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供电公司检修公司变电运维 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供电企业维修工作要重视创新,通过制度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创新,实现全面维修体系的建设。在具体工作中可以运用维修计划数据库技术和二次设备维修监控技术,确保维修技术的合理应用。本文分析了供电企业维修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目前供电企业维修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和技术创新方法。
关键词:供电企业;维护;问题;创新
一、引言
供电企业的维修工作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当前,随着供电需求的增加和供电技术的不断更新,供电企业的维修工作必须跟上,不断完善维修制度,创新维修技术,保证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供电企业维修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目前供电企业维修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和技术创新方法。
二、供电企业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供电企业的维护是企业追求外部经济利益和建立内部管理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供电企业来说,维修工作可以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判断设备的状态,识别故障的早期迹象,判断故障的位置及其严重程度,判断故障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分析诊断结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总之,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管理和使用设备,以确保最好的提供技术设备生产的企业,企业为了获得最经济的设备寿命周期成本和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必须保证保证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最优的技术装备,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全面扩大维修工作,通过设备维修、系统维修、建立维修制度,确保日常管理模式的形成,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供电企业维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3.1不考虑设备的实际状况
在供电企业的维修过程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经常不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而按照预先规定的维修周期进行维修。过多的维护和不足的维护并存,造成了大量无用的投资和经济损失。同时,这种维修工作不能突出重点,没有针对性,使实际维修效果不好。这类问题必须注意制度化建设,通过系统管理规范来控制维修过程和确定维修对象。
3.2维护技术能力不足
目前供电企业更加强调供电设备,供电支持维修技术的技术能力,但缺乏必要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维护供电企业技术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但也阻碍了供电设备维护技术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投入更多的物力和人力,以保证供电企业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技术发展要求,实现维护技术的全面发展。
3.3维护部门工作问题
供电企业的日常维护采用定期维护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是在出现操作障碍后进行全面系统的维护管理。事实上,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必须高度重视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目前,供电维修管理部门人员严重短缺,导致维修人员短缺。导致许多日常维修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许多高科技的维修技术无法开展,缺乏专业的监督。
在这种情况下,供电企业的日常维护管理已成为维护与维护的结合,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四、供电企业维护工作的技术创新
4.1检修计划数据库技术
对于各种电网公司、电力企业来说,大多数都已经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但在计算机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一般都使用计算机来编辑和处理各种文件,在工作过程中保存大量的电子文件和数据。如:行政收发文件、财务报表、业务资料、技术文件、竣工图纸、验收资料等。这些自动化应用主要是计算机管理,而不是手工计算和记录归档,没有实现技术应用的整体创新。供电企业的维修工作,应该引入数据库技术改革计划,这项技术的引入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记忆中心数据库,由计算机根据前面的检查数据,设备安全评价应用情况,保持设备维修和维护需求到中央计算机的内存数据库中。计算机以供电企业当年的维修保养情况为考核指标,与以往的考核系统进行比较评价,输出考核结果,并根据考核结果设计企业新一年的维修保养计划。技术创新的意义在于首次填补电力系统动态参数数据库的空白,包括发电机组、负荷模型和参数数据库系统。其次,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需要,设计能够完成具有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的开放、动态连接功能,与其他类型数据库的资源共享功能,以及负载模型聚合功能等多种数据库。数据库内容丰富,使用方便,可扩展。对于具体的操作和技术施工,需要确定设备的基本属性、间隔与网络结构的对应关系;采用映射查询法和关系查询法查找网络结构中的设备及其连接关系,为制定维修计划提供依据。设备的基本属性和结构关系可以分层存储。各级数据库采用映射关系进行查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2二次设备维护监测技术
对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的补助设备,称为二次设备,对这些设备的监测是为了实现供电企业全面的维护和管理,与此同时,二次设备的监测也关系到供电效果和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应引起供电企业的重视,并要更好地纳入维修计划。具体控制技术包括:(1)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主要包括在线监测、离线监测和定期击穿点检查。在实施监测技术过程中,在大修、小修、运行低谷、停机等情况下,要定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拆解。通过对变电企业设备的数据和监控,在线显示变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状态参数,以实现对设备的持续监控,了解设备的变化情况。(2)建立自动故障诊断系统。微机保护装置的各个模块都具有自诊断功能,并对装置的电源、CPU、I/O接口、A/D转换、存储器等插件进行电路诊断。可以采用比较法、编码法、校准法、监控定时器法和特征词法等故障检测方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维修工作应重视创新,通过制度和技术的创新管理,实现全面维修制度建设。在具体工作中可以运用维修计划数据库技术和二次设备维修监控技术,确保维修技术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庆.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特点及管理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5):195-196.
[2]郭云山.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000(008):150-150.
作者简介
闫同军(1969.5-),男,汉,天津,大专,研究方向:机具维护,后勤保障,电力设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