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分析 胡瑶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胡瑶
[导读] 摘要:在当前时期,城市配电配网规划与城市发展建设的联系逐渐紧密,如若城市配电配网无法得到有效完善,便会使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受到制约,无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在城市配电配网规划与建设上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建设思想以及应对措施,从而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步伐。
        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摘要:在当前时期,城市配电配网规划与城市发展建设的联系逐渐紧密,如若城市配电配网无法得到有效完善,便会使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受到制约,无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在城市配电配网规划与建设上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建设思想以及应对措施,从而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步伐。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
        关键词:电力; 配网规划; 建设思路
        引言
        就电力配网规划与建设而言,这是一项要求长期实施规划建设的工作,只有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分析其建设思路,才能及时发现其不足之处并予以有效整改。因此,在实际生产建设过程中,电力工作者一定要对当前电力配网这项建设工程所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这项工程做好规划与建设,以此来不断提高电力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可靠性,这对于电网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项伟大事业的稳步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1城市供电系统的配网规划概述
        1.1 城市供电系统的配网规划特征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供电系统的配网规划,应当体现出经济节能的特征,实现供电企业的经济化运行。而如何有效地体现出这一特征?这就要求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条件,实现配网规划的自动化。也就是说,配电企业在运转过程当中,通过信息化的设施来实现对各方面数据的离线监控,实现智能化的监控,以达到提升供电质量及效率的目标。这样既能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开支,又能提升供电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工作环节发生的安全事故[1]。
        1.2 城市供电系统的配网规划功能
        在信息化条件下,城市供电系统的配网规划功能由下面3个要素组成:首先,在基于实际电压这个中心的条件下,通过电压管理系统来实现将无功补偿的电容器的自动化控制;其次,通过对于监控系统的采集,来做到关于电网的动态化检测(在此环节,系统能够自动诊断出电网的参数,一旦出现状况即可第一时间进行自动报警);最后,可以运用故障诊断系统来自动鉴别出系统所出现的故障,并将具有故障的线路进行自动断电,为故障修复做好准备。
        1.3配网规划的内容
        配网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便于支持建设智能电网。所以对配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配网范围的设计,对配网建设网架以及目标进行系统性规划。相关人员主要是依据配网建设的实际需求,以解决部分地区配电网和主网连接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对配电网网架进行合理设计,以增强供电电压的合格率和可靠性。并且在规划配网时要综合配网负荷以及电源的接入需求,促使电网适应各类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和负荷送出,从而保障配网的多功能服务作用。另外在配网规划的内容中还包括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统一规划和分布实施等,即是对配电线路进行合理选择,利用现有的配电杆路或者是电力管道等进行快速布网,实现配电网线路的优化配置,实现供电可靠性的目标[2]。
        2关于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的探讨
        2.1 做到全局性的规划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首先要对于城市供电配网做到全局性的规划。这就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及先进的测量手段,全面采集信息数据,对于信息基础进行完善,建立起符合当地需求,能够长远性地满足当地供电需求,能够持久性地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配网系统。所以要充分结合城市的规划方案来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做好对于供电系统配网的规划设计。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在进行规划时要基于《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与《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并结合当地的现阶段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来开展,确立合理的技术目标和技术路线。例如,在开展设计改造规划前,首先要充分调研该片区的配电设备及用电情况,然后基于调研结果来设置改造方案。

要注意对于片区做好负荷预测,综合性地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把误差率下降到最低程度,使数据更加精确。要尽可能运用GIS 构建起完善的时空地理模型,由时空及测算主体等多个角度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另外,在规划时还要注意做到前瞻性。
        2.2 在配电网络构建中适宜地采用环网结构
        环网结构主要是利用各级配电支线与各级站点的馈线之间形成一种环形配电网络。首先在对中压配电网络电路线路进行环网接线时,应当确保其配电线路的荷载率低于50% ;其二,由于配电环网可根据其不同区分为单环以及双环的配电结构。单环的配电网络在建设过程中要求每一个环网结构中都不可过多布设节点;双环的配电网络结构是在城市的配电需求较高的情况下所采纳的网络构建方式。总而言之,环网结构的配电网络对于城市配电网络规划来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合面积较大的城市,并且对配电需求较为灵活的配电需求[3]。
        2.3 设计科学合理的配电网络供电半径
        通过上述内容,配电网络的供电半径若过大便会使电网路线的损坏概率大大提升,并还会出现电力资源浪费的情况;而如若配电网络的半径范围过于窄小便无法满足面积较大的城市供需求。因此在设计配电网络供电半径时应当结合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其发展规模、人口分布等各种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与构建配电网络供电线路,从而使城市配电网络的构建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2.4切实做好电力负荷预测这项工作
        从配网系统整体上来看,其基本构成就是线路,因此线路的负荷控制情况与电力系统运行是否安全有效存在很大关联性。基于以上在进行配网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系统建设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对主干线路的负荷控制工作要严格落实,切实保证未来主干线路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对于配网自动化管理中的线路负荷管理工作,可将负荷电流指标作为管理依据,通过应用其中的电压监测功能,对电压质量问题进行监测,及时找到低电压问题原因,跟踪低电压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升对城市配网规划的龙头作用。例如配网中主干线路运行过程中选择是两供一配的馈线模式进行管理,对此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可将该线路原本的电流负荷水平降至400A 之内;而配网中的单环网馈线,将其电流指标控制降至250A 之内;若该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干线路以辐射形馈线进行布设,与上述的400A 标准相同。
        2.5 完善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工作效率、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改善服务质量,使供用双方均得到效益。对此要从下列角度入手:确保供电的时效性、做好用电服务工作、减轻他事故造成的供电影响。为了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可以增大导线截面,降低线路的电阻率,采用新的输送电金具等[4]。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成倍地增长。为给人们生活提供所需电力,就应基于电力配网规划具体情况,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电力配网系统,以确保电力运行的长期稳定运行。这不仅可有效提升电力供应水平,还可有效促进电力配网体系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当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为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新形势,电力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现代技术,不断加强电力配电系统规划,以此来有效完善电网的各种规划方式及其规划方案,这对于整个区域电力配网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燕彬.智能电网发展与城市配网的规划改造模式分析[J].电子测试,2019(24):78-79,85.
        [2]李长俭.探讨城市配网规划与优化的思路构架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1):141-142.
        [3]朱兰.城区配电网实用规划方案的研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6.11.
        [4]李达.对电力配网规划及建设思路的分析实践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