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陈传飞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传飞
[导读] 摘要:土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果其出现裂缝的话就会导致工程质量大幅度降低,进而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甚至出现渗漏之类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37292519891202XXXX
        摘要:土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果其出现裂缝的话就会导致工程质量大幅度降低,进而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甚至出现渗漏之类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处理方案
        引言
        由于我国人民需求的增长,对于土木建设越来越频繁,而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对社会经济都有巨大的影响,质量因素除了人为原因外,材料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而混凝土的运用则是建筑材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施工技术问题也需要通过相应的处理,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运用进行技术分析,并在施工中发现混凝土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意见。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提供有效依据,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行业自身价值。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常见类型
        结构性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如下:第一,在设计阶段,混凝土结构不合理的设计导致轴承容量不足。第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裂缝。第三,因施工技术造成的裂缝,施工过程中技术水平不高可能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所以只有严格的控制才能避免裂缝的产生。
        1.2非结构性裂缝
        由于受湿度变化的影响,混凝土的建造发生收缩裂缝。第一,当外部自然环境湿度较高时,混凝土材料在扩展的环境中虽然吸收了部分水分,但一旦发生太阳曝晒的情况,其自身吸收的水分会迅速蒸发,使混凝土受到收缩力,从而生成龟裂的纹路;第二,在水泥建造过程中,水泥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也会产生裂缝。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2.1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方面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将工程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缓解,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建筑分析,而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减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筑工程设计来说,需要现场进行全面配合。工程设计中对于材料构件出现的问题与质量,需要不断地进行混凝土自身等级的确定,需要对钢筋配合比以及结构制定出一套防止裂缝发生的合理方案。
        2.2施工行为与建材质量导致开裂问题
        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不当行为或者对混凝土的使用存在不规范等情况的产生,都有可能增加混凝土开裂现象。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建材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市场中混凝土供应紧张,在搅拌过程中对混凝土配合比例与添加剂参量控制不够严格,此时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而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引起开裂问题,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发生,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2.3工程地基变化引起混凝土开裂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对现场环境没有做到精确的勘察,并通过不合理的施工设计进行地基结构的破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地基变形,尤其是在挖掘地基过程中深度没有达到标准,因此对于施工环节中材料不合格等现象,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受力不均匀,出现开裂问题,从而直接导致整个施工的质量下降。
        2.4温湿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产生热力效应,需要在散热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对混凝土内侧产生的热量积聚压力,或者是由于夏季暴晒或冬季温度较低,让混凝土内部水分快速流失,从而产生干缩裂缝。


        2.5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固化不到位,并且有很大原因是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度由于混凝土的温度而变化,体积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不均匀的干燥和潮湿很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收缩和变形,最终出现混凝土裂缝。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措施
        3.1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
        为了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在结构设计的时候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来施工,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需要加强建筑承载的钢筋数量,即使不可能完全消除裂缝,但仍能有效地降低裂缝的宽度,以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强度。另外,为了防止发生大的裂缝,我们施工时还需要注意设置水平施工缝,这要根据温度裂缝的要求来进行。
        3.2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
        使用大量混凝土时,一般要求分层浇筑检查高度,上层混凝土浇筑必须在下层混凝土进行过混凝之前完成。这样就有可能减少冷缝的形成,提高浇筑的质量水平。浇筑的时候,为了避免造成混凝土的分离,要以均匀的速度进行。如果在浇筑的途中需要一次停顿,则在已浇筑部分的初凝前连续进行浇筑,以达到一次性完成的效果。结束时做好保温措施,在适当的环境温度下施工时,能够减少或者避免温度的影响。天气炎热时,做好防晒和降温措施,并进行喷水。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减少裂缝产生的现象。
        3.3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
        在检测混凝土温度的过程中,应重视温度控制工作,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0.14毫米的普通塑料厚度,选择3层的毛毡,去覆盖塑料薄膜和毛毡;二是改进骨料级配。特别是混凝土采用添加具有干硬性的混合添加剂等方法,降低了混凝土水泥的使用量。第三种是在混合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主要是用水随时冷却才能达到效果。第四,要按规定操作,进行适当拆模和保温,从而减小混凝土随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差。五是注重严冬季节的保暖措施,特别是长期暴露的薄壁结构等。
        3.4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是有效防止混凝土破碎的重要部分。首先,混凝土施工后的及时的调理是可以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使混凝土浇筑后温度下降速度变得缓慢,减少混凝土自身的约束应力的现象,提高混凝土的抗粒性,有效减少了温度裂缝的发生。其次,进行适当的保温处理,能够缓解混凝土的浇筑后温度的下降速度,保持内外的温度差异的平衡,使混凝土表面的应力缓和,防止出现裂纹等引起的收缩裂缝。另外,如果不按照相应的保养要求对混凝土进行保养管理,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会导致混凝土硬化时水分的迅速流失,产生严重的裂缝。
        3.5预防温度裂缝
        各地存在早晚温差,有的地区比较明显,容易造成混凝土建筑物受损,室内外温差较大时也会出现裂缝。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加强预防,防止出现裂缝。在温度较高的地区,可以减少混凝土厚度,减小内外温度变化。然后在施工中,特别是在浇筑过程中,采用降温的方式,使材料降温,形成混凝土。在超高温度地区,可以采用泼冷水或遮阳的方式降低材料温度。如果气温发生剧变,房屋的防护维护工作要做好,从而减少因气温变化引起的混凝土磨损问题。因此,我们要具体分析温度变化的问题,并根据各地情况作出适当的决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中裂缝处理的方案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在施工中对于混凝土裂缝需要引起相关的重视,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更好的处理方式,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保障施工质量,更能为我国土木建筑建设节约更大的成本,促进行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白香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浅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
        [2]高铜传.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解析[J].四川水泥,2019(7).
        [3]李雄.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9(10):255-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