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及低压配电装置智能化 魏巍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魏巍
[导读] 摘要: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惠及亿万农民的重要“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服务“三农”、推进农业现代化、拉动农村消费升级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举措。
        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摘要: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惠及亿万农民的重要“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服务“三农”、推进农业现代化、拉动农村消费升级的重要基础,也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国网公司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坚决执行国网公司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园区建设等中心工作,以加快建设具有坚强、智能特征的结构合理、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农网为目标,着力解决县域电网薄弱、农村供电设施超载、过载、供电“卡脖子”“低电压”等突出问题,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全力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用电。
        关键词:农网改造;低压配电装置;智能化
        引言
        农网改造工程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村电网安全运行、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民生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是农网改造工程管控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管控点。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农网工程实施过程中优质服务、土地赔偿、农民工工资发放等问题不断凸显,为农网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带来潜在的风险。
        1农网改造升级目的
        1.1线路设备升级改造
        在此次的升级改造之中,配电网运用的是放射式接线方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可以运用双电源分段联络接线的方式,导线截面与所制定的中长期标准相符,针对那些人口密集的区域、穿越林区则选择运用架空绝缘线路。针对老旧设备要适当加速电网智能化建设,着重促进并建设配电网自动化、智能配电台区与农村用电信息采集等试点。
        1.2灌溉专线管理
        其主要是为高标准农田输电线路来进行服务,通常都是从村内来直接性的拉入400 V线路来运送到泵站等用电设置,由于低压线路过长,随即就会相对容易引起相对较大的压降。因此在农网改造阶段之中,尤其是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之中,针对布置相对密集的泵站来进行划片专项管理,保障400V线路的长度要在设计长度之内,以确保农田机械的用电电压在380V之上。
        1.3鼓励农村新能源
        对于国家水电资源梯级开发而言,农村小水电是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小水电涵盖抽水蓄能电站与小型河流梯级水电站。这部分电站的特征集中体现在装机容量相对较小,通常均在30MW之下,输电电压均相对较低,通常则是在35 kV之下。这部分电站可以运用拉手线路来针对电网实施供电,以此来更好配合农网升级改造建设。
        2农网改造及低压配电装置智能化
        2.1分布式电源联网
        分布式电源包括小水电、光伏、风电等电源。众所周知2个或2个以上电源并联运行,需满足电压相等、频率相同及相位相符3个条件,但过去光伏、风电由于整流器及逆变器技术不佳引起电压波形畸变,导致与上述并网条件不符,很难实现与正常电源并网。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IGBT(Insulated Ge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双极型晶体管,具有驱动功率小而饱和压降低的特点,非常适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变流系统应用。目前由于光伏、风电的整流器及逆变器的核心元件采用IGBT模块使得光伏、风电发电逆变后的电源能较好地满足上述条件,使得光伏、风电与正常电源并网成为可能。
        2.2无功补偿柜智能化配置
        现时农网中存在无功补偿不足和谐波待治的状况,需要配置动态无功补偿,以达到提高功率因数、智能化的无功补偿的目的。DSP控制器能对用户的负载情况进行监控,计算分析得到负载的无功电流数据,作为控制器的参考值,并实时驱动IGBT产生满足要求的无功补偿电流,实现动态补偿,将无功功率控制在供电允许范围,同时对三相电压、电流以及无功功率在线监测和显示,并利用通信技术实现上位机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


        2.3进线柜和联络柜的智能化配置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两种电源系统实时在线运行参数进行测量,并对开关的分、合状态进行监控,目前需要配置智能网络电力仪表,这种仪表能够对实时运行参数进行数据采集与计算;如今断路器已实现一、二次设备融合,将部份替代智能电表。可以实现对元件中各项数据参数的精确测量和显示,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网络通信以便遥控。
        2.4农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配置
        由于农网中存在分布式电源,负载分布不均、输电线路及用电设备不规范,导致电能质量不高,需要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治理。
        (1)谐波治理
        光伏、风电发电逆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谐波,导致输电线路损耗增加,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导致谐波于扰影响电子控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一般情况下,配置无源滤波器滤除谐波,但谐波本身也是一种能源,如果将其从输电线路提取出来,经过整流和逆变即可获得应用,谐波提取装置是一种基于无源LC滤波技术的衍生方案。
        (2)三相不平衡补偿治理
        配置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该装置带DSP控剬器和IGBT模块核心元件,以并联的方法接入电网系统中,通过实时检测系统负载电流,DSP控剬器运算得到各相需输出的不平衡电流,实时驱动IGBT模块,使其发出与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反向的电流,平衡已存在的三相不平衡电流的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电流,最后从电网侧电流达到三相平衡状态。
        (3)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治理
        由于农网中的小水电、光伏、风电等受自然因素(水流量、光通亮、风压和雷击等)和重型动力设备的操作的影响,电压波动和闪变会超标。研究证明,人眼对频率约为10Hz的电压波动允许值电压波动最为敏感,为此一般采用等效10Hz波动值作为衡量闪变的指标。此外,“闪变”是照明亮度变化对人的刺激,这种刺激的不适感宜用一段时间的平均值来衡量,因此,电压调幅波中频率为f的正弦波分量1min均方根平均值,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为闪变视觉度系数。国家标准GB/T12326-2008规定,电力系统公共供电点在冲击功率负荷产生的10kV及以下电压波动允许值为2.5%,电压闪变电压推荐值为0.6%,它会造成人的视觉疲劳,用电设备工作不正常。通常采取治理的技术措施有:
        ①安装带DSP控制器和IGBT快速响应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负荷波动进行实时动态补偿,根据以补偿点电压U的上下限数据,IGBT模块判断补偿点越过电压上限Umax或低于电压下限Umin时,输出感性(戓容性)电流,补偿点电压降低(或升高),最终使各相电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②改进运行操作和工艺,如电动机降压起动等技术措施;
        ③对大容量冲击性负荷用户,宜架设专线接至供电能力较强的供电系统。
        结语
        农网辽阔,幅员广大,低压配电台区是配网的最小单元和数据源头,是智能配电网的关键,应主动适应国家和电网公司“互联网+”战略及体制变更要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移动通讯、智能化”等新技术,推动设备智能感知、数据贯通、信息共享和业务的移动化,全面深化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构建智能运检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的通知[Z].2016-03-08.
        [2]GB/T22710-2008.低压断路器用电子式控制器[S].
        [3]GB/T27745-2011.低压电器通信规范[S].
        [4]蓝洁."互联网+"智能电网对多能源系统智能断路器的监控[J].科技经济导刊,2017(23):70-71.
        [5]张永文.限载断路器及其发展趋势[J].电气时代,2009(4):9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