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2
摘要:对电力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影响着电力工程的质量,对于当前电力施工现场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建筑企业必须与施工现场管理部门共同配合,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并不断的创新现场施工管理方法,电力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管理能力,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采取符合现场施工情况的管理方案,使电力企业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安全技术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应用
1.电力施工过程中安全施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较低
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因此,造成了电力施工企业不愿投入较多的成本来聘请专业人员,而是倾向于聘用普通工人,然而,这些工人却直接影响着电力施工安全技术与施工质量。因此,就企业而言,聘用优秀的技术人员有助于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应该针对技术人员定期组织开展同职业技术相关的培训活动,以此来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开展电力施工安全工作时,大多数施工人员的学历均较低,而且文化水平不高,从而不仅导致了他们缺乏安全意识,而且也无法精准地预测出项目建设中会出现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意外事故,难以做到巧妙地进行应对与处理,进而造成了电力施工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1.2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忽视了对施工过程的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由于项目组织部门的人员缺乏质量意识,未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一味地强调提前竣工,因此,对施工质量产生了忽视。另外,再加上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无法进行规范性操作,私自改变施工流程以及采购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等,进而均对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还缺乏大量的高水平管理人员、主要施工技术人员以及工程师,加之未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分析项目管理,有关技术十分落后,部分项目的资金得不到落实,因此,造成了施工常常无法根据预期的目标来开展。
1.3未对施工安全等方面问题引起重视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组织机构均未对安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施工企业甚至为了获取到更多的经济利润,忽视了对经济收益同安全问题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因此,导致了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得到全面落实,尤其是在部分施工项目组织中,企业领导或者是有关管理人员只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并未意识到加强重视安全管理更加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事实上,就目前的任何组织而言,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与经济利润的提高,都应该确保运行环境的安全,如果处于危险境地时一直存在侥幸心理,就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安全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完善安全责任制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建设企业应当签订相关的合同,并通过合同,明确施工中的权利和责任分配,预防出现事故后,没办法确定最终的责任在谁身上,各单位应该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可以保证在发生安全风险时,明确责任在哪个部门的身上,谁的责任就应该对其进行惩罚,另外,还必须明确保证金提取的制度,以防止发生强制罚款的情况发生。
此外,安全监管责任还需要进行评估,还应该把年、月以及季度政策都落实下来,预防出现偏差问题,对目标责任进行分类和评估,根据相关的结果制定出可行的施工安全制度。
2.2不断完善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体系
只有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才可以保障电力工程安全施工。在现场的实际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管理:一是在没有施工前,要对所需要用的材料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具备施工要求,材料和设备有没有准备齐全,材料和设备质量是不是都是合格的,对供应设备和材料的厂家资质进行查验,确保安全施工。对在电力工程施工中,会用到的设备,必须对其设备先进行检查,保证设备可以安全正常运行,减少运行中的故障,防止出现设备安全事故。二是强化施工中的安全监管。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查,对施工环节做好安全检查和追踪,在施工中存如果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来进行处理。为有效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现场安全管理,在项目的施工中安排专业的安全监督人员,对电力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管,安全监督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安排2到3个人轮换上班,对施工工地进行24小时的监管,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2.3健全相关责任制度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是管理层的职责所在,目前由于建筑行业的工程监理岗位已偏向于工程资料整理,所以急需设置现场安全监管职位。施工单位应完善工程责任制度,确立小区域内的责任人,将区域责任划分给个人进行监管,强化其安全管理意识,调动其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并规范监管流程,开展更具现代化管理意义的安全监督工作。“专人专管”形式的责任制度,无形之中给各区域责任人增加了工作压力,通过这种压力束缚,能够使责任人更认真、更细致地进行监督工作。这种制度上的创新,同时也是对责任制度的健全。
2.4制定施工应急预案
对于不可防范的工程安全风险,相关管理者可在施工前期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危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为突发事故启动备用方案,这也是降低施工人员伤亡率的基本方式。施工单位的应急预案需要多方讨论后予以确定,讨论结果要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加以完善,例如在处理突发触电事故时马上要进行断电,并注意绝缘保护等,杜绝出现盲目救人的现象。应急处理的宗旨要以保障其他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首要前提。
2.5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方法措施。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对临时设施、消防设施、机械设备、材料等进行了明确位置的划分,并绘制了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指导各类设备和材料的分类存放。同时还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危险品仓库进行了重点的管理,尤其是易燃易爆材料,为了避免其相互引燃引爆,采取有效的保护和警示措施。
(2)安全设备使用规范。针对本工程所有使用的电器设备、工具等,都要求必须进行有效接地,并对接地体的电阻进行测试,确保其满足标准规范要求才能进行使用。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所有的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容器、避雷设备等都要求做到双向接地,杜绝从一根接地网上同时引入2个接地点。
(3)消防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配电房、临时工棚、活动房等都配备了相对应数量的消防器材,且严禁任何人挪用或者损坏施工现场的消防设备,同时设置专人对消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结束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进而提高了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安全性。由于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屡屡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一定要对安全问题加以充分考虑。相关单位一定要做好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规范,并且加大对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来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开展。
参考文献:
[1]何云辉.安全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4):217+165.
[2]佚名.基于10k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的探析[J].电子测试,2018(2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