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2.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公司;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公司丁卯供电所;4.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北新区供电分公司;
摘要:科学技术进步会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维度产生巨大的创新和变革,随着现代科技向电力系统的逐步深入,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化的电力技术成为引发电力产业新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电力企业面临着电力需求逐步增加、市场竞争日趋紧张的外部局面,对内现代电力企业存在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升级换代的基本要求。因此,新时期电力企业应该立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秉持高度整合、全面完善、系统优化的策略进行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以此来建立更为科学、更为完整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体系。
关键词: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用探讨
引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正是电力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前进和发展才推动了电力系统的更新和完善,而计算机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电力事业发展较快,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是电力系统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之前的运行模式与当下生产生活实际有着加大的出入,所以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地调动劳动生产力,更好地节约劳动时间和成本,从而更好地利用有限资源,于是就产生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1 概述
随着我国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行业都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处理,如电力系统和互联网行业等。相当于传统的电气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实现了在电力行业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操控和智能化诊断等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力、物力、财力,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电力工业生产环节中,使用电脑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电力终端,对整个生产过程加以收集、监督、控管、改进,达成合理性、安全性的提高与生产流程简化集约、效率提升等目标,此类融合领先技术的电力工业控制法即电气自动化技术。系统的软硬件是自动化技术中极为关键的构成要素,目前在电力工业行业使用了不同的硬件设施,包括终端设施、PLC 设备、空气开关、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继电装置、电子式互感器等,在硬件组成的前提下,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构成了各种应用软件。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2.1 发电厂分散监控系统
发电厂分散监控系统利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过程控制单元、工程师工作站、运行员工作站等。主控模件利用冗余智能模件总线进行通讯。过程控制单元负责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现场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等都会向过程控制电源传递信号,通过运算处理实时显示运行参数和设备状态,通过信号输出和打印促使执行机构稳定运行,有利于监测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在运行员工作站和工程师工作站设置人际接口,过程控制单元向运行员工作站发送信息,并且发出指令。操作人员接收指令之后,负责监测和控制机组的整体运行,工程师负责修改和维护系统。工程师利用工程师工作站设置系统组态,完善系统诊断工作。
2.2 利用现场总线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利用现场总线技术,连接自动化装置和仪表控制设备,实现信息网络的数字化和多向性,融合数字通信和智能传感器。(1)可以收集变送器控制的用电量,向主控计算机传输收集到的信号,利用数学模型计算数据,实施准确的判断,最终向控制设备发送最终指令,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2)可以控制分散电力工程,利用计算机处理被控设备的信息,连接信息和计算机,无需控制整个现场,只需调度信息即可完成工作;(3)可以配合前置机和上位机,在下方利用仪表控制电力工程,提高电力系统控制工作的性能。
2.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在电力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将计算机技术与机电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研制并应用可编程落实控制器。依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需求与运行特征,进行编程处理,针对计算出的数据资料对编程内容进行不断优化,确保电力设备始终处于高效率、低能耗的运行状态下。首先,做好电力企业发展信息收集工作,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选择出的信息,切实提升电力系统操作期间的智能性;其次,对电力企业系统内部的模块资料进行控制,以便将模块与资料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电力系统高校运行;最后,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期间、电压、电流以及开关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益,需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模拟闭环控制工作,针对所发现的电力系统故障问题,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转。
2.4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主要依靠于有效结合信息自动处理、现代通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和高水平的计算机进行全面管理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对变电站进行最优方案选择,最终实现对变电站中设备和线路进行实时监控,自动收集变电站工作中的信息数据并且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变电站的设备中的问题及隐患并及时处理。在将电气自动化控制运用到变电站自动化建设中能够进一步保证变电站的日常运行更加的稳定与专业,极大地缩短了变电站或者线路等故障所需要的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变电站的信息化程度,利用信息化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人为工作,提高信息收集的准确与效率,进一步推动变电站的现代化建设。
3 发展趋势
3.1 集成化发展方向
从结构和体系上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整呈现出相互交叉、彼此融合的趋势,这就构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必须要趋向集成化的根本方向。新时期,电力企业和电力系统要本着整体性发展和系统性协调的要求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进一步继承和整合,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扩大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整体性,在监控技术、测量技术、决策系统、专家体系等方面获得全面整合和集合的效果,在基础和平台上消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体系中存在的阻碍和缺陷,进而在全面整合和集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同时促进电力系统对运行状态、生产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保障。
3.2 综合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其运行效率,并且将电力系统提升到比较高效和高质量的运行层次中来。只有这样才会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可以推动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需要将新的电力系统运行技术以及电力运输材料等应用其中。同时还要在上述过程中综合利用更多的技术来推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在应用上述综合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国家进行相应标准的制定,推动此技术应用的标准化。然而针对目前电力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由于在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中的相关技术应用还处于独立状态,因此,未来发展中需要向系统的专业化分区段控制以及分步骤控制等方式发展,实现电力运输效率的优化和提升。
结束语
当前电力系统将智能电网建设作为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操作者、管理者和维护者要从应用和发展两个维度展开思考,一方面在更准确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同时提升技术应用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更全面地把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功能性的提升,为电力企业优化技术载体、提升平台水平做好技术、机制、方向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
参考文献
[1] 汪洪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科技风,2018(34):154.
[2] 李延成,张以平 . 基于电力工程的电气自动化金属材料机械运行技术应用 [J]. 世界有色金属,2019,(11):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