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 韩立洲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韩立洲
[导读] 摘要:当前整个社会都已经进入到了全面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时代的本质要求便是,切实的注重整个变电站的智能化实施,在智能化的变电站运行过程当中,有关电力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全面仔细的对各种维护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处理,切实的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射阳县供电分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  224300
        摘要:当前整个社会都已经进入到了全面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时代的本质要求便是,切实的注重整个变电站的智能化实施,在智能化的变电站运行过程当中,有关电力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全面仔细的对各种维护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处理,切实的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使变电站发生了的设备问题,也能够及时采取有效地的措施进行处理,这样就能切实的提高整个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稳定、可靠、安全供电。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设备维护
        1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建设也在高速推进。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我国电力供应至关重要。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安全和设备维护可以有效防止变电站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同时,高低压隔离大大降低了变电站停电的概率。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采用计算机控制方式,因此在运行维护和设备维护中采用计算机同声传译的方式。与传统变电站相比,高端智能变电站的成本更高。如果不能进行科学高效的维护和设备管理,将直接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造成设备损坏,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维护工作主要是通过定期维护,消除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前预防和解决,有效降低正常生产的成本投入,对我国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隐患和风险类型
        2.1母线操作风险
        从电力企业电能汇合设备的角度出发,变电运维工作中的母线操作极为复杂,涉及元件极广,运维工作量极大,深刻影响着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基于电力企业变电运维工作中母线操作的实际状况,对其科学的进行经验总结,可以得知,在进行母线操作时,往往会受以下几种操作行为的影响,为变电运维工作埋下隐患风险。首先,电力企业的运维人员缺乏母线操作的基本原理,直接带负荷拉刀闸。其次,运维人员没有及时科学的切换保护装置,引发安全事故。最后,运维人员缺乏对电容及电感基本原理的熟练掌握和重视,致使断路器断口电容和电感出现串联谐振。
        2.2设备操作风险
        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是保证电力企业正常运行的根本,基础设备的安全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基础设备的安全性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若存在基础设备安装质量缺陷,往往会使得整个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受到影响。对此,在开展变电站运维安全管理工作时,需加强基础设备的安全质量管理。针对管理基础设备的安全人员,需定期、不定期的加强基础设备安装原理和安全运行原理培训,帮助其深入了解变电站基础设备的安装技术,提高基础设备安装质量。由于不同变电站基础设备的安全方法和工艺存在差异且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在操作人员安装工作时难度较高,造成不同智能变电站的安装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3运维环境风险
        作为变电运维工作出现隐患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运维环境隐患风险对变电运维工作的影响较大。由于电力的特殊性和脆弱性特点,运维环境常出现的风、雨、雷、雪等气象状况,很容易为变电运维工作埋下隐患风险,增加运维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受地形条件的影响,运维人员高空作业进行变电线路维护时,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电力企业要科学制定运维方案,降低隐患风险。


        3加强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的对策分析
        3.1评估及控制变电运维中的安全隐患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的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应用范围广,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如风险防控系统、电力调度系统等,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进一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有必要进一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平台和风险信息库。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正逐步向科学技术的方向发展,将其应用于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可以大大降低误操作的发生率。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将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常见的误操作原因、现象、发生机理等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在每次故障发生时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的变电站运行维护误操作故障信息数据库,帮助计算机更准确地确定故障位置,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尤其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关键点。如有问题,可迅速切断电路,避免损坏其他线路和设备。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效率的关键是建立健全隐患评估与控制系统设施。相关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制度建设和实施管理。
        3.2故障时的维护计划
        (1)间隔合并单元故障。组合机组故障应结合故障的实际情况,在保证设备检修效果的基础上,还应准确确定故障的根本原因。在系统配置合理的基础上,需要对各单元进行分离和处理。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对机组故障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消除母线保护装置的故障,从而提高整个设备运行的稳定性。(2) 终端故障。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智能终端出现问题,一般是由开关柜跳闸引起的。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必须做好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倒闸管理工作。在终端故障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是否是出口压板故障引起的,并做好故障排除工作;其次,需要进一步探讨智能终端故障的原因,找到最终解决的原因。(3) 开关故障。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开关故障。在大多数情况下,开关故障是多种类型的,因此很难确定故障原因。在实际故障排除中,首先要结合goose网络图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同时判断交换机的类型和颜色,并根据间隔交换机的故障情况判断链路,及时处理交换机中存在问题的环节。
        3.3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它可以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设备检测和评估机制,使电力企业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安全控制水平。电力企业除了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保证设备检测和评估的全过程外,还可以对设备运行进行应急安全准备。在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设备事故安全责任演练,使各部门员工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义务,确保设备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采取正确、快速的解决方案。
        3.4运用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可视化管理
        在线监测运行设备的应用主要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对验收和维护等实时监测,通过设置监测设备的高压值可确保整个变电站维护检修工作的稳定性,更有效的对变电站进行管理。对于监测系统中的一次性设备,需要通过实际数据测量来评估设备的效果和准确度,并依据监控平台输出的数据曲线对设备起到管理和维护监测的作用。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导出的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变电站的实际环境来判断设备整体的运行状况,这样即可完成最大程度的可视化管理。
        4结语
        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对变电站运行情况的全面了解,需要对当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和设备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研究和解决。一方面电力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培训,提高对先进运维知识的了解,在出现问题后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采用更加可靠安全的监测系统和设备,确保变电站运维和设备维护的科学高效,提高事故的预防及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军,郑维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4):244-246.
        [2]刘卫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技术[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9):109-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