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华润燃气设计有限公司(华润燃气成都审计中心)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15年就印发了《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标志着此项试点工作正式在全国拉开帷幕。全国各地及四川省委、省政府2015年也相继下发了试点方案,四川省在2018年的42个县市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案中加入了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的内容。本文结合近年我国各地县委书记、县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自然资源资产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情况以及自然资源审计的重点、难点和方法作初浅探讨、研究。
关键词:经济责任,资源审计,重点、难点和方法
一、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的经济学意义
区域经济各种要素的运动,资源的配置、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货币与资金的运作、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等,都可抽象为价值运动与实物运动。实物运动是价值运动的载体,价值运动是实物运动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增值与萎缩是实物运动的结果,因而,对区域经济的中观调控必须从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两个方面实施双重调控,才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商品二因素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中一大重要理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实物形态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形态是商品是其本质属性,而对商品价值的所有权和使用价值的支配权是其社会属性。马克思的商品二重性原理并未只停留在商品这一概念之上,马克思这一二重性原理扩展到了对生产资料,产品,土地,资本,剩余价值,劳动,工资……等一系列经济范畴的研究,并贯穿与整个《资本论》之中。
西方资产阶级学术界加强了政府调节经济的宏观研究,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为代表作,提出了“宏观财政政策”、“宏观货币政策”、“资源最优配置”、“经济均衡增长”等理论,对涉及价值形态的资金、财政、金融等资金范畴,以及对涉及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等、资源等在宏观领域和在微观领域的“均衡增长”进行了研究。萨缪尔森在分析宏观经济中“国民产值”把它描述为一个上下不相连的环形结构,他说:“国民产值是产品的流动量,也是与之相等的成本流动量。在环形的上部,人们支出货币来购买最终物品。它们的每年货币总流量就是国民总产值。环形的下部衡量产品成本的年流量:企业以工资,租金,利息,股息和企业利润的形式支付给人们的所得。这两种GNP衡量结果必定总之相等的。”并说这个数字“表示微观经济供给和需求环形流动的宏观经济对应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辞海》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天然存在的、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但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自然资源具有价值,能够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
经济责任审计长期以来只注重价值运动的监督(财政资金等)、政治责任(包括廉洁自律等)的考核,对实物形态(包括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督较弱。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在自然资源、资产的处置、变卖、出让上随意性较大,如土地出让、林地管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上没有明确的责任界限,离任时不对其中实物形态、生态责任划定界线,落实责任,会造成每界党政领导的短期行为,形成环境、生态的退变和恶性循环。
二、中央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的规定
2015年07月01日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及《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提出领导干部离任将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审计,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实行终生追究制。
2017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会议指出,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以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基础,重点审计和评价领导干部贯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作出重大决策、完成目标任务、履行监督责任等方面情况,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要求。试点方案的出台,将为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审计揭示领导干部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
三、全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现状
早在2016年许多省根据省委组织部委托、省审计厅授权如在对某县级党政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就审计和划定了两位主要领导的环境保护、退耕还林、国土资源和矿产资源情况方面的责任,涉及金额4亿多元。
四川省根据省委组织部委托、省审计厅授权在对某县党政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中,按省厅方案,专门加入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内容。审计过程中侧重审计了某县申果庄省级大熊猫自然生态保护区、城市污水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耕地保护等涉及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的内容进行了审计,查处了许多问题。
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有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良性生态循环的重要保障。自然资源资产应当权属明确,这是由自然资源的稀缺属性决定的。我国的法律规定,自然资源归全民所有或者集体所有,但是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由政府及相关组织代表人民行使。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明确权责边界,促进基层生产、经济活动的规范化建设,有助于实现政府治理、社会生态调节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使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有了一个生态红线,再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发展地区经济了,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必须建立在生态“红线”以内。
四、自然资源审计的重点、难点和方法
江河、森林、湖泊、矿山、能源以及未开垦的土地、水能资源等都是人们生产生活资料的源泉,当人们没有对它们进行投资时,它们只是天然形态,是不能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但是,它们的潜在价值,是可以通过可行性论证来推断其价值量的。因而,在农业、林业、畜牧、水电、矿山等行业开发、开采的前期可行性研究中,或在基本建设事前审计中,自然资源审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从审计工作职能划分,作为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审计,如天然林保护资金、环境保护资金、农业开发、矿山开采、水电开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也应属于自然资源审计的范畴。
自然资源审计的重点。为了避免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浪费和枯竭,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因而,人们在进行资源开发的大型基本建设前期都应进行可行性论证,这也是审计由事后审计转向事前审计的必然趋势。作为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审计,在审计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
自然资源审计的难点。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电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首先,对其实物量的测量就有较大难度,需要借助于地质部门、测绘部门及技术计量部门的配合;另一方面,在确定其实物量后重点要确定其价值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区位其价值差异是很大的,如土地的价值在大中城市与边远山区就有十分大的差异。
在方法上,首先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方案明确了在呼伦贝尔市、湖州市、娄底市、赤水市、延安市开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便于提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量化信息,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利用,为展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