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 陈雄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雄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不断进步,目前,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使用很多的建筑原材料,混凝土因具备较强的坚固性,逐渐受到众多建筑单位的喜爱,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建筑完成之后,会出现一定的裂缝问题,这不仅影响建筑物建设成品的美观度,还为建筑物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降低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几率一直是众多施工技术人员重点关注问题。
        身份证号码:42900619920923XXXX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不断进步,目前,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使用很多的建筑原材料,混凝土因具备较强的坚固性,逐渐受到众多建筑单位的喜爱,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建筑完成之后,会出现一定的裂缝问题,这不仅影响建筑物建设成品的美观度,还为建筑物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降低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几率一直是众多施工技术人员重点关注问题。本文围绕着土木工程建筑,分析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原因,积极探索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策略,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
        引言
        由于人们需求的逐渐增长,对于土木建设越来越频繁,而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对社会经济都有巨大的影响,质量因素除了人为原因外,材料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而混凝土的运用则是建筑材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施工技术问题也需要通过相应的处理,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运用进行技术分析,并在施工中发现混凝土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意见。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提供有效依据,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行业自身价值。
        1导致土木项目建设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原因
        1.1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方面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质量控制的先导因素是工程设计,在进行工程设计环节时,如果不对建筑特征有针对性地分析、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都会给工程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工程设计工作时,还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和建筑材料有全面了解,否则,就有可能在工程参数或是构件尺寸等方面出现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在工程设计元素中,不光混凝土本身设定的强度等级等属性会产生影响,同时钢筋的配筋率以及建筑构件、建筑物的形态均会对裂缝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1.2出现热化现象
        当水与水泥相遇后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它是建筑混凝土的主要热源,但是从化学的角度上看,水与水泥发生放热反应通常是在浇筑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时间较短,并且各物料的配比将直接影响放热的效果。此时,如果建筑混凝土的外界温度与内部温度温差较大,造成水泥内部的压力出现变化,导致混凝土表面张力过大,最终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
        2解决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对策分析
        2.1结构抗裂设计验算和设计技术措施
        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设计阶段需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结构抗裂设计的验算,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掺量,施工实施前期应进行预配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合理调配,同时根据结构的类型设计合理的配筋,由于混凝土的应力释放会呈抛物线形式,徐变需数月达到稳定,一般来说可通过增加构件的配筋率增加约束力来减少裂缝的宽度,但同时可能导致细小裂缝的数量增多,故需确定合适的配筋率,并且在相同配筋率条件下,适当减小钢筋的直径和钢筋的分布间距有利于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于悬挑板和楼板靠外墙阳角处、板内密集管线分布处等应力相对集中区域,宜设置分布钢筋或钢筋网片来减少裂缝的现象。对于大体积超长的混凝土分项、上部结构承载力不均匀的建筑型式亦容易导致混凝土的裂缝产生,一般设计根据结构型式设置后浇带并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施工单位也可根据实际工况对后浇带的设置提出合理化建议。
        2.2计算结构应力
        设计人员首先对混凝土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形态变化进行分析,来确定工程混凝土的应力预控计算,在设计居民住宅时,随混凝土各个温度区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但是如果该工程施工的季节是冬季,因此混凝土浇筑的温度不得超过10℃,经过现场技术人员的测算得出以下结果:混凝土凝固时间为72h时,内部温度可升高至51℃;当凝固周期为6d时,其内部温度可达到49℃,这2个凝固周期的温差可达2.8℃。混凝土凝固周期升至9d时,其内部温度可达到45.3℃,温差扩大至4.7℃。从上述的实验结果来看,混凝土的凝固周期不同,其内部的温度值也有所变化。所以在结构应力计算过程中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混凝土结构的膨胀量及收缩量进行预判。最后根据水泥的相关参数确定配筋率和水力直径。一般情况下经过上述的计算结果可作为现场施工的参考依据,对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调整。
        2.3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
        在检测混凝土温度的过程中,应重视温度控制工作,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0.14毫米的普通塑料厚度,选择3层的毛毡,去覆盖塑料薄膜和毛毡;二是改进骨料级配。特别是混凝土采用添加具有干硬性的混合添加剂等方法,降低了混凝土水泥的使用量。第三种是在混合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主要是用水随时冷却才能达到效果。第四,要按规定操作,进行适当拆模和保温,从而减小混凝土随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差。五是注重严冬季节的保暖措施,特别是长期暴露的薄壁结构等。
        2.4连接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直接影响凝固之后的混凝土成品质量,建筑施工单位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结合对自身经济实力、混凝土浇筑基础设施、建筑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等各项具体情况的了解,制定符合实际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并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其培训内容应包含科学的混凝土浇筑方案、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的控制方案,提升其专业技能,使得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能够严格按照单位制定的规范标准。连接技术是混凝土浇筑常用的技术,浇筑工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可以采取套筒灌浆、螺栓等方式,在采用套筒灌浆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依据土木工程建设需求,在套筒内部放置钢筋结构,然后向套筒倾倒混凝土浆液,在采用螺栓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需要进行浇筑的区域放置模板,运用特殊形状的角钢固定模板,使用螺栓将内外两层模板联系在一起,然后浇筑混凝土,科学的浇筑技术能够提升凝固之后的混凝土质量,从而降低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几率。
        2.5对已经形成的混凝土裂纹进行修补工作
        在混凝土形成到竣工交付阶段,一般均在混凝土发展龄期中,需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监控检查,发现裂缝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宜的修复措施,对于宽度小于1mm的无渗漏和强度影响的细小裂缝,可采用渗透力强而且粘度比较小的混凝土修补胶液封闭混凝土裂纹;对于较宽一点并可能引起渗漏的裂缝,可在平面图上标注记录并持续观察,采取“先大后小,先上后下”的修复顺序进行修复,根据裂缝的形状和宽度,可采取打孔或切缝的方法,采用可灌性和粘结度较强的灌浆材料进行压力注浆,灌浆压力根据实际情况控制0.4~0.8Mpa之间,完成后及时清理表面并可用高强度砂浆或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砂浆封闭缝面;对于有可能影响结构强度的结构裂缝,则需要进行上报并经由设计和专家现场查勘,研究确定修补方案或结构补强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中裂缝处理的方案需要进行不断的展示,在施工中对于混凝土裂缝需要引起相关的重视,加强人员的监管力度与施工操作流程,同时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更好的处理方式,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保障施工质量,更能为我国土木建筑建设节约更大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孙中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No.521(12):51.
        [2]谷星,霍相军.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7(24).
        [3]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9(2):8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