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2
摘要:在电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式下,电力企业不得不面临安全生产的问题,由于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为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生产压力,随之而来的安全生产问题也成为现阶段的重点问题。要想达到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的目的,就必须加强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将风险管理手段引入到生产管理活动中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供电稳定性。
关键词:风险控制、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运用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易受外界的干扰性使得电力运行时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按照流程进行严格操作成为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同时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是对我国电力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详细分析。
1.1电力应用中的不规范性
在我们日常生产活动和应用中电能的使用都需要一个升压和降压的一个过程,这都需要借助变电站的帮助,也只有经过变电站升压降压的过程,电能才能被送到各家各户中。所以说电能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一个过程,因此对电力设备的严格细致的检查维修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中对电力生产、供给的安全性的高要求也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如果在电力生产应用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任何一个安全错误,这样所导致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会对机器设备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也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从而导致地方的大规模停电,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更会造成电网的大规模崩溃等。
1.2电力生产中的不规范性
电力在应用中的不规范性会产生各种问题,和电力设备以及环境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由于电力设备的老化,同时也没有进行检查和维修,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不仅对生产造成破坏更有可能危害到人们的生命,所以对电力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如此,电力生产也必须有特定的环境,因为电力生产中易燃易爆的物品比较多,设备的持续运作的特性也使在电力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1.3工作人员素质的不足
在电力生产中工作人员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不但如此,工作人员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电力生产中工作人员素质的缺失会对整个电力生产的程序造成影响。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运行设备也会对整个电力生产过程造成影响,从而使电力生产管理产成一定的风险。
2风险控制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2.1完善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对在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借助制度的作用来约束一些生产作业方式,为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为电力生产人员的操作提供合理的参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首先,一项完善的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需必须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电力行业标准以及电力生产作业的实践要求;应当根据日常生产作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总结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符合生产实践要求,能够实际应用。
其次,可以结合员工考核制度来制定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将违规作业的危害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写明,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可以对生产作业人员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再次,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之后,应组织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要让作业人员对操作规范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遵循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生产作业,保障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
2.2更新风险管理理念
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效率。但是当前电力企业在实施统筹管理中,电力企业并不重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理念相当滞后,因此,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中一定要加强风险管理,根据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并不断更新风险管理理念。通过全面地控制措施,加强对电力企业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电力员工的素质,从而构建全面地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在实际的电力生产风险管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地评估,改善错误的风险管理措施,充分保证电力生产风险管理的监控作用。
2.3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在全面搜集相关工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具体可采用熵权模型、模糊物元模型等,结合专家评价方法,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满足全面性、系统性、精炼性和可度量等方面的要求。以上述工程的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例,在构建过程中,可分为三个维度提取关键质量指标。分别为项目设计质量、项目施工质量和项目验收质量。其中,项目设计质量指标主要包括设计图纸审查率、工程质量受监度、质量检查合格率等。施工质量指标主要包括返修率、观感良好率、实体工程抽查率、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率等。项目验收指标则包括一次验收合格率、经处理后通过验收率、质量投诉率等。上述指标中既包括正向指标,也包括逆向指标,确定指标项目后,还要采用专家评价法对其进行赋权,然后开展质量风险评价工作。
2.4重视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
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实施电力生产的风险管理,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效力,充分保证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用电。同时,电力企业可以将电力生产安全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联系在一起,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电力生产的风险管理的应用措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应当深入基层了解电力生产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管理人员还应当加强与员工的沟通,通过与基层人员的沟通解决在风险中遇到的问题,准确地把握电力生产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有效把握电力生产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降低电力企业在运营中产生的风险问题。
结束语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电力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正确认识到风险控制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电力企业要培养组建起专业的风险控制人才队伍,结合以往电力生产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有效采取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和安全风险管理方法,避免各种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各项电力生产环节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曾霞玲.解析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18):134-135.
[2]施伟民.浅议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5(3):190-191.
[3]刘运祥.浅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通讯世界,2017(2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