
由以上可知,工业建筑改造为青年公寓的尺度转换主要有三种模式,包括无交通空间即单元体完全填充模式、单走廊模式、置入中庭模式三种。
参考文献:
[1]杨侃,工业建筑空间再生法初探,新建筑,2012(2)
[2]林天予,工业建筑改造为住宅中的空间尺度转换问题研究,南京大学,2013
[3]李超颖,工业遗产改造为租赁公寓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