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技术探讨 宋宣仪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宋宣仪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
        贵州拓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保证其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采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它是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也是目前急需完善的技术,尤其当水利工程长期与水接触后,不可避免地会加大软地基的范围,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文章结合软土地基的特点,对当前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施工注意事项,希望能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勘察;处理技术探讨
        引言
        软土地基是影响我国水利工程高效建设的关键因素,会导致整体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无法为我国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便利、安全的用水条件。因此,必须要对软土地基展开有效处理,而想要达成更理想的处理效果,就必须要对施工技术水平作出改进与创新,才能够确保软土地基得到有效的治理,进而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加稳健。
        1软土地基的特点
        (1)空隙非常大。在相同条件下,普通泥土与软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后者不仅缝隙大,而且没有压实结构,遇到水流较大的时候很容易被冲垮。这主要是因为软土地基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泥土颗粒,还存在胶结现象,因此缝隙非常大,容易被外力破坏。(2)透水性比较差。软土地基的排水性和透水性都比较差,这一特点也导致其通常所受水压较大,容易出现地质沉降问题。所以,在软土地基上建设建筑物,要比普通地基建设的建筑物更容易出现沉降现象。(3)压缩性较强。软土地基的压缩曲线变化非常缓慢,且当这一压缩承受力超过特定范围之后,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之后还会出现一个下降点。所以,软土地基的压缩曲线不是一直下滑的,而是从突变到渐变,抗压缩能力差。软土地基的排水性很差,透水性更差,因此软土地基的潜在危害因素较多且影响持久。相对于普通的地基,软土地基的这些特性决定了施工单位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以上问题,才能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2软土地基的特征与其存在的危害
        在对绝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以后发现,在开展水利工程作业施工期间,遇到软土地基的情况非常多。为了能够促使水利工程的建设在高效率、高质量的环境当中完成,施工企业必须要采取加固处理来确保水利工程的稳定性。换而言之,施工团队必须要对软土地基的特征与其自身存在的危害有明确的认知。在建设水利工程期间,为了能够有质量地开展后续工作,前期对地基处理的基础工作就必须高质量完成,将基础进行夯实,从而为后续的工程与工序进行铺垫。软土地基会给水利工程施工作业带来极大的难度,由于我国地区的差异,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对于软土地基的特征也就存在极大的差异。而绝大多数的软土地基在特征与存在的危害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首先,同正常的地基相比,软土地基的地基会存在更大的空隙,且承载性能、强度也要低于正常的地基。由此可见,软土地基具有非常高的压缩系数,发生沉降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对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作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次,在简单处理软土地基后,在后期的地基使用期间,软土地基会因为受到外部的力量、压力或是重力等情况,从而出现变形的情况,并且流动性也会缺失。更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地基坍塌,对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并且对水利工程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最后,具备松软度是软土地基最为明显的特征,粉土或黏土是组成软土地基的主要土质。但是,此种土质内会存在大量的负电荷,一旦负电荷吸收外部的水蒸气,便会不断加大软土地基的空隙,导致地基的施工作业效率降低,对工程建设进度造成一定的制约。由此可见,想要保障水利工程在日后的运行中能够更加具有稳定性与安全性,顺利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必须要将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合理运用,才能够改善软土地基当前的局面。


        3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技术
        3.1填垫层技术
        施工时,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要求施工材料强度大、压缩性小,如果施工部分存在缝隙,还需要对其进行排水施工,加快其凝结,防止出现冻胀情况。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夯实,这一步骤不能少,否则日后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砂石与砂之间的填垫层技术运用特点包括以下3个方面。(1)合理选材。材料的选择要求质地坚硬,以建筑施工所用的粗砂、砂砾及中砂等为主,不能出现风化料、软岩或者其他杂质。顶级的砂砾必须保证不均匀系数大于10,人工级别的砂砾则要严格进行试验和筛选,必须选择最优的砂石作为底层填充材料,确保其密度达到最大值。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顶级砂砾不够时,可以用细砂作为备料,并加入一些卵石和碎石,保证垫层材料的含石量小于50%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填充材料之时,要把其中的杂质去除干净,比如枯草、垃圾、腐殖质等,一定要注意不能将这些杂质留在软土地基的填充材料中。(2)做好准备工作。施工前,要将坑内的枯草、树叶等清理干净,积水除了要清理之外,还要去掉坑内的浮土,做好周围的加固,将填充材料搅拌均匀之后,铺平在底层。(3)施工时要注意的事项。施工时,必须按照流程操作,不能为了省时间、人工等采用一些简单方法,造成日后返工。做好铺平和夯实之后,还要对接头位置进行处理,确保其衔接良好。层与层之间要保证错开一段距离,这样有利于水利工程日后的使用。铺设材料要用夯实法、平振法、水振法等,充分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期间还要做好排水措施,保证工地上排水顺畅,不能在工地上出现冲刷或者淤泥的情况。雨季施工还要注意随运、随填、随压,防止施工场地被雨水冲刷。同时,要妥当处理废弃材料,远离农田和河道,不能将废弃材料压在植被上,尽可能地选择荒地放置,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2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
        为了能够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在日后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地基坍塌的现象,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固软土地基,可以将土木合成材料施工技术加以运用。该技术需要施工队伍在开展施工作业前夕将准备工作做好。首先,应该对施工现场当中的水文情况、地质条件以及软土地基的密实度与空隙的大小展开勘探。随后,施工企业应该命令施工工人采取震动的形式来对其密实度进行测量,获取一个大致的数据信息,从而确保施工作业能够与我国所颁发的相关规定标准相符。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震动地基展开有计划的投放,将土木合成材料进行固定,从而将土木合成材料层整体形成,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处理施工作业技术水平。
        3.3砂石与砂换填垫层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要根据要求对厚度3cm的软土地基处理,综合砂石以及换填垫层技术进行处理。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要根据地基表层的软土层的处理,通过稳定性与强度较高的材料做好填层的敷设处理。在应用软土地基的换填层材料中,主要应用卵石、砂石等材料,这些换填材料进行垫层的敷设处理,容易碾实处理,其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压缩性,可以有效地增强地基的强度。通过换填垫层以及砂石技术可以降低地基沉降度,达到增强地基承重能力的目的。同时,在进行膨胀土的预防处理,避免软土地基出现冻伤等问题,在处理中效果显著。换填施工中要根据要求做好地基的夯实处理,在地基上形成一个较好的持力层,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提升整体抗变性、稳定性的目的。在填换中如果出现了空隙性的问题,要应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进行排水处理,保障软土地基可以在短时间凝结,避免出现软土地基冻胀等隐患问题。施工之后要根据要求进行夯实,在换填施工之前要做好杂质的处理,排除在坑中存在的积水、浮土等杂质。在进行填料的处理中,要将其均匀的搅拌处理,保障整体的平整性。进行换填土的处理中,要根据要求进行处理,保障积水全部排除。做好浮土的清理处理,充分的搅拌填充材料,根据技术要求铺平。
        结语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中,要重点的分析软土地基问题。了解影响因素,根据要求进行地质勘探分析,因地制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工艺方式,有效地排出地表水分,降低土质的控制,增强地基的强度,提升整体的稳定性,进而为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敬夏雨.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四川水利,2020(2):73~74.
        [2]沈鉴冰.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4):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