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摘要:在如今的社会中,电力行业中的线损问题是对整体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若是能够良好地利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来解决相关的问题那么整体的电力行业就能够取得有效的进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配网;线损管理;计量自动化;应用
引言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重视。线损就是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要做好线损管理工作。而在线损管理中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利用其远方自控系统,可以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线损管理的科学性。
1线损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电能在电力系统的输送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且损耗发生在电厂到用户电表的各个线路上,这样的电能损耗称为线损。线损存在于整个输电网络,分为技术损耗和管理损耗,可以通过设备参数和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如果输配电过程中不能对线损进行有效控制,将会提高其自身的生产成本,不利于配电网长远发展。线损产生的原因较多,且发生在输、变、配各个环节,线路阻抗是导致输电线路电能损耗的主要原因,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电介质周围。导致线损的原因主要有终端覆盖不完全、数据采集不完整、电网运行方式改变、双电源设置不规范、线损排查异常等。
2电力计量自动化简要分析
2.1 电能计量遥测系统
这个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属于应用性综合性都很强的平台系统,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组织通道、主站与设备终端。这个系统在多个方面都有很好地应用,如网络、数据库及存储上,不仅可以对电能信息的自动化进行有效保证,还能使得系统在计量时有着较高的科学性。将这个系统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及时有效对各种信息进行搜集,之后再利用系统将信息传递加工,从而使得电能管理体系更为全面准确。
2.2 负荷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对整体的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作用都很明显。这个系统运行及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通信网络及所自有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它是在收集有效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检测,并将得到的结果与传统应用的工作方式进行比较。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整合负荷管理工作与电力抄表系统,这样就可以对用电量自动采集并分析,不仅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改善,也使得负荷管理能力大大提高[1]。
2.3 配变检测计量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电力计量装置、采集装置、传输通道以及供电电源、主站系统五方面。这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可以对电能数据全面采集,并积极监测,还能对不同测量点在不同时间段的运行状态有效监测。一旦用户在用电时的线索出现问题,它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对故障信息有效解决。这样的过程不仅使得剧名用电的可靠性大大提升,也能对电能消耗大大降低。
3配网线损管理现状及问题
3.1工具缺失,集成度差
在对电量和线损进行管理时,需要有统一的管理工具,这样才能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但就目前状况来看,许多配电网缺乏统一管理工具,管理人员需要从不同的系统中调取相关数据来进行一一核对,这样会大大增加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进而降低线损监控管理效率。配网线损监控信息集成度不高,部门信息交互不及时,均容易造成线损管理疏漏,加大了日常电网运营风险。
3.2数据失真,调控低下
为了满足线损、电量、财务等方面的指标要求,出现一些人为调控电量的方式,导致线损、电量的相关数据失去真实性,无法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给配网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由于抄表方式的不科学,导致线损数据的波动性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抄表工作中,抄表时间与供售电量统计不同步,使得计量统计的时间出现前后差异,进而影响了阅读线损率出现忽大忽小的波动状况,不利于线损监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线损指标以及线损数据失真会使其无法真实反映线损状况,给配网线损管理带来诸多困难[2]。
3.3机制缺失,监测较难
在开展配网线损监管时,需要将电量及线损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并保持协同性,以确保线损监控质量。但现实中,配网电量及线损统计管理系统机制不完善,部门间合作不到位,增加了线损监测难度,不利于配网的长远发展。
4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4.1 建立模型
对于线损管理工作来说,良好的运用这种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其进行管理。首先是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帮助建立起一些有关于线路损耗的模型,通过建设这样的模型是可以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发现其中的问题和开展具体的分析的。在运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建设起相关的线路损耗模型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来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量。通过这样的模型,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良好的观察和分析到内部实际线路损耗和计量点具体的损耗情况,并且还可以有效的观察到实际地运行状态,以此来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建设相关模型之后,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到内部的实际运行状况,若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的话那么也是可以直接的观察到,以此来更加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并且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也是可以对每日的信息数据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以此来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通过这样的数据模型,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良好的将其与具体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比较,以此来更加准确和精准的把握耗损的具体情况[3]。
4.2 形成报表
在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完成好分压、风线、分区以及分台管理工作,与此相关的内容必须要予以统计,形成完整的线损报表,将电力计量自动化予以高效应用后,报表就能够直接形成。对电力计量自动化应用后,能够将每个时间段实际耗损展开比对,比方说,可以将每一天的线损清晰呈现出来。从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这样可以获得所需的线损报告数据,对运行状况能够有切实的了解,只要做好分析工作就可了解线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采用可行方法予以处理。
4.3 自动统计
展开电力系统线损管理时,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予以充分利用,能够提升统计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将四分线损方法落实到位的话,统计管理的实效性也就可以得到保证。从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情况来看,通过其可对每个周期的电力损耗进行统计,这样就可以对电力损耗、电压等级间存在的具体关系展开研究。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线路,而且其长度是难以估算的,所以在统计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4.4监测系统
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功能之一是监测系统,展开线路损耗管理时,将检测系统予以充分应用可以使得损耗分析更为准确,尤其是展开多维度检测可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呈现出来。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要对每个监测节点的相关数据予以采集,这些数据要集中到末端设备进行处理。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通过监测系统可以使得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而且管理能够更为精细[4]。
结束语
在对计量自动化的线损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从配网的实际状况出发,既要保持线损数据监控的真实性,又要提升线损监测的科学性。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线损管理时应依照统一化、规范化、技术化管理原则,做好智能监测系统的构建,形成完整功能架构,快速定位线损位置和计算线损值,为配网管理和维护提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昌庆,陈宝,蔡青,陈宋森.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7,1(11):62-64.
[2] 华德曲.计量自动化在县级供电公司配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7(11):163.
[3] 杨婧琪.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之我见[J].中国高新区,2017(20):209.
[4] 赵华.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19(1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