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孙健 沈德平
[导读] 摘要:以某综合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为例,在详细调研水量、分析水质特点和工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水解酸化+A2O/AO+芬顿氧化塔”为主要处理工艺,并进行工程设计。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以某综合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为例,在详细调研水量、分析水质特点和工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水解酸化+A2O/AO+芬顿氧化塔”为主要处理工艺,并进行工程设计。经预测,本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改善当地周边环境。对类似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A2O/AO工艺
        引言
        浙江省某地区已建有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万m³/d,主要收集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园区内的工业废水,投入运行以来,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由于工业园区的发展,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内污水水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目前一期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将不能满足处理要求,且随着省标的出台,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次需要对一期污水处理厂(2万m³/d)进行提标改造,同时对二期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2万m³/d),形成4.0 万m3/d的总规模
        1、项目概况
        本污水厂位于浙江省北部,位于太湖流域,接纳的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比例为4:6,其中主要接纳的工业废水类别为印染(占工业废水比例为75.4%,占总水量比例的45.6%),其次为食品制造(占工业废水比例为11.2%,占总水量比例的6.8%),再次为金属加工(占工业废水比例为5.1%,占总水量比例的3.2%)。
        其工业废水具有水质难生物降解、水质水量波动大等特点,且极易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的冲击负荷。现对其进行提标改造及扩建,工艺拟采用“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调节池+反应沉淀池+UBF水解酸化池+A2O/AO生化池+二沉池+芬顿反应塔(三相催化氧化)+稳定池+斜管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消毒池”。
        2、工程方案
        2.1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本项目服务范围内工业企业排放废水、省内其他相似工程设计水质及工业废水排放控制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的要求,确定本项目设计进水水质如下所示。
        COD:500mg/L,BOD:200mg/L,SS:300mg/L,TN:45mg/L,NH3-N:35mg/L,TP:5.5mg/L,
        2.2设计出水水质
        本工程出水水质执行《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指导标准》(扩建类)标准,出水中CODcr、TN、NH3-N及TP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染物排放标准》(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2169-2018)中表1限值(2),其余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确定本项目设计出水水质如下所示。
        COD:40mg/L,BOD:10mg/L,SS:10mg/L,TN:12(15)mg/L,NH3-N:2(4)mg/L,TP:0.5mg/L,
        2.3设计分析
        进水冲击负荷大。虽然通过现有的管网调节和在线监控设备,原水水质基本可以得到控制,但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超标进水、进水水质波动大等问题,尤其接管的工业废水比例超过60%,污水处理厂实际成为工业废水为主的综合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来水的水质变化较大,极易导致来水的冲击负荷。
        调整水解酸化池功能,保证TN达标。由于进水BOD较低,且生化系统的缺氧段停留时间不足,目前污水处理厂TN的去除仍然依靠投加大量的碳源,同时将水解酸化池作为反硝化池运行,才能保证TN指标的稳定达标。在本次提标和扩建工程需要充分考虑该情况。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须采用具有强化除磷脱氮功能的生物处理工艺,尽可能利用生物处理降低氮和磷,并且增加预处理工艺去除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增加深度处理工序,去除SS。
        2.4主要处理工艺
        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为污水重力流入粗格栅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通过提升泵房提升至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去除细小悬浮颗粒,出水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实现均质均量后进入预处理综合池,通过增加化学药剂去除水中磷、SS等物质后进入A2/O生化池进行生物处理,生化阶段全面去除水中总氮、氨氮、总磷、COD及BOD。生化池出水进入平流式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后出水进入中间水池,通过提升后进入芬顿氧化塔,进行难降解COD的去除,出水进入斜管沉淀池进行中和、脱气、沉淀后进入滤布滤池,截留并去除SS后进入消毒池,经过次氯酸钠消毒后排入接纳水体内。
        2.5工程设计
        表1:新建构筑物设计一览表
       
        3、结论
        针对工业园区内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在详细调研水量、分析水质特点和工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调节池+反应沉淀池+UBF水解酸化池+A2O/AO生化池+二沉池+芬顿反应塔(三相催化氧化)+稳定池+斜管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消毒池”,使出水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类似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