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的研究 罗海萌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罗海萌
[导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现代城市化建设速度逐渐加快。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现代城市化建设速度逐渐加快。作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房建工程,其建设数量和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在房建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变形缝,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的施工技术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对变形缝的种类简要介绍,之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来对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的施工技术和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建工程;结构施工;变形缝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经常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施工问题,本文重点的分析变形缝这一结构施工问题。如何对变形缝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建筑工程行业首要攻克的重点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施工质量。为提高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就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对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进行合理控制。为此,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来对变形缝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对结构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出一些合理性的解决建议,降低或者消除变形缝所带来的危害影响,进而提高建筑整体的质量安全。
        1变形缝的种类
        1.1伸缩缝
        通常情况下,伸缩缝也被称为温度缝。顾名思义,该裂缝的形成应该与为温度变化存在关联。当房建工程完工后,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建筑材料发生热胀冷缩,或者自身温度发生变化而导致结构变形出现伸缩缝。这种裂缝主要存在于房建结构主体部分,所以对整体结构影响不大。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伸缩缝一般设置在3cm左右,为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需要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结构不会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而对建筑物进行挤压,这样使得建筑物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1.2沉降缝
        所谓沉降缝,就是建筑物发生沉降现象而产生的裂缝。简单来讲,当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时所形成的裂缝。由于每个建筑物的内部构造都有着一定的不同,而且地基的承载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建筑物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造成影响,固有结构遭到破坏,甚至还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纹发生坍塌。所以,可以在房建工程中设置沉降缝,在水平方位将建筑物划分为几个区域,满足刚度要求,形成沉降体系的结构单元,从而应对不均匀沉降现象[1]。除此之外,地质情况不同,地基也可能会受到不均匀建筑物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所以,为尽可能规避这种现象的产生,需要在房建工程一些较为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设置沉降缝,预留一些空间,这样便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影响。
        1.3防震缝
        在不同地区,对于防震缝的标准有着不同,具体情况要结合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来确定。设置防震缝的目的就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通常情况下,双墙或者双柱都是建设在防震缝高侧位置,而且会顺着建筑物基础面来设定全高缝隙。防震缝断开大部分都与沿着结构基础顶面,在整体建筑物高度贯穿。一般情况下,防震缝宽度约为50mm到100mm,可以根据墙体来将变形缝划分为两个结构刚度相同并且体型较为简单的独立单元。因为地震波有两种形态,所以建筑物所所受到的地震程度不同,产生的作用力也不可知,需要利用不同的地震模型假设进行设计。先对建筑物高度进行分析,层数越高,结构越不稳定,受到地震的影响越大。
        2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分析
        2.1伸缩缝施工技术分析
        合理设置伸缩缝能够对温度变化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应力进行抵消,从而提高房建工程的稳定性。如下图1所示,为本次房建工程的外墙伸缩缝大样图。主要施工技术为:第一,明确建筑结构变化区域,针对主梁和主墙的承受应力变化值进行合理计算。第二,根据房建结构变形趋势以及变形范围来设置伸缩缝宽度。第三,当完成上述工作后,需要对伸缩缝进行合理设置,确保各方面指标标准均满足要求后,使用保温材料对其进行填充,使得建筑主体结构各部分进行分离,相对独立。
        2.2沉降缝施工技术分析
        房屋建筑周边经常会设有裙房,虽然各个房屋相距较远,但是整体仍处于相互连接的状态,使得不同结构类型的房屋建筑在沉降方面有着一定不同,要是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将会对建筑结构稳定性带来较大影响。首先,在设计桩基时,要对其周边岩石层的稳定性作出充分考虑,在满足各方面需求的前提下在对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岩石层设置沉降缝,同时要时刻注意桩基负荷、压缩要求等,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完成桩基设计要根据建筑负荷情况以及地基承载能力来确定沉降缝的宽度[2]。在施工期间要时刻关注其变化情况,当完成主体结构沉降缝完成后在对其他部分进行施工,要是施工中承重方式变化,需要对桩基埋深和沉降缝宽度施工调整。
        2.3抗震缝施工技术分析
        设置合理的抗震缝能够更好的应对地震灾害,为此,施工单位必须提供重视。在施工之前,要根据房建工程的高度来确定抗震缝的宽度,通常情况下,建筑高度超过50米且地下层数大于三层抗震缝宽度鱼尾4.5cm,如下表1所示,为抗震缝宽度参考值。
        表1抗震缝宽度值

        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抗震缝设置位置的空间大小对其平面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在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同时不会对建筑其他结构造成影响。最后,施工人员要对不同区域的建筑抗震能力进行计算,从而对抗震性能较弱的地位加设保护装置。
        3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首先,铺设梁模板后要进行加固处理,再对可撑条进行合理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过程中要结合梁截面面积来确定撑条的间距,并且要保证撑条和模板保持垂直的状态。在制作梁底模板时要确保其与方木之间的宽度差值为1cm,这样可以让模板准确落入方木中。之后,在对撑条加固时,要对圆钉进行交错处理,避免圆钉移动使得撑条牢固性降低。其次,可以应用柱箍加固方式来对模板进行处理,防止其发生移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圆钉外露长度约为5cm,可以为后期模板拆卸提供便利。在对变形缝面模板施工时应确保其高度与梁底模板高度相同,在进行撑条设置,而且相邻撑条间距离应在10cm到20cm范围内。
        4结论
        总而言之,科学合理的设置变形缝有利于提高房建工程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方式,变形缝施工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完善优化,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通过对抗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三种变形缝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提出改善性的建议,从而提高房建工程的质量安全。并且,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可以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科学参考。
        参考文献:
        [1]夏儒懂.关于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分析及其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2):2330.
        [2]陈修祥.论房建工程结构变形缝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8,016(00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