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工智能时代档案管理革新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谷成红
[导读] 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应用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档案管理也是如此。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湖县供电分公司  224700
        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应用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档案管理也是如此。本文对人工智能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个性路径展开了探讨,旨在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档案管理;问题分析;革新路径
        档案智能管理是当今社会档案管理技术综合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求。档案智能体现了档案数据信息与管理工作的内在有机联系。档案智能管理是当前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建设与提高的必然趋向。档案智能化可以合理规划、有效开发档案有效数据资源,包括顶层应用和底层数据深挖。档案智能管理基于系统论视角,融合I T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管理协调一体化,创新优化并可以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多领域的开拓应用,从而发挥、挖掘最大效能。
        1 档案智能化管理概述
        1.1基本内容
        档案智能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成溯源控制智能子系统、数据仓库智能子系统、数据挖掘智能子系统。在档案系统的设计阶段、数据生成阶段就应当强化档案管理意识,确保生成溯源阶段的数据信息能达到档案智能管理功能的基本要求。在档案数据运动周期的全流程中实施柔性统筹规划、合理协调、全面控制,以发挥档案的最大效用。
        1.2具有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档案智能管理工作的科学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系统思维以辨证逻辑思维力为牵引,用系统的观点来了解事物、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继以构建网络拓扑结构,再以系统思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档案智能管理过程中,从档案生成、存储、失效的周期转化运动过程中,拓展考察领域。
        1.3全过程控制
        档案智能管理的愿景是实现档案全面一体化过程的科学管理。档案智能管理基于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在整个档案物理和逻辑转化的流程中,显著提升档案的生成速度,细化颗粒度,并分类管理不同系统和体系中的数据元素和数据资料,帮助用户快速查询、检索、重构档案数据,建立数据视图,促进充分发挥档案功能,从而科学有效地控制档案全过程周期。
        1.4技术保障
        I T技术可以为档案智能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新形势下,构建档案管理I T技术模式和框架不仅仅只是理论上的设想和尝试,而且是实践应用中确实需要认真思考和切实操作的方法。I T技术成为了档案智能管理的技术基础之一,积极应用和推广I T技术可以简化档案智能管理流程,并且改变档案的存储方式和载体性质。
        2 人工智能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挑战
        在当今新形势下,技术渗透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显著突破了一系列技术壁垒,实现了技术和管理的融合,将新技术内嵌于档案管理工作中,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匹配现象。
        2.1局限滞后的管理理念与管理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各类社会组织及普通用户终端都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多重综合需求。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传统理念与之尚未能实现完全同步。
        2.2档案管理能力与档案资源储备之间的不匹配
        档案资源储备是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能力的基础。但现在档案资源科学化结构等方面却存在缺失。在新形势下,对构架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动态的需求。
        2.3管理信息平台与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力之间的不匹配
        在新形势下,随着I T技术的不断创新和高速发展,档案智能管理信息平台也正在逐步随之完善。网络拓扑结构中各个节点的数据健壮性也得到了增强。但是,档案数据与智能管理信息平台之间却依然存在缝隙和差距,存在网络数据中的盲点空间,产生数据丢失和信息瑕疵,不能实现无缝数据对接。


        3 档案管理智能化的个性路径分析
        3.1改进档案管理理念
        只有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建设工作,将其地位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进行规划和深耕,加深档案审视,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3.2完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在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应严格全过程管理和前端效率控制。
        档案数据周期全过程管理可以切实增强信息共享的维度和程度。从档案形成的起端开始,经过一系列数据演化状态和过程,直到终端,不同阶段拟合构成一条完整的动态曲线。在这条动态曲线中,曲线前端是档案的初始形成阶段,中间是甄别、处理、加工、整合阶段,末端是保存或销毁阶段。加强动态曲线前端数据控制,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功效比。
        3.3 建管理指标评价体系
        在指标构建的过程中,不断健全档案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完善档案管理治理结构,建立切实可行的规范准则和标准。这不仅可以充实、完善档案管理,而且可以全面规范、提高新形势下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
        3.4 创新智能化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方式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大数据时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而对于档案管理来说,必须要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能够打破传统的工作机制,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将科学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工作的效能。所以在智能化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一套能够顺应信息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将档案信息管理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相连,不断探索技术的革新,将新的科技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同时不断探索在工作中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寻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结合点,重视档案信息在大数据技术下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分析水平,提高对档案信息的运用能力,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要积极向专家请教,建立适应智能化背景的档案管理环境,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力与水平。
        3.5 建立安全有效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是重中之重,唯有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支撑起其在智能化背景下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应有作用。而要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则必须要解决其在传送、计算、运用、存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首先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防护水平,对于存储的数据信息和大数据中的相关信息必须要落实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加大技术投入,打造较强的物理防护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一支切实维护大数据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者队伍,切实解决档案信息在管理、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妥善保护数据信息安全。
        3.6 积极培养档案管理智能化人才队伍
        档案管理工作在智能化背景下,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技术手段来实现,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则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在以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互联网技术则是管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因此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成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首先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化人才的信息技术培训,让这部分人能够充分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熟练操作大数据环境下的各项信息化系统。其次加大培养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秀人才,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建设展开思考,进行论述,对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新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积极摸索,并提出相关管理工作的建议,以加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时效性和科学性。档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地深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和研究,才能在新形势下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沙洲.人工智能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8(006):163-164.
        [2]冯永光,张海婷.人工智能时代档案工作者角色的新探索[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032(001):107-108.
        [3]郑波.人工智能时代管计档案的发展契机与实施路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00(006):266-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