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14272919820619XXXX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为重点的管理方式,强调管理的细致性。在工程施工使用精细化管理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如存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内部控制力不强等问题,以及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精细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施工
引言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采用开放式管理的方式。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性的问题,导致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建筑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一)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所以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下,就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由于许多施工人员知识简单地体力劳动者,对专业性知识了解较少,当工程问题出现时,很难有良好的应对方法。因此,相关部门应着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采用平实化的语言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同时制定相关的制度,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使建筑人员充分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将规则与绩效考核相挂钩,避免由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而带来的工程质量问题。
(二)对施工监管不够重视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开放的管理方式使得工程建设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大多数管理人员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这就导致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常常有一些问题出现,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中,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管理的严格度不够,重视度不足,专业性不足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同时在具体的操作中,招募人员的门槛较低。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与专业划分。施工作业是一项专业度很高的工作,而精细化管理对现场的监管工作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工程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时加以改正。因此,当前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对施工监管重视度不足是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应加大精细化管理的力度,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1]。
(三)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精细化的目标必须有详细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就目前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硬件设施与管理制度都是不到位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是影响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程建设的进度与影响工程的质量。在工程建设的前期,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导致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没有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在工程建设的中期,没有一套严格的监管体系,使得管理制度存在巨大的漏洞,影响工程质量与进度。在工程建设的后期也就是工程竣工时没有对工程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经常在项目移交时发生纠纷,带来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大对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整个工程管理的水平。
(四)内部控制力不强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能力不够,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同时施工人员责任混乱,没有将具体责任落实个人,在发生问题时通常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在工程建设的前期没有按照规定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安全措施出现不到位的情况,没有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使得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并且在施工设计方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工程的延期,造成经济损失[2]。
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培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传统的开放式管理措施,使得责任归属不到位,安全问题频发。而精细化管理更多的是做好细节的管控,保障每个环节的安全性,并且施工人员需遵守严格的监管制度。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效率,保障工程安全高效的开展。因此,必须着力培养相关部门的精细化管理理念,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工程规划。正确的规划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参考与保障。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制定严苛的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将责任归属到个人,从而避免形成制度的灰色地带。在员工管理方面,应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适当进行物质奖励,能够实现双方的有效配合,进一步提高工程的质量,增加经济收益,彰显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制定精细化的施工方案
在精细化的工程管理中,还要制定精细化的施工方案。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对工程的特点加以了解,并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工程建设的地理位置、当地的气候等,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同时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方案,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应对,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提高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在同等工程项目中显现出优势。在工程硬件设施以及原材料选购时,不能一味重视价格,更要关注原材料的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将每个细节落实到位,强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制定精细化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实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3]。
(三)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在当前工程建设中,大多数施工人员水平低、接受能力较差,安全意识缺乏,缺乏对自我保护的能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问题,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专业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培训期间,一方面,明确安全教育的主体,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带领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考核,对于成绩较好的参训人员给予物质奖励,成绩不合格的施工人员进行换岗或清退。另一方面,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安全教育的内容,使得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制度上岗。同时有经验的工程作业人员应重点讲解国家、地方以及公司的法规、规章制度等以及操作流程、安全防护等专业知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培训是一项不能忽视的环节,能够确保工程的安全实施
(四)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重视度高
在工程建设中,采用的原材料、硬件设施以及施工人员的水平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精细化管理中,会在工程选购材料的前期以及建设中的中期、竣工的后期都有一套严格的监管措施,保证每个环节的安全性。过去,在开放式的管理下,通常会由于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对工程质量不重视而导致事故发生。采用劣质的原材料进行工程建设,从表面上来看节省了一定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可能由于工程质量问题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威胁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精细化管理中对工程中的每个细节都应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尽量避免出现不规范、不合理的操作。使得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则施工,工程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提升企业的口碑与市场竞争力。
结论
精细化管理对工程建设来说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日益发展的今天,亟需精细化管理这样科学、有效的方法。基于以往开放式管理中给工程建设造成的损失,相关企业在实际工程管理中更应该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通过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合理明确责任归属,强化领导部门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将制度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基层部门,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杰.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6):114.
[2]吴云.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 (29):184-185.
[3]李煜乐.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 (0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