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张明恩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明恩
[导读] 摘要:在新时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还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16
        摘要:在新时期进行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还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做好相关的灌溉规划设计工作,在保证农业粮食作物产量有效提高的基础上,不但进行农业组织发展结构的优化,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与优化方式。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优化
        1、引言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强化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关设计原则和当地实际情况与农业的实际需求等各方面因素,进而对其灌溉规划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设计;与此同时,还需在政策、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进一步推动科学农业种植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协调发展。
        2、新时期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积极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的全面推进,可以促进农业的有效发展,改变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中,合理开发利用灌溉技术,一方面可以增加农作物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相应的我国的绿地面积也在逐渐减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平稳发展。为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及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灌溉规划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
        3、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与措施
        3.1、前期准备不足
        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水利灌溉工程也是如此。水利灌溉工程需要对当地的地质进行勘测,通过勘测的数据,在进行详尽的分析,进而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但是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对地质勘测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由于对勘测工作的不重视,勘测数据就难免会出现纰漏,这样会导致工程设计所采用的数据出现问题。
        3.2、设计缺乏前瞻性
        水利灌溉工程并不是一个短期工程,这就需要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地区未来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工程的设计往往缺乏前瞻性,不能和当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相适应,这就造成很多水利灌溉工程在短期内就被弃用,工程往往只能满足眼前的需求,却很难满足地区长期的发展需求。
        3.3、设施规划不足
        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相关的设施,设备进行长期有效的规划,从而实现其主要功能。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水利灌溉工程很难进行有效的蓄水和拦水,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不足,甚至造成无法满足用水需求的问题。很多工程设施和设备常年处于无人维护的状态,造成设备和设施老旧,甚至损坏,严重影响农作物灌溉工作。
        4、优化方式
        4.1、强化前期工作
        在进行工程设计前,首先要利用先进的勘探仪器对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详尽的勘测,在勘测的过程中要做到详尽,认真,对于每一个数据都要认真核对,进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除了对地质等情况进行勘测以外,还要收集当地历年的天气数据,这样可以获取当地的天气状况。其次要对整个地区的灌溉水量,灌溉面积,以及未来发展计划等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整理可以更好的指导整个工程的设计工作,从而是整个工程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4.2、适应当地发展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使用期限往往比较长,这就需要工程的设计具备一定的预见性。这样才能适应当地的快速发展,才能够让整个工程在比较长的时间段内发挥起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工程建设和未来使用的各种因素,包括当地的地质环境、农田数量,人口变化以及政府未来的发展计划等,这样可以对未来的地区发展进行一个科学的评估,同时还要对未来的灌溉面积进行一个科学的预判,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工程的设计工作。
        4.3、合理规划设施
        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和设备众多,在进行这些设施和设备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现在以及未来的用水需求,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设施和设备的规划,从而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避免出现拦水和蓄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制定相应维护计划,避免设施出现老旧和损坏的问题,这样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实现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
        4.4、其他方面的措施
        基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在其设计质量提高及目标实现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这些方面不同措施的科学使用: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其规划设计标准的制定应立足当地实际,实现资源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在具体的设计工作开展中,应充分考虑农田所在区域的抗旱天数和灌溉保证率等,实施好切实有效的规划设计工作计划,并通过对供水情况、农作物类型、水利基础设施使用功能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确定好规划设计方案,为农田水利工程科学建设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周围的环境状况分析,了解环境因素对其设计效果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积极开展具体的应对工作,促使农田水利工程在未来实践中的规划设计水平可以保持在更高层面上,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同时,应强化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形成过程管控意识,处理好其设计中的细节问题,从而增强这方面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实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5、当前实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计过程中所需注意事宜
        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国内农田水利工程发展时间尚短,相应的灌溉规划设计工作还有待完善。通过调查与统计发现,当前国内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缺乏施工方案的对比,没能有效重视起经济因素,致使设计方案没能与具体施工情况相契合,严重制约了国内农田水利工工程的发展。所以在实际开展灌溉规划过程中,需要不断细分工程以及结构构图的数据,并对设计依据的有关资料数据进行积极的补充与优化。在实际规划设计时需要结合地方农业发展要求,对国内农村经济发展对水利设施建设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实际设计出来的灌溉渠道以及面积均与具体需求相符。此外,还应当要对地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供需关系进行合理分析,采用专业方法来对农田灌溉面积和有关配套规模进行合理预测,夯实农业基础,在源头上降低农耕风险,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6、结束语
        通过对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应用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果更加显著,在技术层面上为其灌溉计划高效实施提供有效保障,避免加大这类工程建设风险。因此,未来在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优化其灌溉方式的过程中,应给予规划设计工作高效开展及灌溉技术作用发挥等足够的重视,促使具体的建设及灌溉作业开展更加高效、科学,实现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丽梅.浅谈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24):112-113.
        [2]高艺馨,尚波.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分析[J].山西农经, 2019(23):121-122.
        [3]毕宪春,毕宇焘.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技术要点探究[J].四川水泥,2019 (08):352.
        [4]王晓云.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灌溉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23):311-312.
        [5]马玉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3):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