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电缆运维检修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杜秀
[导读] 摘要:我国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对电力电缆的接头进行监控,对整个线路的巡视以及对电力电缆防护表皮出现破损和运输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的解决。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我国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对电力电缆的接头进行监控,对整个线路的巡视以及对电力电缆防护表皮出现破损和运输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并且进行电力电缆的安装过程当中需要保证安装的高质量,降低后续出现问题的概率。本文基于10kv配电网电缆运维检修展开论述。
        关键词:10kv;配电网;电缆运维检修
        引言
        配电线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障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内容,对人民群众的用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配电线路运维水平日益向现代化、先进化发展,具体成果表现在跳闸情况少、线路损坏、损耗情况少、线路能量消耗水平低等方面,大幅提升了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奠定夯实基础。
        110kV配电网电缆常见故障及成因分析
        自身质量缺陷。主要包括电缆自体及其附件质量缺陷两种类型,前种故障成因主要有:电缆绝缘内存留气泡或气隙,进而造成电缆绝缘在运转过程局部形成放电现象,最后击穿损伤绝缘结构;加工制造阶段电缆绝缘层受潮,诱导绝缘结构老化及被击穿过程。后种故障成因有:有杂物滞留于热、冷缩头电缆绝缘层中;绝缘层各部位厚度欠缺均匀性;涂胶位置封实不紧凑等。机械损伤。若10kV配电网电缆存在机械损伤类故障,在检修实践中通常较易被辨识,停电事故是该类故障引起的常见后果。成因主要有市政项目施工阶段误伤、盗窃行为、小动物咬伤、雷击等自然灾害、配电网工程施工阶段因行为不规范而损伤电缆等;绝缘腐蚀老化。主要因素有电缆线路周遭临近热源、电缆绝缘层耐腐蚀性偏差等;恶劣天气。通常是指由雷击过电压、大雾污闪等诱发电缆运转阶段出现故障,故障位点通常集中在电缆终端头以及套管表层;过负荷故障。电缆若长时间处于过负荷运转状态中将会诱导导体温度上升、绝缘层老化加速、金属护套形体膨胀与变形等诸多现象。其会减缩电缆设施的使用年限,诱导短路、断路等多种电网故障问题。外力破环。电缆线路为输送电能传输的重要载体,电缆运行阶段出现故障将直接降低整个供电系统运行过程的安稳性,对配电网功能形成不同程度损伤。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阶段,诸多基础设施陆续被改建、完善,但对配电网电缆管理力度却不足,部分市政工程建设阶段可能折损电缆连接。在城乡区域架空线大体上会被设置在河道两端,可能会因工程现场施工情况监管不严而出现电缆线被折断现象,难以确保10kV配电网正常、安稳运行过程。另外,基建、市政项目建设阶段很可能因物料超高、超长触碰电缆局部或损伤杆塔。
        2提升配电网电缆线路运维水平策略
        2.1电缆管理
        由于10kV配电网电缆长期处于外界自然环境进行工作,并且工作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受到环境因素干扰,难免会对电缆造成一定影响,不仅会导致电缆出现老化和磨损等问题,在恶劣天气或是自然灾害发生期间,更加会对电缆造成毁灭性伤害,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的工作质量,更加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所以,加强电缆的管理工作力度势在必行。加强10kV配电网电缆管理工作质量,应当结合电缆本身的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影响10kV配电网电缆的主要因素包括有弱酸碱性侵蚀、电缆老化、强外力破坏等情况,所以针对于此,则需要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电缆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建立在对当地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所以电力企业则应当通过调研分析,掌握当地气候规律,做好防护措施,以便于在日常气候转变当中为电缆质量提供保障,并且为了防范自然灾害的破坏,还应当在日常工作当中制定应急方案和对策,以便于随时开展,避免损失扩大。电缆老化的情况无法避免,所以应当在日常工作当中制定检查计划,对存在隐患的电缆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2.2敷设安装形式调整
        配电网电缆线路在安装过程中,主要是以地下敷设为主,此种安装形式可有效节省空间,但由于地下运营环境属于不透明工作特性,当线缆出现故障时,将增加故障诊修难度,同时间接增加电力企业的资源损耗。在传统诊断技术维修下,并未针对隐性问题给予出科学性的解决方案。为最大程度的减少线缆设备故障发生几率,可从敷设形式入手,针对线缆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计划来进行现场解决。为此,在线缆敷设前期,应对工作区域进行全局分析,例如,建筑物分布情况、电缆敷设长度、地理位置、环境变化趋势、电缆数量等。通过详细的数据信息调查,以选取出合理的布线路径,为后期线路的维护提供基础保障。例如,电缆应避免在强磁区域、腐蚀区域、人口密集区域等地方进行安装。
        2.310.1Hz超低频介损检测原理
        目前,配网所用电缆基本为XLPE绝缘电力电缆,该绝缘材料在热氧老化后其分子链中的C-H键会断裂生成C=O键,在外施电场作用下C=O键以偶极子的形式存在,导致材料内的极性分子基团数量大幅增加。在交流电场(0.1Hz超低频也是交流)作用下,极性分子基团的转向运动引起材料的介质损耗,极性分子基团数量增加将导致材料的介质损耗增加,即介损值升高。此外,当材料内进水受潮时,水分子在外施电场作用下也相当于偶极子的形式存在,同样会导致材料的介损值升高。由此可见,通过检测配电电缆的介损值可以反映电缆绝缘是否存在热氧老化或受潮进水的情况。在0.1Hz超低频介损检测过程中,通过对电缆施加0.1Hz的超低频正弦电压,检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之差,以此计算电缆的介损值tanδ。理想状态下,0.1Hz超低频介损检测电路相当于一个电阻(R)和电容(C)相并联的结构,通过对该电路施加0.1Hz的超低频交流电压,检测得到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差,进而得到电缆的介损值tanδ。
        2.4管理工作规范化
        加强电缆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规范验收标准,为了确保电缆安装调试后能够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在验收阶段则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包括设备的位置摆放和稳定性等因素,并进行反复测试,通过验收后方可投入工作。(2)巡视管理工作,日常巡视管理工作应当从细节入手,对电缆的整体质量和局部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则应当及时采取解决方式,而巡视管理的规范化,不仅能够为巡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更加有助于发现故障和隐患。
        结束语
        电力电缆的运维检修以及管理工作而言,需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实际出发,首先清楚确定出现故障的节点和位置,再进行原因的分析,最后进行故障的解决。工作人员首先要明确相关管理工作的要点,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提高操作成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电力资源成为了我们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保证电力的安全高效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排除电力企业各种突发问题,提升电力企业自身的管理,才能保证我国的电力传输稳定安全,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涵,杨晶.电力电缆运维检修及管理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4): 184.
        [2]郑景梅.10kV配网线路常见的施工故障及运维分析[J].中外企业家, 2019(33):102.
        [3]刘勇波.电力电缆运维检修及管理注意事项[J].科技经济导刊,2019, 27(30):81.
        [4]柯钦雨.10kV配网线路常见施工故障及运维难点研究[J].河南科技, 2019(14):128-130.
        [5]覃飞莲.如何加强10kV电力继电保护设备的运维管理[J].通讯世界, 2017(15):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