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万载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省宜春市 336100
摘要:本次研究针对电力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为研究对象,探讨输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电力工程建设需求,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对应的用电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控制措施探究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电力生产系统的运行和建设也朝向了多元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在传统的建设环境中,配电线路拜托了传统的施工建设特征并体现了明显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进而全面推动电力行业的综合发展。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的工程自动化建设和输配电进行研究分析,相关内容如下。
1.分析电力工程输配电管理、电力自动化工程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1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受到传统的历史因素和地域经济建设,我国应用电力的时间不长且电力发展技术较为缓慢。如今,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步入了新的台阶,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从科学管理的教学来讲,电力单位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人才选用方面没有建立一套针对性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选拔标准,导致现有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专业性不强,内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整个组织缺乏稳定性,电力输配运行。
1.2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
在信息化的建设背景下,自动化技术渗透了我国多个工业化产业。考虑到电力产业的建设模式特殊,缺乏专业的复合型技术人次,导致现有的电力技术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在输配电管理方面缺乏创新性,导致电力输配运行的复合技术开展不到位。
1.3电力输配节能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在提倡智能化的同时,电力资源节能化也成为了电力能源消耗管理的重点。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输配电节能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很多单位为了节开支因此会选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措施,导致输配电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2.分析输配电以及自动化工程建设存在的不足
目前,电力输配电运行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技术、设备、资金以及管理不当所致,结合电力输配管理的重要内容,诱发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自然环境破坏影响,因为电力能源的输配电运输受到路线影响,在气候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自然环境也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老化或者损坏,进而导致线路、设备漏电,最终加重了电量的消耗。
其次,人为因素影响,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以及能力都会影响电力输配运行的效果,存在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僵化,对自己的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因此也加重了电量的损耗。最后,技术设备的影响,考虑到电力能源的传输、电力能源的配置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落差大,也会引起电力传输配电网络的功能性受损,最终导致整个电力能源速配受损。
3.提升输配电和自动化工程建设的措施建议
3.1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
施工人员是决定配电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整个施工环境中电力工程配电线路的运行和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专业技术能力都形成了直接联系。为了保证和优化电力工程配电线路的管理质量,技术人员应当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做好技术管理和考试、培训工作,最终提升配电线路施工人员的整体素养。与此同时,相应的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可以要求一些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技术培训,和一些专业技术强的同行一起分享工作经验,以此来全面提升输配电、自动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此外,为了保证电力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企业内部也要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结构,通过绩效考核,人才培养等方式落实团队协作以及个人表现等工作,最终全面提升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积极性,为输配电工作奠定基础。
3.2加强材料监督,做好施工管理
技术和材料是影响电力工程配电、自动化工程管理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配电线路在运行中体现其特殊性和针对性,相应的工作人员要结合工程建设环境做好施工计划和施工材料管理,为保证输配电线路的质量和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建议选用优质绝缘材料,以此来保证配线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减少线路故障的同时,规避线路交叉等问题。常见的电力绝缘材料有悬垂串绝缘子、合成绝缘子等,建议针对不同的工程线路环境选用。
其次,施工人员在自动化布局和输电线配置方面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在强调线路可行性的同时,保证方案的科学、可执行、性价比和经济性好,并严格结合现场的施工要求保证线路的可执行和针对合理性,最终为保证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管理有序执行奠定基础。
最后,在电力工程建设期间,可能因为设备保护不当或者是旧物利用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或严重磨损问题,相应的技术人员要针对其表现采用可行的措施,确保配电线路施工处于良好的状态,确保工程期间各个机械设备、材料检查的单,能够及时发现并规避其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减少和降低电缆设施损耗,与此同时,建立精细化的材料台账,预防设备丢失,维护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图1所示)。
.png)
(图1 输配电线路图)
3.3做好节能降耗处理
电力自动化输配运行系统,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历史数据库记录功能,当输配现场发生安全故障时系统自动报警,并通过多种形式将故障原因变化趋势信息存储,方便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参凭分析。并且帮助维修人员快速排除故障。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下,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的同时,系统还会自动通知抢修人员,通过抢修人员随身携带的PDA掌上电脑,告知故障的精确位置和大致情况,并给出维修的参考意见。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输配电管理和自动化工程建设期间,有很多因素都干扰着工程建设质量,如外界环境、施工技术工艺和专业标准规范等。建议工程管理人员在电力工程配电线路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给予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一定重视,全面落实策划与检验工作,加强施工图纸的审核与修正,重视专业人员技术培养、严格结合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在维护配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工程施工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大伟.试论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0):152-153.
[2]熊文熙.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6):75.
[3]杨鹏.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浅析[J].电子测试,2020(03):104-105+85.
[4]覃炳思.分析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J].建材与装饰,2019(36):254-255.
[5]童炳璋.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1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