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98119850219XXXX
摘要:从人类出现至今,土木工程学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就从未停止过,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其利用自然来建造居所的方法不断变化改良。人们建造和使用的建筑物从最开始的洞穴、茅草屋、土工砌体等,一直发展到现代社会的高层建筑。当前人们不仅对建筑物的构造要求再也不是简单的防风避雨,还对建筑结构的美观、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近现代以来,全球人民环保意识越来越重,因而建设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必须融入生态、绿色的理念,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引言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现代建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与资源,给生活环境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应对生存环境保护工作给予高度地重视。将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到建筑施工设计过程中,满足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绿色建筑设计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它可以推动节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促进社会经济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优点
能源节约: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能源的节约。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能源更加要合理地运用。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应当尽量使用节能环保的建材和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太阳能,将太阳能一部分转化成为热能提供热水,一部分转化成电能供建筑夜间使用,通过光热、光电转化的形式,在降低建筑能源使用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能源清洁,实现在能源方面的节约。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最终目标,并应在各个阶段都认真执行。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尽量保持原有的水域、植被,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并尽量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开窗面积。对于建设过程和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建筑垃圾、有害气体、污水等,则应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这样不仅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和资源浪费,同时还节约了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所需负担的额外成本。
以人为本:建筑物的使用对象一般都是人类,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素,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感受,对通风、采光、温度等因素进行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和关怀,以使用者的身心健康为核心,对建筑物的设计在绿色环保的同时还能够让使用者感到身心愉悦。
推动建筑领域持续发展:建筑领域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国家发展实际,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环保、能耗低的绿色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资源耗费,降低污染排放量,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2.1绿色施工建材的选用
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来说,建筑材料的使用必须要受到监督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一些可再生的、绿色环保和节能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对于绿色建筑的建设是极为关键的。
目前建筑行业的巨大的资源和能源的损耗是影响建筑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出现了大量的浪费现象和环境污染现象。还有一些建筑材料的使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像一些胶水和油漆类建材。
随着生态建设的推进,绿色建筑概念在行业当中备受关注大量的建筑公司正在积极寻找那些可以替代高耗能的建筑新材料,在绿色节能的建筑物的设计阶段,环保建筑的设计人员往往会大量的使用那些可循环利用,低能源消耗和环保的建筑材料。当然这些环保建材的价格也往往比较高,为了降低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的费用,建筑施工企业更希望能够使用最少的建筑材料并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当然,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突破、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不管是绿色施工技术还是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都获得了广泛的普及,价格更加低廉,性能更加优越,为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应用在建筑结构方面
门窗作为建筑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传导热量,成为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可以合理控制能源的消耗与流失。首先,在选择门窗玻璃材料过程中,要选择铝合金断热型与铝木复合型等材料,还可以设计中空玻璃,进而降低玻璃的导热性,以免在冬季建筑温度快速流失。另外,要了解当地区域气候变化情况,根据该区域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门窗。例如,针对北方冬天寒冷的特点,可以选择使用具有低辐射特点的玻璃。针对每一个门窗的连接处都要处理得当,用橡胶等隔热密封条保证门窗内的气密性,减少能源的损耗。
绿色建筑设计环节中,屋顶结构设计非常重要,按照原来建筑结构的特点,增加一些绿化设施,利用绿色植物构建隔离与防水的格局,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吸收建筑中的有害气体,进而保证建筑设计具有节能性与保温性。
在设计外墙保温系统时,要涂抹一些抹灰砂浆,保证建筑的节能性,还可以利用防裂的泥浆,保证外温系统的保温性。为了发挥泥浆使用的最大作用,在设计砂浆过程中,要符合绿色节能环保标准,合理配备乳胶与纤维素的比例。
建筑设计过程中选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选择的建筑地址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还要结合当地区域地貌分布特点,选择地域广泛的平原地带,同时要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问题,保证建筑接收到更加充足的阳光,减少能源浪费情况出现。
2.3在建筑采光遮光方面
建筑物的需求不同对采光和遮光的要求也相应不同,从大型公共区域的建筑物来看,在采光和遮光方面需求比较大,若是大量使用电力光源必定会产生大量的能耗,为节约能源可在建筑上部设置大面积的天窗并对天窗进行合理设计,同时具备遮光的功能,利用这样的采光设计模式使建筑内的温度和亮度保持在稳定平衡的状态,既减少了照明的能源消耗又减少了空调的电力能源消耗。例如,四川省会城市成都火车站中的建筑设计就采用了这样的采光遮光模式,使火车站内的温度亮度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下,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对于遮光还可利用绿化来完成,利用绿化进行遮阳不但美观,节约能源而且运行成本极低,这些优点使绿化遮阳得到了大范围的利用。照明指标应合理清晰,避免单方面强调节能而不损害主照明质量,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评估照明均匀性,照度标准,光色,照明功率密度值,综合眩光值和能效指数等因素。在私人建筑中,通常根据照明需求的级别进行选择。高等级要求可以提高一级,低等级要求可以降低一级照明标准。而照明均匀性,均匀眩光值,光色和照明功率密度值必须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节约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社会当中的每一位公民的脑海之中,不管是在人们的生活还是生产阶段都必须要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在建筑行业这种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中,必须要采用先进的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理念和技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环保、节能以及经济效益,实现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佳,金晓楠,施华丰.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7(19):93-94.
[2]李佳骏.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17,3(04): 148.
[3]张欣欣,刘盛麟.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四川水泥,2014(09):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