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康利剑
[导读] 摘要:电力线损是供电企业在电力能源传输和分配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耗损,其直接反应了电力系统的设计规划、技术进步程度、电网的建设状况以及经营管理和生产运行的水平。
        平坦供电公司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电力线损是供电企业在电力能源传输和分配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耗损,其直接反应了电力系统的设计规划、技术进步程度、电网的建设状况以及经营管理和生产运行的水平。当前线损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提高线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仍需要不断摸索,解决问题并挖掘出更多降低线损的有效途径。文章就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
        引言
        线损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十分重要的一项经济指标,线损率是电力企业反应电能耗损的技术指标之一,直接反映着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供电企业的设备运行状态和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还极大的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电力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电力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了,在这种严峻的条件下,电力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就一定要在各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效率,有利于降低电力企业的线损率,从而降低成本,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理论线损的计算方式
        计算线路的电力线损有许多计算方式。均方根计算法以及电量精算法是其中最为常用的两种计算方式。首先需要对电力输电线路和相关设备的配网情况、一定范围之内的单位主网以及低压网络布局设置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将所涉及到的线路以及变压器等多个设备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参数和线路的设置资料。按照一定统计时间之内各个设备和发电机组所产生的负荷参数计算得出发电机设备的电压和运行的负荷。最终通过配网计算得出各个不同的电力设备运行时间段之内平均电压数值以及电流等等。等待数据记录完毕,确认数据的记录准确、无差错,最后进行统一式的计算,依照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果,将电力企业的各个运行时间段之内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以此为依据制定出详细的年度线损资料,制定出后期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一般的来讲需要采用目标分解的方式,将总的线损目标进行逐层的、逐级的分解,同时在相对应的线路和单位之中,对管理的目标进行明确和落实,最终将管理的目标均匀的、合理的分配至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建立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制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在工作过程之中可以有极强的责任和工作精神。最后,针对管理决策的制定还需要遵循真实、客观并且科学合理的原则。
        二、线损产生的原因
        (一)固定损失
        固定损失不会随着负荷的变动和变化,只要设备处于运行中,带有电压,就会造成电能的消耗。这种消耗与设备的功率或者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也可以称为基本损失。例如,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等的铁损,电力线路的介质损失等,都属于固定损失。
        (二)管理线损
        (1)用户电表计量损失。首先用户的电能表未按时查抄,抄表不规范化,有少计和漏计电量;其次是计量表在安装的运输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原因造成的计量不准:最后是窃电、违规用电、计量表遭到破坏。(2)计量数据混乱。抄表员将电能表的数据进行统计时可能出现记错现象,且记录的数据是采用手抄,难免不出现误差。而且这些数据将作为最后的计量结果统计汇报,通常不对数据的真实状况进行考证,使得整体数据库的电能计量结果就会出现误差。(3)某些用户窃电现象。用户窗电现象也是造成电网线路损耗量偏高的一项直接原因。而近年来有关人员发现,用户窃电的手段变得越来越隐蔽,技术含量也普遍升高,给反窃电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三、如何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的效率
        (一)组织有力的降损管理组织
        对于电力企业来讲,要不断健全组织领导,对整个管理网络进行完善和健全,加快推行线损管理的责任制的建立,实现部门之间的有效、合理的职能分配,加强合作与交流,对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实现线损率与人员工作质量的挂钩,在根本上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重视员工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时发现线损管理中的不足,进行及时的解决。管理机构要对检修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对障碍进行及时清除,尤其是要做好春秋季检修工作的组织,建设漏检行为。针对员工的抄写和核收,要进行信息的公开化,避免漏抄现象的发生。
        (二)对配电线路和变压器进行分区承包管理制度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不同的承包标准,既要满足指标的要求,又要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变压器台区的电力线损,承包制度相对复杂,通常采用配变监测仪,实现实测和理论数值的有效结合,形成线损责任基准值的确定,而后结合供电负荷的分散程度等指标,与管理系数进行相乘,实现承包指标的确定。对于不同环境的台区,要结合具体设备的状态、环境的优劣等,调整管理系数的合理性。对于一些条件差的地区,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完成了相关损耗指标和责任人的确认之后,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考核,应用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切实降低电力线损。
        (三)加强电网的改造工作
        对电网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采取架设新的输电电路的方式,实现对陈旧电路的有效改造,对电网规划进行按期发展,在根本保证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在维持电网负荷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升压改造,对元件的电流进行降低,实行负载损坏的有效降低。同时,同时进行陈旧电网以及升压的改造,减少电压等级和变电容量的重复产生,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降低电网的损坏。进行电源分布的合理优化,使其处于负荷的集中位置,同时也是密度和范围较为主要的地区,采取多点的布置形式,实现损坏的明显降低,改善电源品质。
        (四)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
        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无功补偿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功率因数下降的情况,电能损耗的程度被增强,因此,为了满足无功功率的需求,需要保证电网功率因数能够满足实际的规定和要求,要以配电压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主要方式,高压补偿为辅助手段,选择合适的位置,适当增加无功补偿装置,发挥对功率的有效平衡作用,实现线损的有效降低。同时,要注重提高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实现电能的有效降低,建设损耗。
        (五)重视线损的理论核算
        对于线损的理论核算,主要是结合电网的实际负荷,采用正常的运行方式,有效核算电网中元件的损耗。在进行理论损耗核算的时候,电力部门需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及时进行问题的程序,对电网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形成合理的线损管理方案,促进电网发展的计划性、科学性和规划性,为其提供合理的依据,大大提升线损管理的效率。
        结束语:
        线损作为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要想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将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工作。因此,在实际的线损管理工作中,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人员要清楚的人事部门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电能的合理需要。
        参考文献:
        [1]姚玉玲.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探索[J].大科技,2017,000(013):84.
        [2]李明非.提升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J].科技资讯,2019,017(009):39,41.
        [3]朱德志,裴兴,赵丽丽.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探索[J].科学与财富,2018,000(025):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