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陈夷齐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陈夷齐
[导读]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常见的一个问题,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缝形成,提高工程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本文结合实际,对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治理措施的提出,能够攻克混凝土裂缝问题,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不断发展。
        三亚卓晖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海南  572000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常见的一个问题,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缝形成,提高工程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本文结合实际,对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治理措施的提出,能够攻克混凝土裂缝问题,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治理
        前言
        混凝土材料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砂石、水泥、骨料、水与其他的添加剂等,其是目前建筑领域总非常重要的施工基础材料。因为混凝土材料自身具备一定的变形特性,所以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很多的裂缝与空隙的问题。微小裂缝的出现并不会给建筑工程的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一般称之为无害裂缝,但是随着混凝土结构承载荷载逐渐增大,导致裂缝的宽度与深度在持续的增加,并且逐步的形成了可见裂缝,而这些较为严重的裂缝所产生的危害就是非常严重的。下面将具体的分析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裂缝发生原因与治理措施,从而可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提升。
        一、混凝土裂缝的种类
        混凝土裂缝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变形裂缝、温缩裂缝、湿度裂缝、结构不合理裂缝、材料质量裂缝、外部荷载裂缝、保养不合理裂缝等方面,任何一种裂缝所产生的危害都是比较严重的。
        二、造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温度与湿度变化因素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表面温度相差较大的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概率会比较高,主要表现为温度裂缝的形式。浇筑施工完成之后,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水泥水持续向外释放大量的热量,此时就是水化热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会直接造成内部温度的持续上升,此时的混凝土表面就会存在比较大的拉应力。在进行混凝土结构降温时,就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从大量的研究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发现,温度裂缝会经过早期、中期、晚期等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的主要特性就是混凝土结构释放大量的水化热、弹性模量发生变化。中期裂缝的主要特性就是混凝土在受到冷却温度而产生的裂缝问题。晚期裂缝的特性则是在上述两个阶段中所产生的残余应力而导致持续作用到混凝土结构中,在超出了混凝土结构的承载性能之后就会产生裂缝问题。此外,混凝土硬化与冷却时,混凝土表面湿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此时工作人员没有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就会导致表面的过于干燥而造成内部结构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比较严重的裂缝问题。
        2.塑性收缩因素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会呈现出塑性的状态,此时如果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就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这种裂缝往往不是规则变化的,且深度都比较浅,其主要的形成原因就是浇筑施工结束之后没有及时进行覆盖处理,导致表层的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内部出现了急速收缩的情况,进而可以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问题。
        3.原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如果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任何一种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都会造成其出现裂缝的问题。如果砂石材料的含泥量超出标准的要求,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比较弱,在干燥的情况下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骨料中如果存在有过多的泥性硅化物,在碱性物质结合到一起时,就会导致拉应力的增大,进而产生裂缝。
        4.化学反应原因
        除了上述的几个原因,混凝土在浇筑结束之后,也会在内部发生一些比较距离的化学反应,进而产生裂缝问题。碱骨料反应裂缝是目前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一种形式,材料拌和完成之后,结构内部会存在一定量的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会持续与骨料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得结构的体积变大,进而造成膨胀开裂问题的存在。该裂缝的裂缝主要就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而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
        三、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方法
        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之后会导致建筑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了内部钢筋出现严重的腐蚀问题,耐久性就会无法达到要求,及建筑结构老化速度加快,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

混凝土裂缝出现之后,必需要及时进行裂缝的治理,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表面修补法
        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之后,主要是采取表面修补处理方法,对于一些没有表现出表面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可以实施表面处理的方式来提升其结构性能。主要是在表层涂刷一层水泥浆油漆等防腐材料,并且在裂缝的位置上粘贴一层玻璃纤维布,从而预防裂缝的进一步发展。
        2.结构加固法
        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出现就会给整体结构性能产生影响,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考虑之后选择加固处理方法,主要就是根据需要来加大混凝土的截面积,可以应用预应力法、粘贴钢板法等形式,可以提升结构性能。
        3.灌浆嵌缝法
        对于一些对于防渗性有着较高要求的混凝土材料,进行裂缝修补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灌浆法来进行,其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将制作完成的胶结材料通过一定的方法灌入到裂缝结构中,可以将其与原有结构形成整体结构,达到加固的效果。
        4.混凝土置换法
        对于严重损坏的混凝土结构来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置换法来进行修补处理,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混凝土的损坏结构部分清理掉,然后再应用新制作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填充施工。此时应该注意的是,置换的材料需要达到相应的要求,强度性能不能对于原结构。
        四、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预防措施
        关于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下文对其进行主要分析:
        1.对温度进行控制
        混凝土施工环节,应该加强温度控制,具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工程人员应该合理调整骨料的配给,可以配合干硬混凝土进行拌合施工,同时需要在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气化剂来降低混凝土的比例,此时就能够降低裂缝的发生率。其二,工程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拌合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冷却处理,从而可以降低浇筑结构的温度,防止出现温缩裂缝问题。其三,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拆模实践,如果当地温度比较低,则需要做好保温处理措施,防止温度骤降而出现开裂的问题。其四,对于一些长期裸露在空气中的混凝土结构,应该确保其温度与湿度的适宜性。
        2.对塑性裂缝进行预防控制
        第一,工作人员应该做好覆盖与养护施工,同时应该适当的增加环境的湿度;第二,施工人员应该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均质性,同时要保持25——30s左右的高速运转后就可以进行反转卸料;第三,施工中切忌大量添加水。
        3.施工原因造成裂缝的预防控制
        施工环节中,如果对于质量控制存在不严格等问题,会造成混凝土出现开裂的问题,要想消除这一问题,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加强模板管理,确保其能够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承载性能与稳定性。第二,施工人员做好成品保护,严格管理浇筑板面,保证其强度达到1.3N•mm-2以上;第三,做好混凝土振捣施工,要做好快插、慢拔的处理,保证振捣完成之后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和强度都能够达到工程的需要。
        五、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之后,会导致建筑结构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无法保证,因此,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发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并且积极的寻找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消除裂缝的影响,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刚度性能,避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 扶明举,沈海波,易纯勇.  建材与装饰. 2018(43)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J]. 史超鹏.  居业. 2018(10)
        [3]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J]. 王琳莹.  居舍. 2018(02)
        [4]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分析[J]. 杨秀宇.  建材与装饰. 2018(02)
        [5]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探究[J]. 王静.  中国高新区. 2017(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