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武广明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武广明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建筑工程质量不过关,将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二十冶建设华东分公司  江苏  210004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建筑工程质量不过关,将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建筑行业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建筑的质量高度重视,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对民用建筑中的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这一技术进行介绍,以此提出几点建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建筑行业提出更多的建议,提高建筑质量。
        关键词:民用建筑;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
        建筑工程一向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筑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钢筋混凝土这一技术可以说是整个建筑中的重点之一,要合理的利用该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一、 民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在民用建筑中,很多主体会选择使用钢筋混凝土这一技术。一般来说,这一结构包括很多大型的模板,像框架柱、楼板等等,钢筋与混凝土两者结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这些结构的抗压力,保证建筑整体的稳定。现如今,钢筋混凝土一般有两种,也就是现浇钢筋混凝体的结构以及装配式的混凝土结构。一般在建筑中多是采用的现浇类型的混凝土结构,而这一结构中需要在完成模板的建设之后才能够进行浇筑。要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还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应工序,把控好各个工序的施工重点。
        二、 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模板的设计要求与施工
        1. 模板的设计要求
        模板一般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一个是模板,另一个则是支撑。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首先要求模板需要有一定的受力能力,其尺寸也需要严格的符合设计要求。另外需要保证支撑的稳定性,模板在使用过程中也尽量的保持简便性,最终保证能够有效的对钢筋进行保护。最后还需要在拆除过程中及时拆除侧面的模板,之后再对底面的模板进行拆除,最后处理垫块以及杆件。
        2. 配板具体步骤
        要保证整个建筑主体的结构质量,还需要对设计模板的过程加以重视。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将钢筋捆绑起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防止在浇灌的过程中漏浆。另外还需要在对模板进行拼装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步骤,以此来保证模板能够有效的投入使用。从建筑角度出发,能够有效的按照施工阶段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划分,另外需要对施工的各个工期具体的情况多加重视,这样才能够最终准确的确定需要多少模板以及需要多少层数。最后要按照施工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模板的拼装等系统,其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工程图纸的重要性,需要严格的按照图纸来进行建造。
        三、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1. 施工前的准备措施
        模板对于整个施工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施工之前首先要对其的数量进行统计,另外还需要对一些已经埋下去的部件进行详细的检查。这一检查多是针对的一些模板标高等,看是否符合这一工程的需要。要将这些模板上面所残留的垃圾等进行一定的处理,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成型的平整性。
        2. 混凝土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施工安全在工程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工作人员针对这一问题重点宣传。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工人出现在甭管出口,防止对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另外最好选取晴好的天气施工,避开阴雨天气。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需要穿戴好工作服,也要配到绝缘的手套。除此之外在泵机运行中要派人进行看管,同时对产生的一些压力数据等进行记录。
        3. 混凝土的施工手艺
        (1) 施工材料
        混凝土的施工材料一般包括水泥、砂等。水泥可以说是整个施工中非常主要的部分,这一材料的选取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具体分析,最终选取合适的水泥。另外在选择过程中还需要针对购买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主要观察水泥的初凝、终凝等状态,以保证所购买水泥的质量,以此来作为该材料是否能够投入使用的依据。

除了水泥之外,砂也需要选取较为优质的材料,这一材料通常混合在水泥中使用,以加强水泥的强度。
        (2) 施工过程
        一般都是利用泵装置最终将混凝土放置在一定的位置上,而这一过程需要将管道进行一定的清洁,可以利用这一装置将清水抽出以达到清洁的效果。然后可以向料斗中添加适量的混凝土以及一些水泥等等,经过这些处理之后才能够运送混凝土。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运送的过程中尽量的保证其富含程度在十毫米之上,以此来保证泵装置的吸入速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浇筑工程中掌握好施工中的温度,这也需要不断的对工作状态进行检测计量,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的记录,最终要保证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之后温度要维持在6摄氏度左右。若是在工作过程中温度出现过高或是过低的状况,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以保证最终温度保持稳定。
        4.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的保护
        对混凝土进行保护需要在浇筑之后的12个小时之内特别注意,使用特定的措施进行养护。另外还能够采取浇水保护的措施,一般情况下,这一措施的保护时间必须保持在7分钟之上。在进行浇水养护时还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湿度恰当,而且其使用的水分需要与其配板这一过程使用的水分保持一致。
        四、 在钢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进行结构钢筋骨架的施工
        钢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所以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测,以此来保证其质量。一般来说,在开始建设之前都需要在相应的骨架周围安装一定的支架,这样能够有效的调节其保护层的厚度,还能够精准的确定骨架的定位,保证整个工程的骨架稳定。除此之外,在对骨架进行捆绑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着一定的流程,首先需要将支架设置为U型的结构,然后将外围的开口放置准确,还需要分层放置水平的主筋,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的钢筋保持稳定。
        2. 对控制网进行布设
        一般对于建筑主体进行建造的过程中,会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施工空间不足是非常常见的问题。所以一般为了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也就是需要对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垂直度等进行实时的检测。虽然说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中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却避免不了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出现。所以只能够通过相应的技术来加以纠正,最终保证误差出现在合理的范围之中。另外控制网一般在建筑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上下结构,所以还需要严格的控制其尺寸,以此才能够保证整个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稳定性。
        3. 对施工结构进行管理
        虽然说如今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进步,我国在建筑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因为思维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导致建筑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一般来说,建筑过程中的管理问题能够有效的约束整个工程的建设,保证其工程质量,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所以说在进行建设时需要对其工程管理处以高度的重视,要不断的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以便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中的钢筋混凝土技术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对这一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能够直接提高工程质量。但是对这一技术进行使用,首先要明确其中的技术要点,重点关注骨架模板等设置,同时需要加强控制网的布设。另外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问题多加关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同时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元一.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6):16+19.
        [2]陈道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居舍,2020(05):38.
        [3]龙俊良.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10-11.
        [4]王光强.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9(06):23+25.
        [5]李力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7):9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