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丹阳市九曲河枢纽管理处;2.镇江市防汛防旱抢险中心
摘要:水利工程是社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蓄水、防洪、抗旱、发电的综合作用,对民生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水利工程防汛抢险工作,可以解决洪涝灾害对农业及周边区域的影响,以及解决水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本文对水利工程的防汛及抢险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汛;抢险措施
1水利工程
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史,最早起源于都江堰。建国后,受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影响,大批农田灌溉与调节地区水文条件的水利工程出现,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新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防汛抗旱,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①调节型农业灌溉。我国作为农业发展大国,许多水利工程的修建初衷就是为了提高农业灌溉效益,满足地区生活用水需求。但是对于农田水利设施来说,存在着规模小的特点,且主要集中在水量较为丰富的地区,对地势要求相对较高。②大型水利工程。我国作为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工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南洪涝灾害多发地区以及华北、西北大规模干旱地区来说,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势必会影响到当地工农业部门的发展。所以针对这一现象,要做好水利工程开发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来完成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和合理利用。③水资源的开发。水资源有着巨大的潜能,通过建设水库等水利水电设施,不仅可以发挥出水利工程的调洪减灾功能,还可以将其所蕴含的势能转变成为动能,从而满足生产发电的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
2水利工程防汛措施
2.1修建堤坝
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要从水利工程的实际出发。我国作为水资源大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河流资源,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中、华南等地区,每逢夏季多雨时节,河流经常会因强降雨的影响导致水位急剧上涨,极易引发汛情。所以,一定要在汛情出现之前使用有效地方式来进行防汛措施。一定要做好对河流水位的监控工作,并且根据水流的特点、结合地质、地形等资料信息,来找到合适的位置来建设堤坝。堤坝是水利工程防汛功能的基础设施,是最常用的措施。在修建水利工程时通常会在河道两岸修建防汛堤坝,在提升河道排水能力的同时对洪水进行约束和预防。在发生洪水灾害时,堤坝可以对周边农作物和人民群众财产进行保护。堤坝在修建时需要与河道整治同时进行,在进行堤坝加宽加厚时要对河道进行改建、疏浚等,以提升河道排水能力。在长期水流冲击下,会有大量泥沙沉积于河道底部,因此,河床底部的高度要高于其他部位。当发生洪水时,如果洪水力量非常大,容易冲垮堤坝,给周边区域带来损害。因此,要及时对河道进行疏浚治理,以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汛能力。
2.2利用水库进行洪水分流
水库的修建通常是利用山谷等特殊地形进行,通过建造拦河坝,对河道的径流进行阻截,并提升上游水位,在坝上形成一个蓄水体。在一些非山谷的平原区,一般是利用洼地或湖泊等修建水库,通过围堤和控制闸等对水库进行控制。水库的防汛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在洪水的洪峰到来时,水库可以通过削峰、错峰、分流等形式对洪水进行缓冲处理,以减少洪涝对周边造成的损害。水库防汛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多,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在进行水库修建时,要对周边居民工作、生活进行考虑,要对周边的农业生产进行考虑,以确定水库的蓄水力,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限高管理,避免洪水泄洪不利导致的失控现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对相邻区域的水库进行互通使用,以使各水库及时进行水资源调节,在达到缓解水库蓄水压力的同时,使水资源对缺水区域进行灌溉。在水库防汛中,在削峰和错峰时,要对上下游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衡量,并保证汛期的通讯通畅,以顺利完成泄洪工作。
2.3蓄滞洪区
作为水利工程防汛工作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在发生洪涝灾害后,受到上游来水量增加的影响,使得水库难以及时对洪峰进行完全消除,这时可以借助蓄滞洪区部分洪水的方法来减少洪水的冲击,减少对下游的影响。被用作蓄滞洪区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低洼地区或是河流滩涂等地区,所以在堤坝两侧的设计主要以自溃堤为主,当洪水来袭时能够将多余的洪水积蓄在蓄滞洪区中,从而实现削峰的目的。但是从实际上来说,蓄滞洪区难以实现主动蓄积洪水的功能,所以就要利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相关设施,做好分洪闸等处理,借助不同水利工程设施的协调来实现防洪目标。
3水利工程抢险措施
3.1做好预警与资料分析
在现阶段发展中我国已经建设了比较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当水量不大时,各地能够借助水库、水坝等来实现汛期抗洪的目标。但是当水量相对较大时,就要加大各个地区的协调工作,及时对汛期抗洪抢险制定有效措施,以此来满足抗洪抢险要求。在水利工程防汛管理工作中要及时对水利工程上下游进行预警,并设置充足的水位、水流量检测仪器,提前做好汛期可能引发洪涝灾害的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如对水库进行清库处理,对堤坝进行加固处理等。在工作中要从以往的水文资料出发,做好防汛准备工作,以此来满足防汛要求。
3.2做好基础设备的检测和维修
在水利工程当中,一定要定期对水库、堤坝等相关设备、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制定相关维修养护制度。如果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特别是在将要出现强降雨天气之前,一定要对相关措施进行维护加固,确保相关设备、设施可以安全运行。
3.3做好水利措施的检查与加固处理
在开展汛期水利设施检查工作中,要找准检查重点,对容易发生渗漏、裂缝以及管涌等部位要及时进行封堵处理,并提高处理的效果。在汛期后还要及时进行检查,并采取有效的维护保养措施,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工作。水利工程在长期工作后很容易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加大对各项设施的检查力度,通过全面系统地检查、监测,找出基础设施是否存在裂缝或是破损等,存在问题的应及时修复处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在汛期发挥正常作用,保证当地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4做好防汛应急计划
在汛期,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根据以往的防汛经验及气象信息数据做好防汛应急计划,包括群众撤离计划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同时要做好险情处理。对塌坑处,但没有出现渗水和管涌现象的,要及时用材料夯实,先将坑内的土翻出,再使用合格的材料进行回填;如果塌坑发生在河道上游,则可使用麻袋等进行填充。对管涌处,当下游出现孔状的出水口时,要判断是否为管涌,如果同时流出细砂等,可视为管涌。在处理管涌时,要采用反漏压盖法先将杂物清除,并在管涌处的周围铺设粗砂,之后铺上石子,最后用块石进行保护处理。对裂缝处,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先挖掘再回填的方法。在正式挖掘前,要用石灰水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确定裂缝的深度后,再进行挖掘,挖掘后选择同类型的土料进行分层回填,大概每20cm的高度要进行一次夯实,回填后的顶部要高出堤坝约5cm,以防止雨水灌入。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汛期来临时,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功能直接关系周边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要重视防汛管理,加强堤坝、水库及蓄滞洪区的防汛作用。水利管理部门要建立水文资料档案,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做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维修和防汛应急计划,以降低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防汛工作的作用及措施[J].王海峰.江西农业.2020(04)
[2]水利工程防汛措施及抢险方法研究[J].杜妍.建材与装饰.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