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救护队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在我国矿山事故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矿山救援队员的工作设备、工作能力等,决定着矿山救援的专业化程度及救援执行力。当前我国矿山救援在装备选用、科学训练、救援技术与救援协调性方面,仍旧存在着硬件设施、队伍建设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矿山救援队救援能力提升的策略,通过多种应急救援措施的执行,可以保证矿山救援队伍、救援工作的有效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矿山;救援能力;提高;策略
前言
矿山救援是矿难事故发生后,政府或企业采取补救措施,对矿山救援进行队伍建设与安全管理。在现有装备条件下国家矿山救援部门,应加强对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与培训,做好矿山装备、救援队伍与救援技术的协调,才能完成矿山救护中矿工生命的保护与救援,减少由于救援技术、救援队伍建设不足而产生的损失。
1目前我国矿山救援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矿山救援队伍的装备建设落后
一般情况下,矿山救援使用灭火装置、气体分析化验车、氧气呼吸器、救灾通讯设备等,对已经发生的矿难进行救援,但缺乏中程、远程救灾设备辅助,这使得矿山救灾工作实时性降低、工作难度加大。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急救援仪器、设备建设的经费不足,政府及企业往往只给救护人员,配备简单的破拆设备、建筑施工设备、消防设备及个人防护设备等,缺乏资金配备医疗设备、抢险设备、通信联络设备等。因此矿山救援队伍在开展救援工作时,无法使用相应的救援装备,对矿山施工及救援的安全性进行保障,由此造成矿山救援中安全事故的频发。
1.2矿山救援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矿山救援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救援法规不完善、救援岗位需求不协调、救援分工及考核机制不明确,多种井下救援难题不仅制约着救援队员的专业化发展,也导致矿山救援的实效性、救援质量不高。首先从矿山救援法律法规方面来看,我国有关矿山救护的法律条文较少,只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国家与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开展矿山救援队伍硬件、软件建设的规定。而在救援岗位分工、救援结果考核与管理方面,煤矿应急管理部门也并未针对不同队员的优势,进行矿难救援岗位的妥善安排与分工,所以矿山救援的工作状况、工作实效性等也难以落实到个人,这会严重打击救援人员参与矿难救护的积极性。
1.3矿山救援技术及救援队伍建设水平低
我国所使用的矿山救援队伍,大多数由矿山企业聘请与管理,其在矿难救援过程中需要遵循企业领导的分配、调遣。但限于矿山救援理念错误、救援设备匮乏等因素,矿山救援在开展相应救援活动时,一方面难以找到具有丰富经验、指挥能力的救援人员,对存在的矿难灾害事故作出恰当处理;另一方面,救援管理部门也难以对不同矿山救护队员,进行任务分配与协调,这就使得部分矿山区域矿难频发,却不存在先进的矿难救援,来保证矿山救护的条理性、安全性。另外,矿山救援部门也并未投入教育资源,对矿山救护队员开展系统性的矿难培训,因此很多队员没有掌握矿难营救的整个流程,在矿山救援、救援流程管理中的安全性低,难以满足矿山应急救援的安全管理需求。
2提升矿山救援队伍救援能力的发展策略研究
2.1深化矿山救援的装备建设与革新
煤矿企业开展矿山救护的危险性大,矿山救援人员需要借助于先进的救护装备,进行煤矿环境、矿难人员生存状况的安全监控与管理,才能尽可能避免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对于矿井瓦斯监控系统的建设,要更新声光报警器、断电控制器、瓦斯抽采管路、执行器等设备,对矿井内风速、瓦斯浓度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准确检查出煤矿存在的事故安全隐患。
其次,在矿山救援的通信、救援过程中,可以增设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信设备,与地面人员保持实时联络。救援时要为救援人员安排防护服、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防护设备,并使用照明车、输水装置、便携式灭火器、抽水泵、高压水枪等,对矿山救援存在的火情、水情进行救护与管理,以保证施工现场中各险情的正常排查与救援。最后,在完成矿山事故中人员的救护后,矿山救援部门应安排医疗小组,使用救护车、担架、夹板、氧气、急救箱等设备,对伤员作出及时的抢救处理,从而实现先进救护装备的建设与充分利用。
2.2创新的矿山事故救援管理流程
在煤矿事故发生前、发生时与发生后的整个流程,矿山救援部门都要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规划、应急预案,进行矿难事故应急工作、救援工作的开展。第一,救援人员接到矿山事故报警或电话时,要查询矿井事故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与发生原因,并对事故瓦斯浓度、爆炸情况及涌水情况进行分析,查看事故是否埋人、遇难人数,然后再根据当下情况制定相应的救护措施。第二,当矿井内瓦斯浓度上升、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矿山救援班队长要先将井下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然后通过远程控制调动通风机、挖掘机、推土机等,对矿山事故现场进行施工作业,及时排除矿山救援时存在的火情、水情及有害气体弥散状况。之后救护队要根据指挥部门下达的应急救援命令,对矿山现场进行压风、通风等救援,分析矿山事故救援行动整个流程工作情况、存在的不足,并做好突发煤矿事故的应急预案。
2.3加强矿山救援队伍的专业建设与管理
煤矿企业对矿山救援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应采用制度建设、柔性管理结合的方式,对救援队员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进行管理,形成救援组织内部的服务意识、团结机制,来保证矿山救援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首先矿山救护部门要构建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根据不同救援人员的优势,向其分配不同的救援工作,激发救援队员的工作自主性、服务精神,引导其开展一系列的矿井应急救护、人员施救活动。其次,矿山救援部门要对救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召开矿山救护会议、制定学习计划等,带领学员尽快熟悉救援工作任务、业务技术要点,使救援人员能够完成每季度规定的救护指标。最后,需对不同人员的矿山救援工作情况,进行责任落实与管理,通过不同救援队伍的团结协作、风险共担,进一步提升矿山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救援效率。
2.4推广与建设救援新技术、应急处理机制
在我国社会经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井下应急救灾部门可以利用多种救援新技术,对不同的救援事故进行控制与处理。比如移动通讯系统、生命探测仪、多功能气体监测仪、气体分析色谱仪,以及救灾切割器具、快速气动螺旋钻机 防火灭火装置 大功率排水设备等,这些救援新技术被应用到矿山救护中,可以极大提升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保证各气体、液体浓度检测的准确性,为不同矿难类型的安全防护、人员施救等提供有利条件。而在矿山救援状况的应急处理方面,要根据矿山事故现场情况,进行应急救灾、救援方案的制定,并运用救护车辆、仪器仪表、急救设备等,对矿井环境、被困矿工实施救护,从而不断提升就会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结语
当前我国存在的矿山事故,通常发生于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难以运输需要的矿难救援设备,其救援难度也远远高于城市矿山救援。在矿山救援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救援部门只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救援管理机制,使用新型救援设备、矿山救援方式,才能确保人员救护工作的顺利完成,并有效保证矿山应急救援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洋洋,王语萌.我国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06)
[2] 殷雅乐.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在矿山救护队的重要性分析[J].矿业装备.2018(02)
[3] 潘宝军.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矿山救护队后勤保障管理工作[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2)
[4] 欧彦君.常德市:矿山救护队与消防官兵联合完成一起井下救援[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