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 刘磊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刘磊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高支模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山东绘途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省菏泽市  2746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建筑高支模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支模施工技术就可以在建筑施工中对提高施质量和施工进度提供一定的帮助,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要想更好的让高支模施工技术发挥出其作用,就需要对高支模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推动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引言
        在现阶段社会大众对建筑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建筑质量环境等与以往相比都必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同时就是在当下可用于建筑建设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此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该技术的开展和实施相对比较困难,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并且对于工艺工序等都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在具体施工中存在工艺以及技术上的问题,非常容易在工程建设中遗留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所以在现阶段必须做好对工艺技术的研究分析,改善优化相关技术工艺,有效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1高支模施工技术具体要求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上下支模的统一,形成一个垂直线,从而将底座和点半进行安装。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浇筑的梁和板跨度大于4m,需要将模板起拱,把握好起拱的高度,控制在1‰~3‰。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最关键步骤是梁的立柱,同时要把握梁立柱的横竖距离。因此,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拥有正确的施工理念和严谨的施工态度以及相应的技术水平,使用合理的优化技术来开展相应的工作,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2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设计流程
        (1)以轴线定位,参考模板将控制线放出,放出设置好后,检查其位置是否规范无误。(2)满堂脚手架搭设前,要把纵向立杆安设好,然后固定住横向扫地杆和纵向立杆,再仔细检查供需,保证其正确稳固。(3)主次梁底部模板搭设时,需要逐步参考施工方案来推进,注重细节操作。(4)安装主次梁侧面模板的时候,每环节都要保证稳妥。(5)在所有底部模板与侧面模板安装完成后,将其捆扎牢固。(6)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让其充分凝固。(7)所有步骤流程完成,且混凝土充分凝固后,要检查其强度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在保证达标后,可开始进行最后的拆除工作,拆除工作也意味着整体高支模施工步骤的结束。
        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3.1高支模安装环节
        高支模的安装过程包括多个环节,施工人员应注意各环节的安装过程,施工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正确操作方式,以便更好地操作,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质量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整个模板体系的稳固性,还需要做好底板加固,严格依据标准来验收各环节质量,杜绝出现接口处松动等问题。同时因为整个支模结构体系复杂,混凝土必须在结构强度达到预期标准和要求后,才允许进行相关拆除作业。
        3.2外框架梁柱施工技术
        在高支模安装的过程中,外框梁柱的安装和施工是比较繁琐和复杂的,并且在高支模安装的过程中还是一项技术重点和难点。

高支模外框梁架的施工难点堵系数较高,并且梁柱的分布也比较的密集,施工作业人员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步骤来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采取一些施工技术和手段,第一,技术作业人员需要浇筑梁板,并且还需要重点关注梁柱的位置情况,并对梁柱主体和支撑点中间的位置进行加固。另外在框架和支柱施工结束后,施工作业人员要在此基础上把支柱横梁下方的水平拉杆的顶部移动到主体的两面。脚手架和层面的梁柱也必须保持在水平状态下进行连接,此外,还需要对外框架和梁柱之间来进行连接,这样才可以保障外部的框架梁柱和脚手架之间的衔接更加稳定,以此来保障高支模结构的稳固性。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还应该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参数进行规范和控制,从而保障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3混凝土浇捣
        高支模施工与其他的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材料基本类似,大多都采用常见的混凝土,其中包括一些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人工砂石骨料等,还有具有引气、减水和缓凝作用的一系列材料。在选择掺合料、水泥时需要合理性、科学性的2大原则和规范,对于整个施工工程而言,需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如果混凝土体积小,则可采用硅酸盐水泥(42.5MPa)或以纯硅酸盐水泥+I级粉煤灰(或矿渣粉)进行调配得到胶凝物。这也说明,施工材料需要慎重选择,其对于整个施工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浇筑开始前,应先用水将模板充分浇透,浇筑时也不可应用可能造成支撑系统偏心荷载,并严格控制好入仓温度、碾压次数。注意需要分层浇筑,通常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控制在35cm左右,并切实做好混凝土泛浆、压实度等指标的管控,确保混凝土质量。一些大梁高度超过1m的工程,则需分层浇筑,首次浇筑应确保浇筑达梁底,第2次浇筑则需要针对上部梁、楼板等一次性完成,注意反复多次。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做好工程的一系列保温工作,我们在应用蒸汽对砂石骨料加温时,可以使用蒸汽对砂石骨料进行预热,或者还能够直接用热水来进行搅拌,这种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出仓口的初始温度,这对于高支模施工的使用性能是十分重要的。
        3.4高支模施工拆除环节
        高支模拆除是高支模施工结束前最后一步,该步骤也是建筑完成的标志。拆除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却关系到房建土建工程的整体安全和质量,进行拆除时,拆除人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谨慎,不能贸然动手。拆除实施之前要保证所有细节工作到位,然后分步骤进行,具体如下。(1)侧模的拆除,需要先确保构件表面和棱角不会因其受损才可着手操作。(2)拆除低模梁长大于8m时,需保证混凝土强度为100%,梁长不大于8m时,需要保证混凝土强度为75%,而悬臂构件,需要达到100%可动手拆除。(3)板底模不大于2m,需保证混凝土强度为50%,板底模大于2m且不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需为75%,板底模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须为100%,才可动手拆除。(4)拆除柱模,需要先将拉杆拆除,再卸去柱箍,以撬棍慢慢撬动模板,使模板脱离混凝土,再分部分运下去。(5)拆除墙模板,应先将穿墙螺栓卸下,再除去水平撑与斜撑,以撬棍缓缓撬动模板,使模板和墙体分离,再运送离开,不能随意往下抛扔。(6)拆除楼板和梁模时,需先将楼板底模拆出,再拆下侧板摸。拆出楼板模板,要先卸除水平拉杆,再将模板支柱拆掉,只每排剩余1~2根支柱暂不拆除。拆除人员需站在拆除完毕空旷地区,将周围剩下的支柱拆掉,保证木档能自由掉下,再以钩子勾住拉下模板。在模板全部拆下后,应聚拢在一起,统一运出堆放,堆放高度不能超过2m。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高支模技术施工,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作为相关单位必须明确该技术在应用中的重点要点,并结合相关施工情况来排查优化在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不足,及时对其进行改善优化,充分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价值和作用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迪明,郜清宇.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62.
        [2]肖汉新.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9(10):172.
        [3]叶荣源.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7(12):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