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应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 037600
摘要:电能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资源,电力资源供应如果发生故障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当前,电力资源的传输是借助配电线路来完成的,线路的安全可靠直接影响到电力资源的输送情况。配电线路使用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故障,如果缺少及时处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生产生活连续用电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强化运检管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的落实。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配电线路运检的常用方法及应用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检方法;应用
1配电线路运行检修的意义
配电线路的运行检修指的是对配电线路运行进行全面的监督,包括线路的运行状况、不利影响因素等,进而对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线路检修的方案。实行配电线路检修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地利用检测手段对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从而能够保证线路运行的稳定和安全。与此同时,配电线路检修能够做到合理的安排检修流程、间隔和时间,能够实现提高线路健康水平并降低成本投入的目的。首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资金的投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其次,能够提高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再次,能够保证设备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由于传统的配电线路检修时间集中,检修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都比较大,这就导致了工作人员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经常发生,而状态检修这种方式主要是减少了不必要停电检修的时间,从而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最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停电的次数和停电的面积。通过对配电线路进行状态检修,能够检测到线路的实际运行状态,而后通过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该条线路上是否应该进行检修,这种方式能够降低停电的次数,同时也能够减少停电的面积,这样在给用电户带来方便的同时,又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2配电线路运检的常用方法及应用
2.1短路故障检修
对于配电线路短路故障检修工作的施行,则应预先对故障原因、诱因予以详细掌握,结合故障“导火索”的检查,切实线路运行检修的意义。常规情况下,配电线路短路处电阻趋近于零,以此为依据的线路周期性检查,可为故障点甄别工作提供便利。但是,该种方法的运用,因难以对线路潜在故障予以挖掘,致使其逐渐被现代化和智能化检测技术所取缔。而温度测量技术,则是通过对局部线路发热问题的探查,明确故障点,且借助颅内线路与降压元件的使用,减小停电面积,使其能够在保证国民用电质量的同时,降低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成本。
2.2超负荷故障检修
配变终端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其负荷的实时监控,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行对线路安全造成的影响。绝缘遥测应用于超负荷配变当中,明确其绝缘状况,增强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在馈路停电综检当中,还应该重视对断路器的检修,防止由于设备老化或者环境影响而出现损坏问题。很多用户由于缺乏安全常识,也会导致线路运行存在危险。应该使其掌握基本的运行维护方法,保障安全用电。在配变电压器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明确其容量,满足实际用电负荷。在实际运行当中,应该对当地的用电负荷进行检测,防止线路的负载率出现较大偏差,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可以降低线路损耗。
2.3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检修
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绝缘受损造成的。
主要有以下几类:绝缘子破损、导线绝缘皮破损对地放电、异物搭挂导线、导线对树木或建筑物距离不足、设备或装置绝缘不良等。如果低压配电线路的绝缘受到损坏,在产生一相不完全接地的状况下,电路会通过电弧或者电阻接地,接地故障呈现高阻接地,此时故障相对应的电压会降低,非故障相电压会相应的升高,在这种情况下低压线路呈现“零线带火”现象,故障相低压客户电压不正常,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供电;如果一相出现完全接地的状况,接地故障呈现低阻或金属接地,那么出现故障的一相电压会下降到零,非故障相电压会升高到线电压。此时。低压剩余电流开关保护动作跳闸,造成线路停运,停供范围较大。对于低压接地故障的查找可以使用测量绝缘和电压的方法来完成,配电线路出现停电故障的时候,首先将配电线路中的各个支线的开关断开,然后在每一个线路段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使用兆欧表测量线路接地电阻,如果电阻显示不为零,则没有接地故障,反之则该线路段中有接地故障;确定故障点所在线路段后,再逐个排查,直至故障暴露并消除。
3配电线路运检策略
(1)如果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工作人员应监察线路的运行情况和影响因素,加大维修力度,结合线路的故障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维修方案,确保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稳定。一旦配电线路发生故障,不管维修程度如何,都应该从方案设计、交付、维护这三点进行考虑。线路检修人员应与设计师进行沟通,对设计理念进行了解,因为设计师对线路十分熟悉,能够为检修人员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控制潜在风险。(2)将工作票制度落实到位,保证每位检修工人都足够熟悉检修过程,能够充分了解安全操作规范,有效避免发生没有工作票、无有效安全防护等情况。检修人员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观念,开展相关工作时,一定要有监管人员在场指导,哪怕是现场工作简单、检修人员少,也不能简化或省略相关事项。维修工作完成之后,还应进行一定的养护,比如定期对线路旁的树枝进行修整,保证线路的宽度足够;定期检查立柱的合格性,如果发现倾斜现象,应立即采用混凝土浇筑等方式进行解决;定期对绝缘子进行清理,避免灰尘对其正常运行造成影响。(3)由于配电线路点多、面广,会致使线路之间相互重叠,在进行线路检修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找错线路和电杆等现象,因此,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有相关人员在场监管,尤其是一些特殊地区,应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维护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保护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4)以往的检修方法是检修故障和定期检修,但是,现今的线路分布非常复杂,这两种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无法有效检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例如红外测温、在线监测等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还有效提高了检修水平。(5)应用新技术。检修人员在进行检修的时候,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来提高输电线路的维修质量。例如,某处输电线路因为暴雨发生断电现象,检修人员前往检测抢修,但是发现配电网周围的水位非常高,无法近距离的进行检测。于是检修人员通过使用一个非接触式的红外线测温仪,在一定安全距离来测试配电线路的整体表面温度,从而检测出短路的位置点。因为如果某一处电路发生短路,短路的温度要较其他点的温度高,通过使用这种红外线测温仪,可以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在任何工作的开展几乎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经济越快速地发展,电力资源的供求量就越大。电力公司和企业要实时地提高配电线路的电力传输能力,既要确保配电线路用的是质量最好的线,也要确保每天都有工作人员进行配电线路检测。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发现配电线路十分脆弱,这就要求电力公司和企业一定要加强运检管理,维护好配电线路,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蕾.针对配电线路运行检修策略探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06)
[2]张保强.配电线路常见故障以及运检管理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10)
[3]刘林.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检管理[J].建筑技术研究.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